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对苹果而言可谓是逆袭的一年。
在国内,华为曾经打下的份额被苹果蚕食殆尽,小米、OPPO、vivo等国产手机厂商空有口号,却都败给了iPhone13。时隔7年,苹果重新夺回中国智能手机销售冠军的宝座。并几乎在高端智能手机领域,实现一家独大。
根据countpoint最新数据,2021年4季度国内智能机市场份额,小米、OPPO、vivo等都在“原地踏步”。而华为的市场份额则出现断崖式下跌,从2020年四季度的23%下滑至2021年的7%,而苹果则从16%上升至23%,取代了原本属于华为的第一。且在此时,苹果还竟拿下了一家江苏公司每月50吨,一年600吨的稀土订单。很多网友怒斥:华为被打压才过去多久!
作为一家电子产品企业,苹果为何要购买稀土,中国公司又为何要为一家美工公司出售巨量的中国战略资源呢?这要从苹果手机超高的利润率说起。
2021年之前的国内市场,小米、OPPO、vivo与苹果市场占有率在伯仲之间,但就利润率而言,双方相差甚远。按小米公布的2021年前3季度的财报,小米手机净利润仅为6.9%;OPPO、vivo两家虽然不对外公布财务状况,但根据IDC数据估算,净利润在5%左右。而以苹果2021年前3季度财报的统计,苹果累计营收2825亿美元,净利润为851.6亿美元,净利润率高达26.23%。净利润越高,代表盈利能力越强,那么为何同是全球知名的智能手机生产商,苹果的盈利能力会是中国同行的4~5倍呢?
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华为内部会议中曾提到过华为搭建生态的逻辑,华为的发展必须保障上下游都有饭吃,不做“西楚霸王”。而苹果则反其道行之,它的准则是乔布斯时代便立下的:一切都要尽在掌控中。
一直以来,苹果所有事关自身生产体系的技术专利、关键部件的设计,少有外包,即便是以“温文尔雅”示人的乔布斯接班人蒂姆库克,也坚持这一原则,甚至绝大多数苹果手机和电脑的芯片,如A系列,M系列,均由苹果公司独立研发、生产,全产业链的整合减少了“中间商赚差价”,节约了各家公司协商时所浪费的时间,避免了彼此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帮助苹果取得了超高的利润率。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iPhone 12~14的5G基带芯片,苹果使用的便是高通X系列型号产品。凭借先发优势,高通基带芯片长期霸占着智能手机市场近半数的市场份额。手握大量传统通信底层架构专利,使高通成了各大手机制造商的“幕后老板”。高通在基带芯片领域的一家独大,让苹果始终如鲠在喉。
因此前段时间,苹果绕过iPhone 14,直接为iPhone 15大搞宣传,特别是将宣传重点放在了苹果自研的基带芯片上。那芯片和稀土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稀土和芯片什么关系?
稀土,是一系列稀有金属元素的统称,以原子量划分为轻稀土、重稀土两种。一定比例的稀土成分,可以大幅强化铁、镁、铝等金属的性能,因此在传统冶金、化工、玻璃陶瓷等工艺中,稀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随着电子信息科技时代的快速发展,稀土在光学、陶瓷超导、显示面板、芯片制造等领域成了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其中的镧、钴、钕等元素,由于其优良的光电磁物理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手机零部件的制造中,其中就包括高通所生产的基带芯片。
为了完善自身在基带芯片领域的布局,前段时间苹果与江苏华宏科技子公司鑫泰公司达成合作,约定从2022年全年,每个月都要给苹果提供50吨稀土产品。如今随着国际稀土供应的日趋紧张和价格的飙升,鑫泰公司提供巨额的稀土产品似乎有着帮苹果巩固市场地位的意味。这也难怪很多国内的网友会对此质疑,商人为何如此健忘,华为的事才过去多久。
目前,中国已探明稀土储量占世界比例高达36.7%,长期以来,中国稀土产业承担着世界稀土供应的主要职责,然而并没有因此获得相匹配的经济效益。
其一,由于监管体系缺失,稀土开发乱象猖獗,既降低了中国稀土企业的议价主动权,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其二,高端稀土加工品核心专利被欧美日等企业把持,形成了中国出工出力、外企坐享其成的局面。
三、结语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2021年年底,中铝、五矿、中国钢研等“国字头”矿产界巨头联手出资的中国稀土集团成立,标志着我国稀土开发进入“全国统筹、步调一致”的新阶段。
从此以后,外企在稀土领域对话中国企业时,将面对一个统一的声音。不符合国家战略,帮助外国公司抢占中国市场、扰乱中国在世界稀土产业定价权的行为,将会被扼制。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42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