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件选股编写基本技巧
1、阶段涨跌幅计算:计算当前收盘价相对以前某天收盘价的涨跌幅度。
公式为(CLOSE-REF(CLOSE,N))/REF(CLOSE,N)*100,等同于

,其中函数REF(CLOSE,N)用于计算N天前的收盘价。
2、创新高选股:即当天收盘价为N日来的新高。
HIGH=HHV(HIGH,N),其中函数HHV(HIGH,N)用于计算N天以来的最高价,当N为0时,计算该股历史最高价。‘=’表示这是一个逻辑表达式,成立时此表达式的结果为1,否则为0。
如果要选择近一周内创历史新高的股票,可用HHV(HIGH,5)=HHV(HIGH,0)逻辑表达式。
3、放量上攻:即指价格上涨,成交量剧增。
价格上涨为用公式CLOSE/REF(CLOSE,5)>1.2,等同于逻辑表达式

,指5日内上涨20%;
成交量剧增用逻辑表达式VOL>MA(VOL,5)*3,表示成交量超过近5日均量的3倍;
以上两个条件均要满足,使用AND语句将两个表达式连接起来:
CLOSE/REF(CLOSE,5)>1.2 AND VOL>MA(VOL,5)*3
4、窄幅整理:指一段时间内价格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HHV(CLOSE,20)-LLV(CLOSE,20))/CLOSE<0.08,其中HHV(CLOSE,20)计算近20日内的最高收盘价,LLV(CLOSE,20)计算近20日内的最低收盘价,0.08表示价格振幅为8%以内。
5、前期高点价格及其位置计算:
第一步,前期高点价格可以写为HHV(HIGH,20),表示最近20日内的最高价。
第二步,前期高点位置可以写为HHVBARS(HIGH,20),表示最近20日内最高价到现在的周期数,若HHVBARS(HIGH,20)等于6 则表示前期高点出现在6天前。
函数HHVBARS(X,N),表示求N周期内X最高值到当前周期数,N=0表示从第一个有效值开始统计,即计算股票的历史最高价。
6、60天前到40天前之间的最高价
函数HHV用于计算以前某天到当天这段时间区间内的最高价。
本问题可以换成另一种表述方式,即计算40天前的20日最高价。所以公式可以写为:
REF(HHV(HIGH,20),40)。函数REF(X,A),表示向前引用若干周期前的数据。如:REF(CLOSE,1)表示上一周期的收盘价,在日线上就是昨收。
7、求1998年8月1日到1998年12月31日间的最高价
第一步,把这个时间区间内每天的最高价提取出来:
HH:= IF(YEAR=1998 AND MONTH>=8 AND MONTH<=12,HIGH,0),不在这个区间的最高价则强制设为0。
第二步,将提取出来的每日最高价HH使用函数HHV进行汇总统计,算出最高价:
HHV(HH,0),其中0表示将所有计算出来的HH都进行统计。
8、动态平均
平滑移动平均是将当日数据X乘以权重a 后,与上一天移动平均数
乘以权重(1-a)相加。公式中指数平滑移动平均函数EMA(X,N)取的权重

,这种设计方式是为避免股票上市首日分母为0时无法计算的问题。因此EMA的完整表达式如下:

移动平均函数SMA(X,N,M)的权重a=M/N,N为天数,M为自设值。
动态移动平均函数DMA(X,A)的权重a=A,这个函数使用起来就更为灵活,如可用换手率作为权重计算均线:DMA(CLOSE,VOL/CAPITAL)。换手率为成交量VOL除以流通盘CAPITAL。
9、线性回归
线性回归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用一条直线来近似描述一条曲线。直线可用起点和斜率来表示,因此可以更为简便地概述当前股价的趋势。
线性回归函数有两个:FORCAST和SLOPE,分别表示起点和斜率。
FORCAST的作用与均线类似,有对未来趋势的预测作用,指示较均线更为灵敏。将最近N天的收盘价拟合成一条直线,使得N天来的收盘价距此直线距离的平方和最小(也就是方差最小),那么就可以说这条直线最能代表N天来收盘价的走势,以此预测未来股价。
SLOPE表示该线性回归的斜率,即事件每增加1天价格的变动情况,它可以表示一段时间内的平均价格变化率,可以用它来描述近期价格的涨跌趋势及强度。
FORCAST函数的结果是一条直线,直线的表达式是Y=a+b*X,而SLOPE的计算结果就是这个表达式中的b值。
例如:SLOPE(CLOSE,10)/REF(CLOSE,10)>0.05,表示近期有每日平均5%的升幅趋势。
10、点到面转换
有时我们需要过去发生的事件。例如条件选股最近20日内是否发生涨停等,由于涨停仅在当天可以计算出来,因此需要用点到面转换将该影响延续成一段时间:
TTTT:=CLOSE/REF(CLOSE,1)>1.099 表示涨幅大于10%
COUNT(TTTT,20)>0,该函数统计20 日内涨停的天数,若发生涨停则会对将来30 天产生影响。COUNT、SUM、HHV,LLV 等函数均有点到面转换的作用。

