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易员中最早流行起来的分析方法是技术分析。技术分析师致力于寻找市场价格走势中重复出现的一些模式。很多技术分析方法涉及度量现价与价格平均线之间的关系(MA),或者现价与平均线组合以及价格标准差之间的关系(MACD)。更资深的技术分析师可能会观察市场价格与市场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是观察更为广泛的市场环境以对未来走势获取一个更为全面的看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交易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此时技术分析变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方法。例如,如果有足够多的人相信某个形态时,那么这个理论的信奉者就会在形态形成后挂单入场,接下来市场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抛压或买压,这样就使得之前的预测真的变成了现实。之后,机构投资者开始使用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对技术图形进行建模,并且在肉眼尚不能明显识别这些形态的时候就入场交易。
高频交易的关键特点,①处理分笔交易数据,②高资金周转率,③日内开平仓,④算法交易。

和传统交易比较,高频交易是一种较新的投资策略。技术交易以技术分析为基础,其目的是找出价格变动的固有规律。通过对过去价格运行轨迹的研究,技术分析可能会判断出现在价格是高估还是低估。技术分析可用于任何频率的交易,当然也可以完美地应用于高频交易模型之中。基本面交易以基本面分析为基础。在经济均衡理论下,给定相应的市场信息,通过基本分析推断出均衡价格。正如技术交易,基本面投资买进由基本分析判定价格低于基本价值的证券,或卖出价格高于基本价值的证券。和技术交易一样,基本分析也可用于任何频率的交易。尽管在高频环境下,由于价格形成机制或市场微观结构的影响,价格可能呈现一些异常变化。
高频交易是指快速地重新分配或者周转交易资金。为了实现这种重新分配,大多数的高频交易系统都是算法交易系统,即利用复杂的计算机算法来分析报价、做出交易决策并且优化交易执行过程。

运作模型
高频交易的全部流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对短期价格走势进行预测的高度量化的计量经济学模型,②快速执行复杂计量经济学模型所需的先进计算机系统,③在精确的风险监控和成本控制框架之下运作的投资资金。
高频交易和传统投资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开仓和平仓的频率加快了,这使得高频交易能够从证券价格的微小偏离中获利。在一日之内这些小的盈利不断累加,到收市时所获得的利润也就相当可观了。

开发高频交易模型始于开发各种能够反映证券之间相互关系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再把这种关系放在足够长的时间区间内的分笔数据中进行检验,看其预测的准确性。这种对模型进行验证的过程也叫做回顾测试。标准的回顾测试要求有至少两年的历史数据。
建模过程
①想法。学术研究成果或专有扩展成果。
②建模。使用Matlab或R语言建立模型,使用C++语言回顾测试,强大的计算机运算能力。
③历史数据。分笔数据,包含最多信息量。市场深度,运用最高频交易策略是必不可少,提供流动性。实时数据流,经纪自营商数据。
一个典型的高频交易系统由以下六个模块组成,它们彼此承接关联并作为一个整体运行。
①接受实时报价。接收所关注证券的实时分笔数据。
②计算买卖信号。应用经过回顾测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处理接收到的分笔数据。
③记录持仓量和持仓盈亏。发出交易指令并记录持仓大小和盈亏值
④管理持仓风险。监视实时交易行为,和预先设定的参数对比,并利用观察结果来管理实时交易风险
⑤表现评估。用一系列预先设定的基准对交易表现进行评估
⑥成本估计。确保执行交易中所发生的费用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99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