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自己的“能力圈”,用复合策略抗风险追求长期稳定复利

图片

初识李焕逸,是在多年前期货实战排排网的一次颁奖大会上。印象中他瘦瘦的,话不多,但其稳健的交易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了解,2008年,李焕逸获得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后,曾在上市公司担任技术主管,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金融市场的量化交易,并深受吸引,2014年正式踏入金融行业。并于2014、2015和2016年连续三年在全国实盘交易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更坚定了他在期货行业“掘金”的决心和信心。“这无疑是对我的投资理念的肯定。”李焕逸说。

 

专注研究程序化交易

 

“入行初期,我们专注于研究程序化交易。主要通过分析历史行情数据,总结市场规律,建立交易策略模型。”李焕逸表示,他2011年开始研究量化交易时,对2007年A股的大跌印象深刻(上证指数从最高点6124点暴跌至1664点,跌幅超过70%),所以对市场的残酷有很深的认识,也很重视风险管理。正因为如此,他们构建了一套严格的风控管理系统。

李焕逸表示,他们团队成员不多,但都是技术和精算领域的佼佼者,对程序化交易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本人善于挖掘市场数据,构建多策略、多品种投资组合,而他的同事,拿到中科院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的王磊,则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域资深科学家,聚焦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20多年,重视技术落地到场景中产生务实价值。顾晓航则是澳洲国立大学精算专业硕士毕业,善于通过量化工具建立行业和资产配置模型。“所以在量化投资领域,我们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李焕逸笑道。

 

由于始终坚持风险管理第一的原则,因此在2016年的股市熔断、2018年的持续下跌,以及2022—2023年股市持续低迷的市场中,他们的账户资金没有出现大幅度的回撤。

 

图片

 

坚守具备认知优势的能力圈

 

众所周知,投资领域纷繁复杂,投资者往往会感到迷茫,所以一定要坚守具备认知优势的能力圈“就像孙悟空为唐僧在地上画下的圆圈,提醒我们在投资时明确自己的能力范围,避免盲目行动。”李焕逸表示,大部分成功的投资都来自于投资者对特定领域的深入了解和认知优势,而投资失败往往是因为对投资领域的认知不足。因此,在进行投资时,投资者需要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圈,理性评估自己的认知优势。

 

“以巴菲特为例,他成功地聚焦于消费、金融和能源三个领域进行投资。尽管他的投资标的集中在少数公司,但这种专注给他带来了稳定的投资回报,使他成为公认的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同样,李嘉诚的成功也因为他始终坚守在房地产和公用事业两个领域。”李焕逸表示,这些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并建立自己的能力圈,是实现稳定投资回报的关键。而且在投资过程中,投资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略风险,要在严格风控的前下,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寻找机会,并通过深入研究和理性分析作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把风险管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李焕逸强调,他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决定进场前,先考虑这笔投资的最大可能亏损。“如果刚开始就对某只股票或投资标的有疑虑,不敢进行满仓操作,那刚开始就不应该有任何投入。很多失败的投资者都是因为过于关注投资的预期收益,而忽视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李焕逸回忆,2015年时互联网金融市场一片繁荣景象,当时出现了一个词叫“市梦率”,意思是说,只要你有足够的梦想,你的市值就有可能无限高。许多热门股票的市盈率高达100倍以上,仿佛真的只要敢于想象,股价就能无止境地上涨,很多投资者对其中潜藏的巨大风险视而不见。“那一年,我亲眼目睹市场出现‘千股跌停’的局面,至今心有余悸,好在我们团队始终坚持风险管理优先的原则,得以平稳度过。”

 

“再比如2020年的茅指数牛市,贵州茅台一度涨至每股2500元,许多投资者坚信股价还会涨,甚至要涨到每股3000元以上,很少有人考虑茅台下跌风险。殊不知再优质的投资标的,在大幅度上涨之后,它的估值也已经失去了优势,下跌风险会不断增大。”李焕逸说:“我一直强调,只要守住风险底线,获得收益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这正是巴菲特一直强调的:投资的第一要素是“守住本金”。他表示,只有确保本金安全,投资者才有机会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任何情况下,风险管理都是投资决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图片