上图分别显示TTTT、HHV(TTTT,20)、COUNT(TTTT,20)三条曲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我们看到,每当发生涨停时TTTT 就为1,否则就为0;HHV(TTTT,20)只要20天以内发生过涨停就为1,否则为0,它利用了发生情况时数值最大这一特点将求最大值转化为求指定值;而COUNT(TTTT,20)则表示了20 天之内发生过多少次指定事件,应该说对于本问题这个函数用的最适合。
11、历史某阶段的涨幅
例如要计算20120104-20120629这一时段的涨幅,因为在时间序列轴上无法满足时间的不变性,所以我们需要使用上面所讲的点到面的技巧:
A1:=IF(DATE=1120104,CLOSE,0);
A2:=SUM(A1,0),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5.19 当日的收盘价,同样得到6.29日的收盘价-
B1:=IF(DATE=1120629,CLOSE,0);
B2:=SUM(B1,0);
C1:=B2-B1;
然后取得一个涨幅即可。
12、面到点转换
有时我们需要反过来做面到点的转换,例如当RSI 高于80表示股价处于超买阶段,应该卖出。但由于超过80是一个阶段,如果这个阶段中每天都发出卖出信号就不是太好了,需要一个将连续区间转化为一个信号的函数,即面到点的转换:
CROSS(RSI,80),表示RSI 向上穿越80,由于对于一个阶段来说穿越只会发生一次,从而完成了面到点的转换。
例如,股价突破5日均线买入,跌破5日均线卖出,买入和卖出用箭头表示,代码如下:
A1:CROSS (CLOSE,MA(CLOSE,5));
A2:CROSS(MA(CLOSE,5),CLOSE);
DRAWTEXT(A1,LOW*0.98,‘↑’),COLORRED;
DRAWTEXT(A2,HIGH*1.02,‘↓’),COLOR00FFFF;
13、之字转向
每当股价涨跌幅超过指定界限并发生趋势方向变化时,之字转向会产生一个转向点。将所有转向点用线段连接就成为之字转向。用之字转向能够很好地描述股价的大体走势,对于形态分析有一定的作用。
转向点分为波峰和波谷两类,分别表示向下转向和向上转向,与之对应的四个函数用于描述它们的价格和位置:
PEAK和TROUGH表示波峰和波谷的价格;
PEAKBARS 和TROUGHBARS表示波峰和波谷距现在的周期数;
这四个函数都有一个参数用于描述向前数第几个波峰,利用这个特性就可以在测试W 形底时比较上一个波谷和更前一个波谷的位置和大小,从而规范了一个W形底的描述。
二、K线形态选股

以上K线形态从左到右依次为:阳线、阴线、光头阳线、带帽阳线、带尾阳线、
光头阴线、带尾阴线、带帽阴线、平盘线、十字星、丁字线、倒丁字线。
1、大阳线

首先,编写一个简单的单根K线公式。K线由四个价格组成: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因此对它的描述只需清楚的描述这四个价位中的相关性即可。
根据大阳线形态特点:
开盘价既为最低价:BB:=LOW=OPEN;
收盘价既为最高价:AA:=HIGH=CLOSE;
特征“大”的表述可以量化为涨幅,假设涨幅超过7%即认定为“大”:CC:=CLOSE/OPEN>1.07;
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即表示大阳线:AA AND BB AND CC;
在编写公式的时候,应当将复杂的条件分拆开后形成简单的小语句,最后再组合起来,如:
条件一: AA:=…….
条件二: BB:=…….
…..
…..
汇总: AA AND BB AND ….
2、穿头破脚

穿头破脚,由两根K线组成,表示行情将要转向。第二根K线的柱体部分长于第一根K线且两根K线的颜色相反。若是上升行情第一根K线为阳线,若是下跌行情第一根K线为阴线,并且包含了前一根。
如果只是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穿头破脚形态,其信号的含义并不强,所以可以通过强化一些条件或者补充一些条件来加强信号。
例如,规定前一日的涨跌幅大于4%:
A1:=REF(CLOSE,1);
A2:=REF(OPEN,1);
AA:=A1/A2>1.04;
第二根K线形体:
B1:=OPEN<A1;{开盘价低于前一根K线的收盘价}
B2:=CLOSE>A2;{收盘价高于前一根K线的开盘价}
将以上条件组合:
AA AND B1 AND B2;
最终的公式组为:
A1:=REF(CLOSE,1);
A2:=REF(OPEN,1);
AA:=A1/A2>1.04;
B1:=OPEN<A1;
B2:=CLOSE>A2;
AA AND B1 AND B2;
如果是向下的穿头破脚,只需要改动几个数值的方向即可。
3、吊颈

