有人认为指标总会有失效的时候,而 K 线始终有效,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K 线与技术指标皆是由价格计算得出,先有价格走势才有 K 线和技术指标,不管查看什么都无法确切预测未来价格走势,它们都存在失效的可能。
在期货、股票、外汇等交易中,存在裸 K 交易法,即交易员仅关注 K 线,其余一概不看,既不看技术面也不看技术指标,只看 K 线。
当一个交易员具备足够的交易经验后,便拥有了化繁为简的能力,也就能够驾驭裸 K 了。

例如海龟交易系统,其进出场是基于 K 线的高低点,突破前 20 高点时入场,跌破 10 日低点时出场,简单且高效,也实现了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的趋势跟踪交易法则。
还可以通过算法运用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设计好自身能够承受的止损和止盈,再搭配裸 K,便构成较为完美的组合。
交易系统的大部分最好是清晰的、可量化的,而量化就需要有明确的指令,交易系统便能很好地做到这点。
比如最高点、最低点、开盘价、收盘价,K 线形态,成交量、持仓量等等,再配合各种算法,比如涨幅达到多少比例,比如亏损多少,回撤了百分之多少,成交量放大了多少等等。
只要符合自身的风险偏好,便能构建一套基于裸 K 的交易系统。
至于好不好用,要看自身的交易认知能否驾驭,交易认知足够且能驾驭就好用,交易认知不够、无法驾驭则不好用。
大道至简,十年一梦,最终有些人会走向裸 K 交易。
但采用裸 K 交易的人,并非就觉得自己是悟道高手了,事实并非如此。

交易的悟道过程是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一开始进入交易市场时,可能会学习各种理论,不管是价值理论还是技术分析,可能会学习各种各样的指标,为提高正确率,可能会给交易系统添加诸多过滤条件,越添越多。
之后会发现这些指标都是滞后的,任何交易理论都无法让人预测市场,当减到最后只剩下一根 K 线时,会觉得自己是真正悟道了。
并且也常听说一些交易高手都是直接用 K 线交易,比如海龟交易系统就直接依据突破前 20 日 K 线的高点入场交易,这会让人更加坚信自己,研究裸 K 交易才是真正的王道,因为既然所有的技术指标都是滞后的,都无法预测行情,那么直接关注 K 线是最佳办法。
但其实此时离真正顶尖高手还有一段距离,许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困惑多年,包括本人。

到最后会真正认知到,最重要的是价格本身。这时不会再将精力放在研究到底突破前 N 根 K 线入场出场,这个 N 取多大才是最好的,因为 N 只是改变交易次数,N 越大意味着交易次数越小,遇到盘整行情,交易次数越小反而对自身越有利,但是遇到趋势行情,这个值越大,反而会让自己错过最佳的入场时机,从而错过一些利润甚至错过行情,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 N 值,适合自己的风险偏好,让自己更易执行便是最好的。
所以到最后会真正认识到最重要的是:入场后亏了如何处理,盈利了如何处理,会开始慢慢将重心放在资金管理上,慢慢直接关注价格本身 ,K 线只是价格的表现载体罢了。
如果已不再沉迷于各种技术指标,直接用裸 K 交易,那么就证明已踩过无数坑,正在迈向交易高手的道路上。
一般进行裸 K 交易的人认知水平较高,当然这里所说的裸 K 交易,并非指其根据各种 K 线组合去预测未来走势,一般看裸 K 交易的人都知晓大道至简,已历经从简到繁,再化繁为简的过程,遵守了剃须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将自己的交易系统回归简单,所有的入场和出场,所有不必要的环节都去除。会把干扰自己判断的技术指标、各种复杂的东西全部去掉,仅留下 K 线本身。
当然 K 线并不神秘,它只是交易数据绘制而成,而所有的技术指标是通过 K 线的数据计算得出,两者本质上都源于交易数据,都是交易数据的载体而已。

交易技术指的是处理风险和收益的能力,是能否盈利的核心。
交易技术就是入场后持仓亏损了怎么办?持仓盈利了又怎么办?
这与技术分析不同,许多人研究各种技术指标,研究各种技术分析,试图通过厉害的技术分析手段去预测未来走势,这种路是走不通的,能否盈利看的是处理不确定的能力,也就是说交易技术水平如何。
当一个人的交易技术水平非常高,那么他选择通过裸 K 去做载体,还是通过均线等技术指标去做自己交易规则的载体,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许多进行裸 K 交易的人,看不起看技术指标的人,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盈利能力看的是处理不确定的能力,看的是处理风险和收益的能力,看的是交易认知水平的高低,与所选择的载体其实关系不大,这才是本质区别。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476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