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缩和通胀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以下是具体介绍:
通货膨胀
– 定义: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持续上涨的现象,表现为货币购买力下降。比如,原来10元能买10个苹果,现在10元只能买8个,就可能是发生了通货膨胀。
– 类型:按程度可分为温和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相对缓慢,一般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内,对经济有一定刺激作用;奔腾式通货膨胀,年通货膨胀率在10%-100%之间,会对经济产生较大影响;恶性通货膨胀,年通货膨胀率超过100%,会严重破坏经济秩序。
– 成因: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导致物价上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供给方面的原因,推动物价上升;结构型通货膨胀则是由于经济结构失衡,如某些部门发展过快,导致物价上涨。
– 影响:适度通货膨胀能刺激经济增长,使企业利润增加,投资积极性提高。但过高通货膨胀会降低居民实际收入,影响社会稳定,还会导致经济秩序混乱,不利于长期经济发展。
通货紧缩
– 定义:与通货膨胀相反,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此时货币购买力增强。如原来10元能买5个面包,现在10元能买6个,可能就是通货紧缩。
– 特征:一般表现为物价水平下降、货币供应量减少、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等。
– 成因:可能是由于生产过剩,商品供给大于需求,导致物价下跌;也可能是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市场上货币过少,造成物价下降;此外,有效需求不足,如居民消费意愿不强、投资减少等,也会引发通货紧缩。
– 影响:短期内消费者能以更低价格购买商品,但长期来看,会使企业利润减少,投资减少,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甚至可能引发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压力。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99471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