【形态特点】:
a、吊颈出现在上升行情中,表示将见顶回落;
b、有较长的脚部;
c、K线实体部分很少;
d、且在顶部出现;
同样可以有阳线实体的吊颈和阴线实体之分,以下将以阴线实体的吊颈为例。
【量化】:
a、开盘价所得即为当天最高价:AA:=OPEN=HIGH;
b、阴线实体的长度小,量化为其长度小于整个线体的1/3:
B1:=OPEN-CLOSE;
B2:=HIGH-LOW;
BB:=B1/B2<1/3;
c、规定线形的绝对长度,即振幅大于最高价的5%。意义在于加强线体的含义,以免出现弱市中极小的信号:
CC:=B2/HIGH>0.05;
d、公式组合结果如下:
A1:=OPEN=HIGH;
B1:=OPEN-CLOSE;
B2:=HIGH-LOW;
BB:=B1/B2<1/3;
C1:=B2/HIGH>0.05;
AA AND BB AND CC
4、低开大阳线

【形态特点】:
低开大阳线出现在拉升初期或者整理的末期的几率较高。当天的开盘明显低于昨天的K 线, 但是整个线体呈现为一根长阳。
【量化】:
a、开盘价小于前一根K线的最低价:
A1:=REF(CLOSE,1);
A2:=REF(LOW,1);
A3:=OPEN<A2;
b、并且开盘价的跌幅达到了2个点以上:
A4:=OPEN/A1<0.98;
c、收盘长阳,收盘价高出开盘价至少8个点以上:
B1:=CLOSE/OPEN>1.08;
d、为强化信息,增加一个放量的辅助条件,要求当日换手率达到5%以上:
C1:=VOL/CAPITAL>0.05;
e、公式组合结果如下:
A1:=REF(CLOSE,1);
A2:=REF(LOW,1);
A3:=OPEN<A2;
A4:=OPEN/A1<0.98;
B1:=CLOSE/OPEN>1.08;
C1:=VOL/CAPITAL>0.05;
A3 AND B1 AND C1
5、跳空缺口

【形态特点】:
跳空缺口,指前后相邻两条K线的最高、最低价出现不衔接的情况。是日后支撑或压力点的参考价位。
选股条件:当一个跳空缺口出现时,原有的上涨或下跌走势将加速。
【量化】:
跳空分为向上和向下两种情况,以向上跳空为例。
a、第二根K线的最低价高于第一根K线的最高价:
A1:=REF(HIGH,1);
A2:=LOW>A1;
b、因为跳空缺口越大,信号越强烈。所以加入辅助条件,即缺口的长度至少有两个点位:
B1:=LOW/A1>1.02;
c、公式组合结果如下:
A1:=REF(HIGH,1);
A2:=LOW>A1;
B1:=LOW/A1>1.02;
A2 AND B1
6、黄昏之星

【形态特点】:
在一根大阳线后,出现十字星或类似十字星的小阴线,接着出现一根大阴线。这就是“黄昏之星”。表示下跌趋势将逆转。
在一根大阴线后,出现十字星或类似十字星的小阳线,接着出现一根大阳线。这个阳线称为“早晨之星”。表示上升趋势将逆转。
因此,黄昏之星由三条K线组成。以下以黄昏之星为例,早晨之星的表述形式相同、方向相反。
【量化】:
a、第一根K线涨幅为3%,以此描述其为阳线:
A1:=REF(CLOSE,2)/REF(OPEN,2) > 1.03;
b、第二根K线高开:
A2:=REF(OPEN,1) > REF(CLOSE,2);
c、第二根K线为十字星或小阴线:
A3:=ABS(REF(OPEN,1)-REF(CLOSE,1))/REF(CLOSE,1)<0.02;
取绝对值函数ABS用来防止出现负数。
d、第三根K线跌幅为3%,以此描述其为阴线:
A4:=CLOSE/OPEN<0.97;
e第三根K线收盘价低于第一根K线的收盘价,以增强趋势逆转的可靠性:
A5:=CLOSE<REF(CLOSE,2);
e、公式组合结果如下:
A1:=REF(CLOSE,2)/REF(OPEN,2) > 1.03;
A2:=REF(OPEN,1) > REF(CLOSE,2);
A3:=ABS(REF(OPEN,1)-REF(CLOSE,1))/REF(CLOSE,1)<0.02;
A4:=CLOSE/OPEN<0.97;
A5:=CLOSE<REF(CLOSE,2);
A1 AND A2 AND A3 AND A4 AND A5;
7、三只乌鸦

