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聊一下个人对于股票投资的理解以及实际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当然也有没有遵从纪律的教训,与大家共勉。上一节介绍了总纲,先观全貌,再见一般,下面聊一聊对于总原则的理解。
总原则就一句话:不懂不做,长期思维,安全边际。十二个字好像每一个字都认识,放在一起也大概理解,不过操作起来可能每个人就有自己不同的解读。
第一:不懂不做,划定投资边界
所谓不懂不做,那么关键的就是需要懂什么?怎么样可以称为懂?这两个问题回答清楚了,基本上就可以认为真正理解了这四个字;我的理解是计划投资一个企业,你需要了解它所处的行业,在行业内的行业地位;企业历史渊源,企业过去重大事件、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团队等等;过去几年的年报内容(至少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要),历史分红情况,融资配股情况等;过去几年股票的走势情况等等;是否有道德瑕疵,是否被监管处罚等等。通过如上资料的分析,然后可以计算出大概的每年预期回报情况,基本上可以算懂你的投资标的。
第二:长期思维,享受时间复利
长期思维取决于两个层面,首先是用于此次投资资金是否是长期闲置资金,是否可以做到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不动用;其次才是针对该次投资动作,是否打算长期持有,赚企业成长的钱而非短期波动收益。
第三:安全边际,构建防御策略
基于行业秉性和企业基本面,拉长历史时间看,基本上可以得到一个历史估值数据,结合个体预期,首先确认是否在你可以接受的估值区间,然后对比历史估值情况,在历史估值的40百分位或者更低场景才考虑买入,周期股需要例外处理(10或者20百分位才考虑),避免高估值买入,没有预留足够的价格缓冲空间。
总结:
通过三大原则的联动,通过提升认知深度来决定持仓底气,通过时间复利来强化收益韧性,通过合理的风险定价来保障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存活概率。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18983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