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达瓦斯(Nicolas Darvas)是典型的经验型思维模式的投资人。股票技术分析中的“箱型理论(又称箱体理论)”就是他总结并提出的。
达瓦斯是华尔街20世纪 50年代曾出现过的传奇人物之一,著有《我如何在股市赚了200万》一书。这本书的遭遇也堪称华尔街传奇。该书出版后,曾被华尔街的一些投资媒体推崇为投资经典。但是,当达瓦斯的第二本书《华尔街:另一个拉斯维加斯》出版后,由于该书猛烈地抨击了华尔街的一些不法行为,使达瓦斯的第一本书也连带遭到封杀,并且脱销多年而不得再版。
达瓦斯是匈牙利人,在布达佩斯大学获得经济学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经土耳其流亡到美国。为了谋生,他以自己的舞蹈特长开始了职业生涯,并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舞池舞蹈家之一,一年到头在世界各地的夜总会穿梭演出。
1952年冬,由于一个偶然的机遇使达瓦斯和股票投资发生了关系。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家夜总会邀请达瓦斯去巡演,报酬条件是6000 股 BRILUND公司股票。当时该股票市场报价是每股五角钱。达瓦斯与夜总会的协议条件是,达瓦斯以市价付夜总会3000 美元购买6000股股票。在六个月内若市价低于五角钱,则夜总会补偿达瓦斯的损失。若市价高于五角钱,则盈利全部归达瓦斯。令人惊异的是,两个月后,该股票已涨至1.9美元。达瓦斯卖掉全部持股,共获利8000美元。这次奇遇使达瓦斯惊异于股票市场的魅力。他决心全力投资股票。
达瓦斯的投资经历非常奇特,其股票投资经历了几个非常典型的学习阶段。而正是这几个阶段的经验,值得每个认真的投资人仔细回味、深刻反思并加以借鉴。
第一次:尝试靠“内幕消息”赚钱遭到失败(1953年,历时七个月)。
达瓦斯投身股票市场后,所选择的首选投资方式是内幕消息。由于他是世界著名的夜总会舞蹈家,而豪华夜总会是达官贵人的出入处所,因此那里总是充斥各种各样关于上市公司和股票的内幕消息。
达瓦斯以极大的热情按照那些上流社会交际场所提供的各种内幕消息频繁交易各种股票达七个月之久,结果是使11000元投资本金亏损达3000美元。
第二次:尝试靠“股评”赚钱又遭失败(至1953 年底)。
达瓦斯在尝试靠“内幕消息”投资失败后,转向寻求专业投资人士的帮助。达瓦斯试着订阅了当时最为有名的一些“股评”,并按“股评家”的投资建议买卖股票。这期间交易结果有赔有赚,但总的结果是进一步亏损,使投资的11000美元进一步减少到5800 美金。显然,靠“股评”投资这条路又难以走通。
达瓦斯说,他多年后才真正认识到:“当这些股评机构向中小投资人建议买入某一股票之时,就正是那些机构大户想要抛售股票之时。”
第三次:尝试“基本分析”而小有收获(1954年初至1955年夏)。
尝试了前两种散户常用的投资方法并遭到教训之后,达瓦斯开始在股票经纪人的帮助下学习股票的基本分析方法。
在这大约一年半的期间内,达瓦斯开始把投资目标逐渐转向寻找“好公司”。他不仅按照股票经纪人建议的“好公司”买卖股票,同时又订阅了最出名的数据分析服务商的出版物,例如,《穆迪》和《标准普尔》等,按照这些来源的投资建议的“好公司”频繁交易。在这期间,达瓦斯总共买卖了几十次股票,最终获利大约两三千美元(对投资本金11000美元)。
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达瓦斯认识到这些最顶级的专业投资咨询机构的建议是无法依靠的:一方面他们的建议相互之间互相矛盾,经常是你建议买而他建议卖,使投资人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他们的建议又常常故意含糊其辞,例如,“建议调整后买”,但什么情况才算是调整呢?他们并不界定清楚。
在这期间,达瓦斯还尝试了按《华尔街日报》上公布的上市公司内部人买卖股票信息去投资股票,结果发现跟随公司内部人买卖股票的路也行不通。
这一期间的经验教训使达瓦斯认识到,基本分析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当以财务数据为依据找到最佳投资对象时,其实际股票价格却并不适合投资。但是,基本分析的方向确实使达瓦斯摆脱了以往的赌博方式,为他进一步的探索打下了基础。
第四次:尝试“基本分析”的自上而下分析方法而遭到严重挫败(1955年秋)。
达瓦斯由基本分析方法的概念出发,结合自己对股票市场的观察,认定寻找投资对象的步骤应当是:①寻找最强的产业部门;②寻找最强产业部门中的最好公司。根据这一原则,达瓦斯参照“穆迪”和“标准普尔”的方式,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对股票的评级体系,并按照这一评级体系根据对大量财务数据的分析筛选出最佳的投资对象。
