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最近的行情,就像一场悬疑剧,每天都有新反转,看的不只是股市,还得看散户的心理戏。从早盘普涨到午后回落,再到尾盘绿油油,3800家上涨瞬间变成近3000家下跌,跌停家数飙到91,这场“神奇剧本”一天内演出了希望与失望的双重奏。股民刚想鼓掌庆祝,就被狠狠摁回了座位,直呼心累。

市场走势:精准预测的背后是“套路”
“缩量十字星”,确实是当前A股的一种典型表现。上午风风火火,下午兵败如山倒,这种走势其实并不罕见,背后更多是市场结构性的弱点在作祟。说白了,就是量能不够,资金不愿意追高,护盘力量时强时弱,结果就是指数不上不下,个股两极分化。普涨不过是虚晃一枪,回落才是常态。
市场情绪的这种急转弯,最能反映散户的心理。早上看到行情好,憋了一周的资金急忙杀进去,结果到了下午发现自己成了“接盘侠”。这种剧本年年上演,散户年年中招。有人调侃,A股就是一个“反向情绪市场”,你越看好,它越让你失望;你越绝望,它越容易反弹。
刀口舔血的短线操作,值不值?
短线操作,被文章形容为“刀口舔血”。这个比喻很贴切,因为在目前这种弱势市场中,做短线基本等同于在危险地带冒险。不仅量能不足,连指数都开始补缺口,尤其是沪深300和上证指数,跌破了重要支撑位后,下方似乎还有空间。这种情况下,贸然进场抄底,搞不好就是“刀未舔到,手已受伤”。
未来三天可能有震荡反抽。确实,市场的惯性会让某些技术指标修复,这种反抽大概率是短命的,持续性和赚钱效应都很差。更何况,量化交易横行,散户在这种波动中几乎没什么优势。说句扎心的话,这种时候的短线机会,留给有金刚钻的职业玩家就好了,散户还是歇歇吧。

别急着抄底,底部不是喊出来的
“底部不是喊出来的,是磨出来的。”这句话应该挂在每个散户的电脑屏幕上。很多人看到跌了就忍不住抄底,以为“低位”能捡漏,市场真要探底的时候,低位可能会变成“更低位”。尤其是当前量能不足,市场信心没完全恢复,这个时候贸然抄底,无异于用自己的本金去赌市场的情绪。
“本金安全第一”,这一点尤其重要。钱没了就真没了,机会永远会有。面对市场调整,最好的选择是耐心等待,不要为了短期波动心急火燎地追涨杀跌。错过一次机会不要紧,重要的是别在不确定性中盲目出手,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
量化交易:散户的最大对手
不得不说,现在的A股越来越不好玩了。量化交易的崛起,让普通散户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量化交易的核心是“速度”和“纪律”,而散户最大的弱点就是“慢”和“情绪化”。当你还在犹豫的时候,量化早就完成了买入和卖出的全流程,这种情况下,你能赚的钱只会越来越少。
更尴尬的是,量化交易对市场波动的放大效应也越来越明显。明明早盘看着像普涨,结果到尾盘就成了普跌,这种“冲高回落”的走势很多时候正是量化资金大进大出造成的。散户在这种行情里,搞不好连方向都摸不清,还谈什么赚钱?

面对市场,我们需要什么态度?
当前市场复杂多变,最稳妥的策略是“稳健观望”。说白了,不懂就别乱动,别让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境地。尤其是春节将近,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资金的活跃度也在下降,这时候冒险操作,风险远大于收益。
当然,观望并不等于放弃,而是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和思考。市场底部的特征是什么?哪些板块可能率先反弹?自己手里的股票有没有基本面的支撑?这些问题比盯着K线乱操作更值得花时间去研究。
最后的提醒:别把股市当赌场
很多散户喜欢说“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行动上却很难做到真正的“谨慎”。这种矛盾的心理,往往是导致亏损的根本原因。市场不是赌场,赌徒心态永远赚不到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于散户来说,能在震荡市里活下来,就是最大的胜利。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面对这种弱势震荡的市场,你还会选择短线博弈,还是干脆休息观望?面对量化交易的挑战,你觉得散户还有胜算吗?快来分享你的看法吧!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79844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