持有时间越长越有利

 

“我们团队始终坚守一个原则,就是建立长期的投资理念,构建具有确定性的投资策略及资金管理系统。”李焕逸说,他们坚信,只有通过稳健和可持续的方式,才能实现长期稳定的收益。

 

“在投资领域,我始终坚信一个原则:时间是优质投资的朋友。”李焕逸表示,对于每一个投资策略和标的,他都要求它们必须满足持有时间越长越有利的原则。因为投资结果需要经过时间的验证。“但A股市场的一些投资标的并不符合‘时间的朋友’这一标准,因为这些公司并不具备长时间稳定持续经营的能力。能够在市场上生存20年以上的,又能保持业绩稳定增长的企业比较少。”

 

“我们选择投资标的时,总是从超长期的角度去考虑。比如黄金,我们从2017年开始长期配置,当时国际金价约1000美元/盎司,接近黄金的开采成本。考虑了金价的历史位置、各国主权债务危机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多种因素后,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价位,事实证明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李焕逸说。“在股票投资上,我们始终将股息率作为首要参考指标。对于高股息的红利股,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能从公司获得稳定的股息收入。如果长期持有,不仅能带来可观的现金回报,还能有效覆盖股市下跌的风险。”

 

注重策略的长期有效

 

金融市场的策略丰富多样,较高的收益率往往能吸引大多数投资者的目光,但李焕逸团队的关注重点则是策略的长期有效性,并非收益率。他表示,自2011年开始研究量化投资以来,他们见证了市场行为的多次转变,很多投资策略的有效期有限,这无疑给寻求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带来了挑战,因此只有那些具备强大逻辑支撑的策略,他们才敢于采用。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方法是很多投资者追求的目标,他的策略专注于企业自身的成长,其容量就像“大海”,全世界的投资者共同参与也没有问题,李焕逸认为这得益于其稳固的投资逻辑。“相比之下,一些高频交易策略容量就非常有限,只能容纳少数人同时进行,因为它们的对手盘比较少,若出现同质化现象,很容易导致策略失效。”

 

据李焕逸回忆,他刚踏入金融行业时,见到过一个简单的“均线系统”策略就能带来可观收益的情况,然而2016年之后,这种策略就明显失灵了。量价趋势策略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有效性,但到了2022年下半年,CTA量价策略也遇到了瓶颈,同类策略的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失效。“这说明市场行为的变迁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很大,也提醒我们持续关注市场动态,不断优化和完善我们的投资策略。”

 

“在股票投资领域,我们始终坚守原则,从不追逐市场热点和题材,但凭借高股息低估值的投资理念,依然取得了稳定的投资收益。”李焕逸说,这种策略逻辑简单,但效果显著。所以他始终认为,保持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方法,稳定地执行,才能获得稳定的收益。

 

巴菲特曾表示,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投资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生长在一个伟大的国家。他强调,如果生活在贫穷和战乱的环境中,他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同样,我也觉得自己很幸运,能生长在中国这个拥有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最活跃的经济体和最具潜力的投资市场的国家。”李焕逸表示,尽管中国市场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诚信问题、原始股东热衷于套现而非公司经营以及小市值公司估值过高等问题,但是中国拥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长期安全的发展环境,这对于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我看来,中国的国有企业是全世界最优质的,其持续经营能力和持续分红能力也最为稳定。这些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投资者可以信赖的优质资产。对于普通民众和投资者而言,了解并投资这些企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总之,我认为中国市场充满机遇和挑战,但也拥有着巨大的潜力和机会。对于那些有远见和勇气的投资者来说,中国市场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目的地。”李焕逸说。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869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12小时前
下一篇 12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