达瓦斯对这一结果是如此坚信不疑,以致他把自己全部家产都集中在这一只股票上,并使用了70%的信用杠杆,企图毕其功于一役。结果是亏损4000多美元。达瓦斯险些为此破产。
第五次:尝试技术分析,发展出“箱型”交易方法(1956一1957年9月)。
痛定思痛,达瓦斯卧薪尝胆,通过对自己以往交易记录的分析,达瓦斯总结出他称之为“箱型理论”的交易方法。箱型理论属于技术分析方法。
这一方法概括地说就是在股票作箱型整理时关注,在突破时以止损单挂单进场,同时以止损单全程跟踪保护(获利或止损)。
在这期间,达瓦斯的实验颇具戏剧性。他在世界各地穿梭巡演,完全靠他与经纪人事先约定的缩略语以电报方式联系。除此之外,他与任何其他投资信息处于实际的隔绝状态。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对发展出的“箱型理论”越发应用得熟练,并且基本上挽回了前期的严重亏损(仅剩余亏损889美元)。
第六次:尝试结合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初步见效获利50万(1957年9月-1959年春)。
在1957-1958年的市场调整期,达瓦斯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方法,确定了把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结合起来的原则,即在能满足他确定的基本分析标准的投资对象之上应用“箱型理论”进行具体投资操作。
同样,在他繁忙的在世界各地的巡演期间,他与在纽约的经纪人以电报联系指挥操作,并且充分运用了所能运用的信用杠杆,到1959 年初,已获利50 万美元。
这一期间的投资操作对达瓦斯的心理素质是极大的磨炼。他以极大的毅力克服了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坚持了既定的投资方法。其过程可谓惊心动魄。
第七次:尝试在证券营业部“炒短线”迅速致富再次遭到挫败(1959年初)。
1959年初,正好达瓦斯的巡演有了一段间歇,他返回纽约定居。50万美元的投资获利使他头脑膨胀,自信心高涨。同时,他有时间每天呆在营业部的交易大厅。那里的“人气”使他热血沸腾。他想,如果我在远离纽约的亚洲边远地区都能赚到50万美元,那我在得尽“天时地利”的营业部不是更可以迅速发大财了吗?
于是,达瓦斯逐步背弃了既定的投资方法,开始和其他散户一样频繁买卖进行“恶炒”。只经过短短几周时间,达瓦斯的损失即高达10万美元。
第八次:重新回到既定方法,赚得200万美元(至1959年夏)
惨痛损失使达瓦斯遭到迎头一棒。他迅即飞到巴黎远离纽约进行反思。这次反思使他重新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认识到他的方法给他的根本好处是使他能够摆脱市场投资大众情绪波动的影响,使他能够冷静而客观地观察市场,能够始终一贯地做出决策。
达瓦斯又回到既定方法上来,并在1959年最终达到了200万美元盈利。
达瓦斯的传奇事迹被美国著名投资媒体《时代》周刊发掘并曝光之后,在美国投资人中曾引起广泛反响。很多人学习并模仿他的投资方法。在此之际,股票交易所甚至据此修改了交易规则,以限制达瓦斯所沿用的挂单方式。
20世纪 60年代初,一些投资人模仿达瓦斯的方法并有初步成效。但是随后包括达瓦斯本人在内就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状况,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达瓦斯的方法已经失效。
模仿达瓦斯的投资人的不成功不能归咎于达瓦斯。因为这可能归因于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与达瓦斯的差距,使他们不能完整地贯彻交易系统。
但是达瓦斯本人后来的不成功则从根本上源于达瓦斯方法自身的局限性。而达瓦斯本人由于是经验型思维者,则从来未能超越其经验方法的历史局限性。达瓦斯的经验型认识方法使他对市场的认识仅仅局限在微观层次,而完全忽略了对市场的历史观察。
这种经验主义的认识方法在证券市场的一般投资人中相当多见。而经验主义者如果一直固执己见,则非常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不断变化的证券市场所淘汰。
达瓦斯的投资学习态度、实践反思能力以及他奇特的投资历程,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在投资路上孤独前行的投资者学习。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34219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