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了一下网站策略:
后续会开放策略向导,让没有代码功底,或者只想使用策略的同学,能够多快速得到结果。
说一说关于量化,我自己的感受。
做量化的收获之一,很重要的是,你敢于重仓,甚至全仓了。
投资其实没有圣杯,大家无法指望拿到一个策略代码,就一劳永逸,这不符合逻辑。
但量化是有价值的,
回测的价值,是让你低成本,无风险地获得投资的感觉,而不需要承担本金损失的风险,时间的代价。
另外Quantlab4.0也在开发中,本次底层引擎替换,更新比较大,但轻了很多。但上层的配置项基本没有变化,因子表达式也比较稳定,没有太大的变化。
关于楼市
楼市新政还是蛮刺激的。
网上的讨论也比较激烈,多方与空方,都能给出各自一堆的证据。
我把买房与投资搁一块,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
无论你承认与否,房子肯定算商品,投资品。
投资的话,就看预期收益、风险。
长期看,房产的投资收益:GDP增速 + CPI + 城市化率。
长期看,指数的投资收益: GDP增速 + CPI 。
两者其实没有特别大的差别。
那为何过去20年,楼市大家感觉是主要财富载体,而股市是赌场呢?
这里有几点区别:
楼市只能一次性买入,长期持有,也没有人会天天看报价,过去20年,可能回撤过,但在10%以内。
股市最高回撤率可达70%。
楼市的杠杆是3倍,现在15%的话,相当于加到6倍。
过去GDP+CPI+城市化率= 8%+2.5%+1.5%的话,年化收益12%,3倍杠杆就是年化36%,两个翻一番。所以,你投入100万的话,6年变成800万,就是这个财富创造的感受。
而股市呢:8+2.5=10.5%的长期年化,但中间会回撤,加上用户自己瞎折腾,频繁交易,收益更低。
其实未来本质也没有变,增速换档,GDP如果是5%的话,那么年化也有9%。
什么变了?
上杠杆的逻辑,就是你自由现金流如果充裕,你的工作可以确保稳定,如果市场在一段时间回调,你能承受,那就可以上。
如果你是靠工作支撑你的现金流,那么可能要确保工作稳定为前提。
吾日三省吾身
此心安处是吾乡。
有人说,自由了,就去周游世界,多陪父母。
其实,想陪父母,只要你想,就可以做到。
周游世界,偶尔的话,也不是太难。
其实,与外界无关,与内心有关,与内心自由有关,与精神自由有关。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3383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