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简单易懂,是利用中枢对当下走势强弱判断的一个简单指标,对于确定操作的介入,尤其是对买入具体位置优劣差别,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任何走势终将完成,中枢震荡也一样,最终一定以某级别的第三类买卖点结束,换句话说,就是某级别的第三类买卖点标志着中枢的结束,大家要记住关键词“某级别”。
如何衡量中枢震荡当下走势的强弱,缠师用中枢的中点指标进行衡量,具体定义是:一个中枢确定后,中枢区间的中点称为中枢震荡中轴Z,而每一个级别级别震荡区间的中点称为Zn,中枢震荡的每一个次级别区间中点连成的折线,构成了中枢震荡强弱的衡量指标。若Zn>Z则中枢震荡处于较强区间,若Zn<Z则中枢震荡处于较弱区间,当然以Z为原点,向上垂直距离越大,当下中枢震荡超强,反之越弱。
除包含Z的中枢外,Zn的数量不会超过6个,超过6个,次级级别就会升级为更高级别中枢。我们也知道Zn最终要超过中枢的高点或低点,否则与“价格充分市场里的非趋同交易”及“走势终完美”相悖。当然,Zn离开中枢并不一定意味着会第三类买卖点,也许是中枢的扩张,只有最后一次才构成某级别的第三类买卖点,一旦有类似的Zn离开中枢高点或低点的情况,则提醒我们中枢震荡要变盘了。
我们要注意,对于买入来说,一个Zn在Z之下的买入是很危险的。
中枢震荡中,次级别走势类型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次级别中枢在中枢之外的,一旦下一个次级别走势在该次级别中枢区间完成,震荡就会出现变盘。
由于布林线的上轨和下轨,对走势具有压力和支撑,结合中枢震荡监视指标的特性,会进一步提高中枢震荡变盘的预见性。
同时,我们把中枢震荡监视器和布线结合起来应用到同级别分解,以当下走势段为C,前两个同级别走势段为A和B,以A 和B交集的中点为Zab(中枢的中点),C走势段的中点为Zc,如果C为向下走势段,股价回调到布林线下轨附近,且Zc>Zab,则构成了较好的买入点。如果C为向上走势段,股价反弹到布林线上轨附近,且Zc<Zab,则构成了较好的卖出点。有关布林线的应用参考第90课。
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我在笔记中加黑的内容,“中枢震荡,最终一定以某级别的第三类买卖点结束”、“最后一次才构成第三类买卖点”,某级别是什么级别?最后一次是第几次?这也是缠论引用了未来函数概念,只不过是用定性方式进行了描述,在走势的当下是无法确定的,解决方法就是完全分类,确定边界条件,允许试错、容错、纠错,确定止损条件,用缠论胜算概率和较大的上涨及较小的止损,实现累积盈利的目的。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42851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