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位是技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以下是具体介绍:
定义
支撑位是指在金融市场中,股价或其他金融资产价格下跌到某一特定价位时,会受到一种力量的支撑,使价格难以继续下跌,甚至可能出现反弹,这个特定价位就被称为支撑位。它可以被看作是市场上的一种“底部防线”,是投资者普遍认为价格具有吸引力、会引发大量买盘介入从而阻止价格进一步下跌的位置。
形成原因
– 前期交易密集区:如果某一价格区域在过去曾有大量的交易发生,那么当价格再次回到这个区域时,之前在该区域买入的投资者可能会认为价格已经足够低,再次买入以降低成本或补仓,同时,没有持仓的投资者也会觉得这是一个较好的买入机会,从而形成买盘力量,对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 心理价位:一些特定的整数价位或重要的历史价位,会在投资者心中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支撑点。例如,股价下跌到10元整数关口时,很多投资者会认为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买入价位,从而纷纷入场买入,促使价格在该位置得到支撑。
作用
– 判断买入时机:对于投资者来说,支撑位是一个重要的买入参考点。当价格接近支撑位时,如果出现企稳或反转信号,如收出阳线、成交量放大等,投资者可以考虑在此处买入,预期价格会在支撑位的作用下反弹上涨,获取收益。
– 设置止损位:支撑位也可用于设置止损位。投资者在买入后,可以将止损位设置在支撑位下方附近。当价格有效跌破支撑位时,说明市场趋势可能发生了变化,支撑位失效,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投资者可以选择止损出局。
确认方法
– 多次验证:价格多次下跌到某一价位附近时都受到支撑并反弹,那么这个价位作为支撑位的有效性就会大大增强。一般来说,经过三次以上验证的支撑位,其可靠性较高。
– 成交量配合:在价格下跌到支撑位时,如果成交量明显萎缩,说明卖盘力量已经逐渐减弱,而当价格在支撑位反弹时,成交量又有所放大,这表明有买盘在积极介入,进一步确认了支撑位的有效性。
动态变化
支撑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市场行情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当价格有效跌破原来的支撑位后,这个支撑位可能会转化为后续上涨过程中的阻力位;反之,当价格突破原来的阻力位后,阻力位也可能会变成新的支撑位。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99481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