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在股海沉浮多年,成功穿越过几轮牛熊的老股民,深知市场的复杂多变。近期分享了较多文字,旨在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观点与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初入股市的朋友们。市场风云变幻,历史虽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其中的规律与轨迹却有迹可循,希望我的这些见解能为新手朋友们在长短线交易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首先,大环境已经明牌,战争无疑,选边站队正在发生,这种局面在历史上不少见,但如此极端在金融领域并不多见,首先要客观承认,勇敢面对。只有正视当前复杂的大环境,才能在投资决策中保持理性,不被恐慌或盲目乐观的情绪所左右。
其次,关于趋势已经做过太多分析,上行和下行是历史必然,发生的时间点和具体事件是偶然。如果无法把握和借助偶然事件实现资产升值,那么索性只看必然,而忽略偶然。
另外,我提到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股市的本质是融资,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机构与个人参与其中,为公司的发展提供资金的支持,也享受企业发展的红利。当然,这是理论上。价值投资通常会以这样的思路去操作,而投机性更大的市场,上市公司考虑的是割韭菜,而散户机构也没有任何耐心与公司共进退,这是现状,需要相当长是时间来扭转思路。
再说说关于量化和发行新股这两个热点话题
1.关于发行新股
我在很早前有过专门的文字来分析,为什么我们要从1000只股票发行到5000只,并且在增量不足的情况下,在上市公司良莠不齐的情况下,依旧不去控制新股发行。
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当我们的市场被认可,需要更大的池塘才能容纳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安全、机会最大的市场,外部活水流入只是时间和节奏的问题,我们需要有更大的池塘,至于可选标的的好坏,自然有市场会进行分辨和优胜劣汰,但首先池塘要足够大。未来的中国股市,流动性匮乏问题将不存在,反而要关注的是海量资金流入后,相应的制度和软硬件系统能否承接,这一点通过国家的动作,能够看到早已在布局。
2.再说说量化
量化实际是运用技术手段实现标准化的高频交易,它的负面效果极为明显,它导致了大盘的剧烈波动和散户的普遍受损,被降维打击是最直观的感受。但我个人对此保持中性观点,量化交易能够最大化活跃市场,死水一滩,再大的池塘,依旧不会吸引鱼儿到来。对于量化带来的效应,国家能禁而不禁,只从限制和规范角度在做,必然有其道理,对此,我只能承认个人认知的局限性,同时相信国家。
以上是基于对目前股票行情,以及几个热点的个人观点,穿越几轮牛熊的老股民的观点还是值得新人思考,也希望帮到大家。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223573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