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科创板终于在本月7月22日登场了,开板首日,市场极其火爆,最低涨幅的个股是是新光光电,上涨了84.22%,最高涨幅是安集科技400.15%。这意味着科创板中签的股民,首日最高赚四倍,最少的也赚了八成。赚钱效应还是非常明显的。
不过接下来的几天,科创板没有像很多人想象中的一路狂涨,反而是出现了大分化。第二天即有多只个股下跌了10%以上。根据科创板的交易规则,上市前五个交易日是没有涨跌幅限制的,意味着个股可以随便涨和跌,但实际上市场表现较为平稳。今天是第五天,今天收盘,25只科创板股只有两只实现了上涨,其他全部下跌。其中安集科技和福光股份下跌超过10%。

前五个交易日,放开涨跌幅的科创板为什么没有接着被爆炒?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投资者结构
参与科创板的投资者不多,根据中登公司的数据,科创板总开户数超过380万人,而A股的总股民数,截至去年底有1.45亿人,实际开通科创板的人数占比仅有2.6%。这部分投资者又都是50万元以上资产的,相对投资理念上更加理性,而科创板股票发行价就很高(原有发行方式为固定23倍市盈率,科创板为市场化定价,有公司发行市盈率高达160倍),理性的交易方式叠加较高估值的发行价,压制了科创板股票的炒作空间。

第二个原因是融券交易
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收盘(暂没有最新数据),科创板首批25只股票两融余额共计27.44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6.42亿元;融券余额11.02亿元,融券余额占比超过40%。如此高的融券比例,在A股其他板块中是未曾出现的。同样,取7月24日数据,整个沪深两市两融余额共计9078亿元,其中,融券余额103.9亿元,融券占比仅1.14%。从融券数量看,中国通号的融券金额甚至超过3亿元。
科创板的转融通证券出借和转融券业务相关规定与主板有所不同,科创板在出借券源方面有所放开。主板转融通证券出借券源仅允许无限售流通股,而科创板出借券源则在无限售流通股之外新增了战略投资者配售获得的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的股票。
也就是说,主板的融券业务只是场内流通股存量的博弈,流通市场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科创板通过转融通业务,令部分限售股间接可流通,增加了股票的供给,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个股的过度炒作。而融券余额大于融资余额的现象在主板市场从没发生过,但科创板从第一个交易日开始就有融券余额大于融资余额的个股出现,并且个股数量还在逐日增加。

这对市场长期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转融通业务对科创板的炒作,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双向的选择,只要方向判断正确,融资做多可以赚钱,融券做空也可以赚钱。对于本身估值高,上市又后大涨的股票,自然会有部分资金选择融券做空,从而压制多方力量。所以科创板正式开前后的五个交易日,除了第三个交易日出现普涨外,其他交易日均为明显分化的走势。
这其实是好事情,为以后科创板制度的进一步推广积累了经验,将会进一步改变过去A股只能做多单边炒作的风格。甚至往远了说,如果科创板制度探索成功,并向全市场推广,很有可能会使得A股改变过去“牛短熊长”的特征,慢慢与西方成熟市场接轨,配合实体经济的稳步增长,走出长期慢牛的走势!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2050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