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从手机芯片、到电脑芯片、再到新能源汽车应用的车规级芯片,只要是消费级芯片,世界各地都会此起彼伏地出现“芯片荒”。很多专家将其归咎于光刻机的限售,但这是唯一的因素么?
其实,一枚芯片的生产需要机械打磨,更需要配套的耗材。而在高端芯片的耗材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光刻胶。一直以来,如浸没ArF胶、EUV胶等高端光刻胶的生产都由东京应化、JSR两家日本公司所垄断,中国企业鲜有参与。
不过时间来到2021年,有一家江苏企业不但突破了高端光刻胶的生产,抢下了日资垄断的高端光刻胶市场5%的份额,而且还获得了华为哈勃3亿元的投资。这家企业便是徐州博康。
觊觎高端芯片市场的国家很多,但能拿到高端芯片市场“入场券”的国家却很少。
一块如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一般生产需要经历四个环节:芯片设计、晶片制作、封装、测试。其中,难度最高的便是晶片制作环节。
晶片制作中,需要先在晶圆表面覆上抗氧化和高温的涂膜,然后涂上一层光刻胶并烘干,再进行光刻显影和刻蚀的操作,最后掺加磷、硼等杂质,最终制作成符合要求的半导体。而在光刻显影和刻蚀时,就需要大名鼎鼎的光刻机和匀胶显影机的同步操作。
光刻机发出的紫外光线穿过承载有设计图形的掩模,投影在晶圆表面的光刻胶上,发生化学反应。然后对晶圆表面进行烘烤,再将显影液喷上去,便显示出原本设计的芯片图形。
而能否精准地制作出芯片图形,光刻机的精度和光刻胶的品质极为重要。
目前放眼世界,目前能造出3nm及以下极深紫外线EUV光刻机的,只有荷兰的ASML公司。三星、台积电等都排队采购ASML的光刻机。今年年初,上海微电子交付首台国产28nm浸没式光刻机,虽说是个不小的突破,但离ASML的EUV光刻机还相差甚远。
不过,在对芯片制作同样重要的光刻胶领域,我国已经取得重大进步。
二、我国芯片制造领域的伟大突破——光刻胶
一直以来,我国光刻胶的自给率仅有10%,且多集中在低端和少部分中端领域。在高端光刻胶领域,我国此前几乎空白,而西方国家也借此不断在筑高技术壁垒。
那么,生产光刻胶很难么?
光刻胶的特性要求是与所使用的光刻机匹配的。常见的光刻机根据其紫外光源的不同,分为紫外光(UV)光刻机、深紫外光(DUV)光刻机以及极紫外光(EUV)光刻机,三者的制作精度和难度依次递增。其中EUV光刻机目前全球最高端的光刻机产品。
相应的,适用于这些光刻机的光刻胶在性能要求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它们的命名也和光刻机对应,分别为紫外光刻胶(包括g线和i线光刻胶)、深紫外光刻胶(包括KrF和ArF光刻胶)以及极紫外光刻胶(EUV光刻胶)。
光刻胶由感光树脂、增感剂和溶剂三种主要成分组成。在制造芯片过程中,光刻胶被涂在晶圆表面,当光刻机紫外光照射在上面时,被照射到的部分光刻胶会溶解,其余的部分留下,这就是正性光刻胶。反之,未照射到的部分溶解,被照射到的留下,被称为负性光刻胶。
光刻胶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其在制造芯片上的最佳分辨率,像ArF和EUV光刻胶这些高端的光刻胶需要达到的分辨率是极高的,所以生产光刻胶的技术要求自然也非常高。
令人兴奋的是,目前国产光刻胶产品不但出现了,而且正在打破西方的技术壁垒。
三、芯片制造,刻不容缓
2021年,由华为投资3亿的徐州博康公司将光刻胶金属含量从100ppb降到了10ppb,纯度提高了10倍,并打造出了10余款面向手机芯片、电脑芯片的高端光刻胶产品,进而积累了全球80%的光刻胶技术,而且还抢下了高端光刻胶市场5%的份额。
这场“光刻胶突围战”意义非凡,那么,为何我国要如此迫切地要突破光刻胶乃至芯片制造技术呢?
1、经济占比权重大
目前我国有着全球一半左右的芯片市场,却有80%的芯片依赖进口。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数据,2021年我国芯片进口总额达到27934.8亿人民币,已经远超同期原油进口的金额。
2、信息泄露风险
由于我国在芯片制造领域的落后,高端手机、电脑的芯片几乎都来自与高通、苹果、NVIDIA等海外科技巨头,其背后信息泄露的风险可想而知。
四、结语
芯片安全之于我国,重要性堪比粮食安全。
无论是上海微电子28nm的中端光刻机的交付,还是徐州博康高端光刻胶的量产,都是我们突破芯片技术壁垒路上的阶段性胜利。
这也使我们更加坚信,凭借国人的力量和智慧,拿下高端芯片的自主生产只是时间的问题。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36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