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场的博弈中,散户似乎总是那个受伤的角色。很多人将亏损归咎于自己的投资技巧不够、心态不够稳定。但其实,A股的一些制度性安排,才是造成散户亏损的最主要原因。
一是“T+1”交易制度。因当天买入的股票必须要等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 ,导致了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散户无法及时止损。比如,某天市场突然传出一则负面消息,股票开盘后直线下跌,散户即便意识到情况不妙,也只能干瞪眼,因为当天无法卖出,只能眼睁睁看着亏损不断扩大。而机构投资者凭借资金和筹码优势,可以通过其他对冲工具来降低损失,这就使得散户在交易制度上处于天然劣势。
二是涨跌幅限制制度。其本意是为了稳定市场,防止过度投机,但在实际操作中,却给散户带来了困扰。主板股票涨跌幅限制为10%,创业板和科创板股票涨跌幅限制为20%。在一些极端行情下,比如某只股票突发重大利空,连续跌停,散户根本没有出逃的机会。而机构投资者由于资金量大,在跌停板上挂单的速度和数量都远超散户,更容易在跌停板打开的瞬间出逃,留下散户独自承受损失。
三是信息披露制度。该制度虽然还在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很多漏洞。一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甚至存在虚假披露的情况。由于散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往往只能依赖公司公告和媒体报道,等散户获取到信息时,股价早已经发生了大幅的波动。像有些公司在业绩报告中隐瞒亏损,等季报或年报公布后,造成了股价的暴跌,散户往往都是猝不及防。而机构投资者拥有专业的调研团队和广泛的信息渠道,能够提前获取内幕信息,在股价上涨时已经获利出逃,独自让散户接盘。
四是退市制度的不完善也是散户亏损的重要原因。A股市场长期存在“退市难”的问题,一些业绩差、经营不善的公司迟迟不能退市,甚至是被当作“壳资源”炒作 。这些垃圾股的股价虚高,一旦被爆炒后,留下一地鸡毛,最终买单的还是散户。
好在管理层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上述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在A股管理制度上进行了持续革新。在交易制度上,虽然未推行T+0,但2024年开展了强化量化交易监管工作,对高频申报笔数进行了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量化利用速度优势损害散户利益。在信息披露方面,监管部门加大了对违规披露信息等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要求公司披露更详细经营数据与风险提示,降低散户信息不对称风险。在退市制度改革领域,2024年沪深交易所修订规则,调整主板A股公司市值退市标准,加速劣质公司退市,避免散户盲目炒垃圾股。同时,减持制度也在优化,规定上市公司破发、破净或分红不达标时,控股股东等不得二级市场减持,避免大股东随意套现,保障散户权益。
管理层的上述努力,距离真正能保护散户的权益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从制度的根基上着手,才能手到病除。同时,散户自身也需要不断学习投资知识,提高投资能力,才能在这个市场中很好的生存下去。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64369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