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绩优股很少被炒作?

为何绩优股鲜受炒作,机构与游资的博弈

在股票市场的投资舞台上,常常出现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业绩良好的股票往往得不到炒作,而一些业绩较差的股票却备受关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机构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通常会对业绩好的股票进行深入研究与提前布局。他们提前半年甚至一年进入这些绩优股进行建仓,按照既定的投资策略与节奏,计划在较长时间内逐步拉升股价,比如期望在一年的周期内实现 10%的涨幅。这种稳健且长期的操作方式,符合机构资金规模庞大、注重价值投资与风险控制的特点。

然而,游资的操作风格却截然不同。游资以其灵活、快速、激进的交易策略著称,追求在短期内获取高额收益。当游资偶然相中机构已经布局的绩优股并试图进行拉升时,由于游资强大的资金实力与操作手法,可能在短短一天内就能实现机构原本计划一年才能达成的 10%的涨幅。但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机构面对这种突发状况,会作何反应呢?

从机构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天赐的出货良机。原本漫长的盈利等待周期瞬间缩短,而且有游资和不明就里的散户愿意在高位接盘,机构自然不会放过。只要游资和散户有勇气持续拉升股价,机构就会毫不犹豫地出货,甚至不惜大量抛售,你拉多少我就砸多少。因为对于机构而言,已经达到了预期收益,提前兑现利润既符合投资目标,又能有效规避后续潜在的风险。

而游资也并非毫无头脑。在经历了几次这样的碰壁之后,他们深知炒作蓝筹股、绩优股的风险。一旦陷入与机构的这种博弈中,很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无法获取预期的高额收益,反而可能深陷其中,遭受巨大损失。所以,游资们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或者说经验法则,那就是避开这些机构重仓的绩优股,转而寻找那些业绩较差、市值较小、机构关注度低的股票进行炒作。在这些股票中,游资能够凭借自身的资金优势和操作技巧,更容易地掌控股价走势,吸引散户跟风,从而实现短期获利的目标。

综上所述,并非市场投资者不理性,而是在机构与游资的不同投资策略与利益博弈下,造就了业绩好的股票无人炒作,而业绩差的股票却常被热炒的奇特景象。这种现象也反映了股票市场的复杂性与多元性,投资者需要深入理解不同投资主体的行为逻辑,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市场中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16710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