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是逆人性的地方!
投资心理学是近些年市场上非常流行的一种投资观念,尽管有数不清的理论和策略来告诉人们如何投资,但往往一进入市场,这些方法和策略就失效了,真正影响人们投资行为的是心理因素。
做投资就必须要了解人性,更需要了解自我,这甚至比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要的更多。
股市心理学认为:股票投资最忌讳人性的弱点主要有:
一、忌贪婪与恐惧:贪婪与恐惧是人性与生俱来的弱点,无所谓对错。在股市要克服和战胜人性中的贪婪与恐惧,可以说非常之难,但要想投资成功就必须把人性中贪婪和恐惧这一弱点尽量降至最低。因为股市是离钱最近的地方,它会把人性中贪婪和恐惧的弱点无限放大并体现的淋漓尽致。
股市中贪婪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在6000点时明知贵了,但还想等多涨一会儿再卖,涨了还想涨;另一种是在2000点时觉得便宜了,但还想多跌一会儿再买,跌了还想再跌。
恐惧也有两种表现:一是稍微一张,害怕回调就卖出;稍微一跌,害怕被套就卖出,涨也怕,跌也怕。
二、忌从众行为(叫羊群效应):人性的这一弱点在投资市场上表现的非常明显,无论市场是上涨还是下跌,大部分投资者都会跟风,而缺乏自主判断。但实际上,投资者却愿意与大众保持一致,因为那样人们才感觉更加安全。

按照《乌合之众》的观点,大众恰恰在多数时候是无知的,而且投资尤其如此。所以,投资总往人堆里钻,看起来安全,实际上并不正确。
股市里永远是少数人赚多数人的钱,所以不可能出现多数人都对的情况,只要多数人达成了一个一致性预期,那么不管这个预期是什么,一定意味着错误已经发生了。当大多数人都争着抢着炒小、炒差、炒热点、炒概念的时候,就要问自己:这钱我能赚吗?
三、忌过度自信:人都是自恋的,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厉害、比别人聪明,无论是学生、医生、司机还是其他职业的人大多都是这样认为的,但这显然是不客观的。
进入股市的股民都认为自己聪明过人,个个都是盲目自信、自以为是、自不量力,常常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在牛市期间,一买就涨,就觉得是自己能力强、看得准,把运气当成本事!对巴菲特年化收益率20%都瞧不起,对市场毫无敬畏之心。
当然,有时候这种过度自信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但要规避它的最好办法就是确定一个规则和纪律,然后遵守规则和纪律,避免盲目乱动。
四,忌损失厌恶:股市心理学研究发现,损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要远远大于收获带来的快乐。
一条符合人性特点的规律是:失去100元的痛苦往往比得到100元的喜悦来的更为强烈。
反应到投资上就会出现这样的行为,比如买的股票跌了,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卖出,避免更大的损失,熊市期间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或者还有一些人会坚持在痛苦中死扛,然后等到稍微回本的时候就立马卖掉,根本不会去思考,现在卖出对不对?牛市初期这种现象较为普遍。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明显的错误就在于:人们把自己的买入价当成了盈亏的参考点,而不是公司的基本面和估值。

损失厌恶还表现在人们选择卖出所持有的股票时,更愿意卖掉那些涨得好的,而不愿意卖掉亏损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赚的时候只赚了一点,亏的时候却是巨亏,而且越亏越舍不得卖。
以上就是股市中最忌讳的人性弱点的几个方面。
要规避人性与生俱来的这些弱点,最好的策略就是拥有长期思维,要关注5年、10年、20年的投资收益,而不要过度关注短期的收益波动。
短期来看,股市不仅波动非常大而且收益也十分不确定。但长期来看,股票确实是最稳定,也是收益最大的投资品,所以我们要在做好投资组合的基础上,坚定持有、耐心等待、静待花开!
当然,道理说起来都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千难万难,逆人性而为最终考验的是投资者的理念、认知、心态和策略。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789603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