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涨停炸板的股票特别多。
其中有一些炸板后,一路高歌猛进,有一些炸板后,一泻千里。
炸板有没有玄机。
当然有,因为炸板的意图是完全不一样的。
主力缺筹码,可以炸板拿恐慌盘。
主力想洗盘,可以炸板洗盘换手。
主力想出货,可以炸板忽悠接盘。
炸板的本质,是在涨停板的位置上,进行高位的换手,这个换手的情况,决定了炸板的意图。
对于散户而言,是很难判断主力意图的。
因为散户的买入和卖出,只是沧海一粟。
你根本无法从其他的交易中,看出主力到底是在买还是在卖。
因为主力比散户聪明很多,他会伪装,可以通过拆单和聚单,以及反复挂单去迷惑散户。
所以针对炸板这个事情,压根不是看单笔成交,能够去复盘发现问题的。
而是要通过总体的技术结构,股价的位置,以及总的换手率,去做综合判断。
炸板背后,高位换手的玄机,其实都写在了连贯的行情走势里,而不是当下一天的时间节点上。
针对炸板做个简单的技术分析和归类,并且归纳几个重点需要关注的。

先说关注点。
1、总体换手率。
炸板和换手率是两回事,但炸板后的换手率,非常的重要。
比如,昨天成交10亿,今天炸板的时候,成交只有3亿,这就非常正常了。
因为主力资金发现有很多筹码没出来,它希望洗洗盘,否则越往上拉升,抛压越大,成本越高。
但如果昨天成交10亿,今天炸板的时候已经成交15亿了,这就说明,有新的筹码出来,形成了巨大的抛压,主力不愿意在涨停接盘了。
所以,不同换手率的炸板,对应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缩量的炸板,都是主力高位寻求跟风盘,让跟风盘入场。
放量的炸板,可能是主力出货,也可能是主力接力,务必把筹码洗干净的标志。
2、股价的位置。
股价的位置,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低位炸板,一定是主力资金对筹码的把握还不到位,亦或者筹码本身很分散。
低位炸板,即便是主力刻意为之,也说明主力还想在低位盘整一段时间,并不急着往上走。
但是在高位炸板,情况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距离底部已经有一倍以上的位置,主力完全可以逃之夭夭。
这种情况下,它在高位不断的通过炸板拿筹码,概率就极低,最多是洗筹码。
主力通过炸板,可以洗出获利盘,同时可以抬高新入场的资金成本。
3、资金撤单率。
有一个细节,是资金撤单率,这个其实很重要。
炸板的时候,资金一定是撤单的。
撤单剩下的,就是跟风的买盘。
你可以通过细节去统计,撤单后,实际封单买入的金额到底有多少。
如果封单金额很少,那主力其实也走不了多少,都是自导自演。
如果撤单后,封单金额并不少,却产生了很多的成交,说明主力在板上是大规模逃窜的。
这个细节,只有在相对比较精确的统计软件里,才能进行分析,但非常的重要。
因为资金撤单率,可以明显感受到主力的意图。
4、回封的次数。
有一些炸板,只是一个小口子。
回封的速度很快,回封的次数很少。
有一些炸板,是来来回回,性质不一样。
通常,主力在第一次涨停后,都会有一个炸板行为。
说白了,让一部分愿意再涨停入场的散户进来,自己在涨停价也减减仓。
原因很简单,主力也是需要流动资金的,并不是单纯的要筹码。
主力希望自己的筹码成本肯定是越低越好,希望散户的成本是越高越好。
炸板可以有效的放散户入场,并且抬高散户平均的筹码成本。
自己在拉升过程中,大量的吃货,在涨停板上,卖一部分给到散户,天经地义。
所以炸板的次数少,主力相对比较强势,而炸板次数多,问题可能就会比较严重一些了。
当然,也不排除主力刻意多次炸板来吓唬散户,这要结合换手率,位置等综合来看。

再说说主力意图在技术面上的反馈。
1、提高散户的持仓成本。
主力炸板的第一意图,是增加散户的持仓成本。
很多散户不太理解,因为是站在散户视角。
如果你站在主力视角,就非常容易理解,所谓的撤单如何增加散户持仓成本。
从结果看,撤单后,散户会大量在涨停板附近出现交易。
主力拉升股价,最好的情况,是买入的散户和卖出的散户资金刚好对等,这样就没什么成本了。
所以,主力在拉涨停前大量拿筹码,到了涨停价上,大量派发给跟风的散户。
这相当于左右手一交换,股价上去了,成本却还能有所降低。
因此,在炸板的过程中,对于主力而言,至少当下是稳赚不赔的。
2、尽可能换手确保安全。
主力要炸板,其实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
至少在板上出货,是当天的最高价,当天确保是盈利的。
主力如果一味地板上封单,一旦抛压过大被砸开,在板上吃一肚子货,风险反而非常大。
主力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确保自己的安全。
这个安全,就是当天的获利行为,以及筹码的安全性。
尤其是在相对高位,手中持币,比起手中持股,明显要更安全一个等级。
因此,主力在涨停板上抛售的动能是很强的,尤其是有一定跟风盘的情况下。
当然,一次炸板的主力,往往就完成任务了,确保自己更安全了,多次炸板情况就复杂了,可能是直接出逃了。
3、测试换手率峰值高度。
主力炸板还有一个意图,就是测试换手率。
因为炸板是最容易忽悠人卖出的,主力不知道有多少实际流通盘,就靠炸板来测试。
反反复复炸板封板,该卖的资金,也会大量卖出。
等到最后,已经没什么资金愿意卖出了,主力也就把板封上了。
主力只有知道峰值换手率,才知道自己拉高之后,需要多少资金来运作。
否则,会碰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股价拉高到半山腰之后,万一被砸盘怎么办。
比如,10块钱的时候,感觉只有30%的换手率,拉升到15块钱,换手率突然涨到50%了。
多出来的换手率,对应的筹码,谁来承接,这个问题就非常麻烦了。
炸板本身,没有一个完全的多空说法,一定是主力因为某些意图,才去做的技术上的反馈。
不能一味的根据炸板两个字,就去定义一支股票的好坏,以及短期内涨跌的概率。
否则,判断股票动向的标准,是有偏颇的。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3698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