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辨别**供应衰竭**(卖方力量枯竭)和**需求增加**(买方力量增强)的节点,是判断趋势反转或加速的关键。以下是结合技术分析、量价关系和市场心理的综合方法:
—
### **一、供应衰竭的识别特征**
1. **价格行为信号**:
– **缩量下跌**:价格持续下跌,但成交量逐步萎缩,表明抛压减弱。
– **长下影线(锤子线)**:在下跌趋势中,K线出现长下影线,显示低位有买盘承接。
– **底部背离**:价格创新低,但RSI、MACD等技术指标未创新低(底背离)。
2. **支撑位测试**:
– 价格多次试探某一关键支撑位(如前期低点、趋势线),但未能有效跌破。
– 支撑位附近出现“止跌企稳”形态(如横盘整理、小阴小阳线)。
3. **市场情绪指标**:
– 恐慌指数(如VIX)达到极端高位后回落。
– 散户悲观情绪浓厚,但大资金开始吸筹(如ETF资金流入、大宗交易)。
—
### **二、需求增加的识别特征**
1. **量价齐升**:
– 价格上涨伴随成交量显著放大,显示买方积极介入。
– **突破关键阻力位**:价格放量突破前期高点、趋势线或均线压力(如50日/200日均线)。
2. **K线形态**:
– **看涨吞没**:阳线实体完全覆盖前一根阴线。
– **连续阳线**:多根阳线稳步推高,回调幅度小。
3. **技术指标确认**:
– **RSI超买但持续上行**:RSI突破50并维持强势区域(50-70)。
– **MACD金叉并放量**:DIF上穿DEA,柱状线由负转正。
4.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连续净流入(可通过Level 2数据或资金流指标观察)。
– 相关板块或行业龙头股领涨,形成市场主线。
—
### **三、综合验证步骤**
1. **多周期确认**:
– 日线级别出现信号后,观察周线是否同步企稳(避免“假突破”)。
– 短周期(如小时图)需配合放量突破关键点位。
2. **市场环境配合**:
– 大盘处于反弹周期或结构性行情中,而非系统性下跌。
– 政策利好、行业景气度提升等基本面支持需求逻辑。
3. **风险管理**:
– 在供应衰竭信号出现后,等待需求确认(如放量阳线)再入场。
– 设置止损位(如跌破前低或支撑位),防范假信号风险。
—
### **四、典型案例**
– **供应衰竭案例**:
– 股价长期下跌后出现“地量地价”,随后缩量横盘,MACD底背离。
– **需求增加案例**:
– 放量突破下降趋势线,RSI突破50,板块内多只个股涨停。
—
### **总结**
供应衰竭和需求增加的节点需通过**价格、成交量、技术指标、市场情绪**四维验证。关键是通过**多次测试支撑/阻力位**和**量价配合**过滤噪音,结合基本面逻辑提高胜率。实际操作中需保持耐心,避免过早抄底或追高。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88732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