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在上世纪50年代便被美国人发明了,但如今,中国做到了世界第一。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是全球最大水电站——英加水电站装机量的近7倍,并连续7年蝉联全球冠军。截至2020年,中国光伏专利数有4089项,是美国的27倍之多,且因为先进的技术和高性价比,中国的太阳能电池还成功淘汰美企,进入美国NASA的采购清单。中国光伏产业能赶超与美国近半个世纪的技术差距,我们要感谢一个人——施正荣。
然而,施正荣的一生,却是毁誉参半。
1954年4月,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一项发明掀起了全球新能源时代的序幕,这便是硅光伏电池。《纽约时报》对此评价说,人类终于可以利用太阳,将这个无穷无尽的能源用于文明的建设。随着上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美国开始扶持光伏产业。
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爆发,随着石油价格高企,以及为了减少对OPEC组织的依赖,美国通过法案促进光伏产业发展。借此契机,在美国本土孵化出了不少世界顶级光伏公司,最为知名的当属ARCO SOLAR。
1977年,ARCO SOLAR通过吸收合并创立,并在两年后投资建成了当时全球最大的晶硅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到1980年,ARCO SOLAR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商。然而,因为华尔街资本家的贪婪,美国的光伏产业几乎毁于一旦。
二、以一己之力,追赶50年的差距
同样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金融界开启了各类资产证券化进程,将企业的未来现金流转化成了可以在证券交易所炒作的票据。为了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华尔街大鳄们买断了不少优质企业股东的股权,进而取代了创业者和经营者,成为企业真正的管理者。
不过,由于华尔街资本家更关心短期的利益,更关注公司表面上的“漂亮账簿”,没有创业者对经营风险与前景的远见。于是,曾经还垄断全球光伏产业定价权的美国,在21世纪的前10年的时间,便将美国光伏企业花了半个世纪的基业挥霍一光。
当如今光伏产业增速在各类可再生能源产业中排名第一,当全球光伏产业总装机量扩张320倍的时候,美国企业在光伏行业的占有率却仅剩下3%。
对比而言,中国的光伏产业从上游的硅料、硅片,到下游的电池、组件,在全球全面领先。而且早在2017年,我国光伏产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就已经超过了70%。
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实现对美国企业的全面赶超,要感谢一个人——施正荣。然而,如今施正荣的名声,却并不如他所作出的贡献那么让人敬畏。
三、从“弃婴”到创业先锋
1963年,在江苏扬中的一个小村庄,一对夫妇因无力抚养一对双胞胎,便将双胞胎中的弟弟过继给了一户姓施的人家,这个弟弟便是施正荣。或许是从小苦难的遭遇,让施正荣的人生一直绷着一根弦——自己的人生自己把握。
在众多光伏行业企业家中,施正荣是为数不多的科班出身,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1988年,施正荣远赴澳大利亚,师从太阳能电池领域权威——马丁·格林教授。1991年,施正荣拿下了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技术博士学位。
10年后,施正荣带着一份200页的商业计划书回到国内,逢人便说:“谁给我800万美元,我还他一个世界第一大公司。”这和当年马云说“阿里巴巴要做102年的公司”一样,被很多风投和私募公司认为是骗子。就在施正荣四处融资无门的时候,无锡市成了施正荣的贵人。
当时国内光伏产业正值发展初期,多晶硅、硅片等90%核心原材料主要依靠进口。在多晶硅铸造、多线硅片切割等尖端技术,更是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学成归来的施正荣,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当时正准备发展绿色能源的无锡市,提供了一个契机。
2000年,拿着6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无锡尚德成立了。2年后,尚德的第一条生产线的产能就达到了15兆瓦/年,相当于中国光伏电池产量此前4年的总和。在2003年光伏行业最艰难的时候,无锡当地企业小天鹅等又拿出5000万元为尚德做担保。1年后,尚德终于等来了光伏行业的爆发期。
四、从“中国首富”到背信弃义
2004年,德国宣布加大光伏补贴力度。全球光伏市场规模骤增61%,尚德终于苦尽甘来。2005年,尚德电力在纽交所上市,成为该交易所上市的第一家中国民营企业。而作为尚德的创始人,施正荣也凭借23亿美元,约合160亿元,成为2005年的中国首富。华尔街更是称施正荣为“光伏界的微软”、“新能源英雄”。从被人看不起,到成为中国首富,施正荣仅用了短短6年的时间。然而,从中国首富到破产清算,施正荣也只用了8年。
或许是童年的经历让施正荣缺乏安全感,从2004年尚德扭亏为盈后,施正荣便开始收拢对尚德的把控权,将一众股东踢出局,其中就包括无锡市等共计75%的国有股份。
在拥有财富后,施正荣开始肆意挥霍,连续给自己买了10辆顶级豪车:宾利、奔驰S600、沃尔沃等。在上市当天说:”我自由了,从此以后,我就只干一件事——花钱。“财经评论家吴晓波对此点评道,施正荣的企业家信用从那时起,已经破产了。
后来,随着6000万元公益金被曝出作假,5.71亿美元的可转债未能到期兑付,以及尚德涉嫌漏缴税款等事件的频频发生,2013年,因无力偿还债务,尚德被裁定破产重整。中国光伏产业的奠基者,就此落幕。
五、结语
从2000年,到2013年,短短10几年的光景,中国多晶硅光伏产业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始,到如今全部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已经逐步实现了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梦想。施正荣无疑是这个产业的先驱,但却因为自己的“无信”与“贪婪”,从中国首富的宝座上摔了下来。
虽然前段时间,已加入澳大利亚国籍的施正荣以27亿元的身家重回胡润百富榜,并参加了央视《对话》等栏目,但很多业内人士依然对他能否成功回归表示质疑。毕竟,一个企业破产了,可以重来,但一个人的信誉如果破产了,还能重来么?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41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