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基金投资者都比较推崇指数投资,因为其被动化投资的方式较主动型基金具有明显的优点,只要看对指数就能赚钱。但是不少人投资了指数基金后,依然赚不到钱,原因何在呢?

指数基金有两种,一种是行业指数,一种是成分股指数。两种基金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能用同样的做法进行投资。
行业指数基金其实类似于主题投资,这些基金的涨跌跟踪目标指数,那么如果目标指数一直涨,肯定就是长期持有更有。但是中国股市大多数行业都是轮流炒作,很少有一直涨的行业因此长期持有方法不适应。
比如说tmt指数,在2015年见顶,跟踪此指数的基金亏的很惨。比如某几个月军工股大涨,军工指数基金收益很好,但炒完后又跌回了原点,再比如环保指数、煤炭指数、化工指数均是如此,对于这些指数基金长期持有根本赚不到钱,只能波段操作。

那么如何正确的对行业指数进行波段操作呢?
如果是主题类投资,比如消费、军工、科技这些,那么可以看行业的历史平均市盈率估值,在均值以下做多为主,越往下越买。反之,如果在均值以上,则不能再买入,越往上越谨慎,直至全部卖出。
但对于钢铁、煤炭、化工这些周期性行业,用这个方法就会大错特错,因为周期性行业的业绩是大幅波动的,所以成为周期性,在业绩最好的时候买入,反而会买在行业的顶峰,之后行业下滑被套。因此对于周期性行业指数基金,不能看市盈率投资,而要参考市净率投资,市净率达到历史位水平买入,达到历史高位水平卖出。
第二,成分股指数
这类指数基金也被称为“宽基”,因为其包含了不用行业的股票。比如上证50指数,深证10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等基金。而这些指数里所包含的股票即成为指数成分股,相关基金跟踪目标指数进行投资。
对于这类指数应该怎么投资呢?
假如相关指数处于历史低点,那么采取可以买入并长期持有的策略。因为中国经济长期依然是向好的,而成分股代表的是上市公司里面业绩最好、规模最优、流动性最近佳的那部分资产,并且每半年会调整一次成分股,交易所为市场把关,长期来说都能实现正回报,估值越低,潜在回报越高。

比如沪深300、深证100指数,基本上涵盖了A股中最稳键的优质资产,长期来说,在估值低点投资一般都亏不了钱。
但是如果估值太高呢,买入并长期持有可能结果并不好,比如在2007高点和2015年高点年买入任何一只宽基,现在可能都是亏钱的。因而假设市场并不处于绝对低估区,那么更好的方法是定投,即便开始买在了高点,市场出现下跌,但在下跌后定投会摊低成本,一旦经过下跌周期,迎来下一个上升周期,就能很轻松实现盈利。
.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20519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