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理论的奠基人是美国投资分析家尼尔(Neill)。尼尔的逆向思维理论,直接承继了勒旁的心理群体理论并向思维方法这一方向专一发展,从而形成了投资分析中的心理分析流派。
尼尔的逆向思维理论主要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是一种技术体系。因此,对于尼尔的逆向思维理论,应当注重从哲学的角度和历史观点的角度来解释,才能把握尼尔理论的基本精神。
尼尔认为,逆向思维理论是对具有广阔背景的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进行反思的方法论体系。逆向思维的目标是针对根据当前政治与社会经济走向而形成的并已被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的看法进行挑战。也就是说,逆向思维的目标是争辩当前的流行观点。而流行观点已被历史经验证明经常是错误的观点。
尼尔认为,逆向思维理论的有效性建立在对人性弱点的认识基础之上。这些人性弱点主要包括有:习惯、习俗、模仿、感染、畏惧、贪婪、希冀、轻信、敏感、急躁、自傲、企盼、冲动、自负,等等。
尼尔认为,逆向思维理论建立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规准之上,其中特别重要的包括有:
①群体受制于人性本能的控制;而个体则可能压抑这一人性弱点。
②人从本性上具有“从众”的冲动。
③人的相互感染与相互模仿的本性使人极易受到建议、命令、习俗、情绪刺激等的控制。
④群体丧失了理性思维的能力,而只接受情感的控制。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尼尔一再强调逆向思维的目标是在于理解社会经济与政治运动的宏观趋势,而不是企图捕捉证券市场波动的细节。
尼尔认为,主流观点往往带有以下特点:①媒体的观点往往代表主流观点;②分析家一致同意的观点往往代表主流观点;③一般民众常常议论的观点往往代表主流观点。
在投资市场上,当某一观点同时兼有以上特点时,往往可以比较有把握地确认这一观点代表着当前市场的主流观点。
由于逆向思维者已经接受了“大多数人一致的看法倾向于是错误的看法”这一判断,那么当逆向思维者已经判明了社会或市场的主流观点时,他的行动策略实际上也就该产生,即应采取与社会或市场主流观点相对立的行动方向。
尼尔提出,逆向思维方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逆向思维方法反对精确预测,认为社会、经济现象具有不可预测性。——反对精确化预测方法,是逆向思维理论的一个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逆向思维理论认为,研究者对未来事物的视角,应当保持“预期”的态度,而不是“预测”的态度。
2、逆向思维方法要求保持视角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反对保持观察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一成不变以及固执已见,是逆向思维理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逆向思维理论认为,人性弱点的作用使人倾向于对事物的观察保持一成不变的观点,而看不到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本身已经包含着否定自身的发展过程。
3、逆向思维方法要求从人性角度和现实角度观察问题。——反对把人的社会活动和人的投资活动抽象化为纯粹的数学符号和数字关系,是抽象思维理论的基本特征之一。逆向思维理论认为,人的社会活动和人的投资活动的本质和特征,不可能单纯从非人性的角度去理解。只有注重人性本质的观察,只有注重人的实际活动的观察,才可能真正理解人的全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在逆向思维理论看来,证券投资分析并不只是对上市公司自身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市场参与者人性特征的分析。
4、逆向思维方法要求打破循环式的思维模式。——打破循环式的思维模式,是逆向思维方法的重要目标之一。逆向思维理论认为,在证券期货市场上,心理群体的思维模式呈现一种循环模式,即在股市牛市期间高度兴奋,而在股市熊市期间极度压抑。这种情绪交替变化与股市形态交替变化相一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种情绪变化的循环起因于人性弱点中的不同成分在不同阶段分别占据主导地位所致。这些人性弱点的激发因素是人性弱点中的两个基本弱点,即“相互模仿”与“相互感染”。因此,“模仿”与“感染”是在股市的“牛市”阶段和“熊市”阶段都起关键作用的两个人性弱点。
逆向思维理论认为,要打破人性弱点在股市不同阶段的循环模式,只有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这样,才可能在投资大众“贪”的时候“怕”,而在投资大众“怕”的时候“贪”,从而使自己摆脱心理群体的思维定式。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7599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