三只乌鸦,由三条阴线组成且每日收盘价都下移,表示可能见顶回落。简略公式代码如下:
A1:=REF(CLOSE,1);
A2:=CLOSE<REF(CLOSE,1);
COUNT(A2,3)=3
趋势出现反转时产生的此形态,对逃顶最有效。趋势进行过程中的形态已无太大参考意义。可以加入一些辅助的条件优化公式,以得到更加有效的信号。
例如,加入一个判断,两天前的最高价是30天以来的最高价:
AA:=REF(HIGH,2);
BB:=HHV(HIGH,30);
AA=BB;
将该条件和前面的描述相结合,可过滤掉许多的虚假信号。
三、技术指标选股
1、MA均线指标选股
【MA(金叉),普通金叉】:

其定义为:5日均线和10日均线在30日均线上方,5日均线由下向上穿过10日均线。
首先,把三条均线表述出来:
MA5:=MA(CLOSE,5);
MA10:=MA(CLOSE,10);
MA30:=MA(CLOSE,30);
其次,5、10日均线在30日上方,表示5、10日均线的值大于30日均线:
AA:=MA5>MA30 AND MA10>MA30;
然后,用CROSS函数表述5日均线的上穿动作:
BB:=CROSS(MA5,MA10);
最后,组合以上内容:
AA AND BB;
【死叉】的设计方法同上,只是方向相反。
【三条均线多头排列】:

其定义为:5日均线在10日均线之上,10日均线在30日均线之上,并维持三天的时间。
首先,把三条均线表述出来:
MA5:=MA(CLOSE,5);
MA10:=MA(CLOSE,10);
MA30:=MA(CLOSE,30);
其次,判断各均线的相对位置:
CC:=MA5>MA30 AND MA10>MA30;
然后,统计以上状态维持的天数:
COUNT(CC,3)=3;
【当日成交量放大2倍的金叉】:
MA5:=MA(CLOSE,5);
MA10:=MA(CLOSE,10);
AA:=CROSS(MA5,MA10);
BB:=VOL/REF(VOL,1)>2; {增加一个对成交量的判断}
AA AND BB
2、KDJ指标选股
【K向上交叉D,并且D小于20】:

第一种方法,用公式计算出K、D值,再进行逻辑判断
RSV:=(CLOSE-LLV(LOW,N))/(HHV(HIGH,N)-LLV(LOW,N))*100;
K:=SMA(RSV,M1,1);
D:=SMA(K,M2,1);
CROSS(K,D) AND D<20
第二种方法, 直接从已有的KD公式指标中引用K和D的值
AA:=“KD.K”;
BB:=“KD.D”;
CROSS(AA,BB) AND D<20;
【KDJ高位最近连续两次向下交叉确认跌势】:

“高位”的定义模型一般为D值>60。“最近”的定义可以根据习惯来确定,比如示例使用12天的周期。最合适的办法是将以上数值设置为参数灵活使用。

A1:=“KD.K”; {从KD指标中提取出K值}
A2:=“KD.D”; {从KD指标中提取出D值}
A3:=CROSS(A2,A1) AND A2>M;{判断D向下穿过K,并且D值处于高位}
COUNT(A3,N)>=2; {统计以上逻辑表达式成立的次数,至少两次}
3、RSI指标选股
基本买卖原则:
短期RSI值在20以下,由下向上交叉长期RSI值时为买入信号;
短期RSI值在80以上,由上向下交叉长期RSI值时为卖出信号;
短期RSI值由上向下突破50,代表股价已经转弱短期RSI值由下向上突破50,表示强;
条件选股一:RSI上穿20
有两种选择使用,为方便理解,这里选用第二种直接引用技术指标的方式,并使用默认参数:
AA:=“RSI”;
CROSS(AA,20)
条件选股二:相反的选择,沽出时机为RSI向下穿过80:
AA:=“RSI”;
CROSS(80,AA)
4、W&R指标选股
基本买卖原则:
威廉指数计算公式与强弱指数、随机指数一样,计算出的指数值在0至100之间波动。当W%R线达到20时,市场处于超买状况,股价走势随时可能见顶。因此,20的横线一般称为卖出线,投资者在此可以伺机卖出;相反,当W%R线达到80时,市场处于超卖状况,走势可能即将见底,80的横线被称为买入线。
条件选股一:当W%R 线上穿20 时,市场处于超买状况:
A1:=“W&R”;
CROSS(A1,20)
条件选股二:W%R 线下穿80 时,市场处于超卖状况:
A2:=“W&R”;
CROSS(80,A2)
5、MACD指标选股
基本买卖原则:
DIFF上穿DEA,大势属多头市场,可作买;
DIFF下穿DEA,大势属空头市场,可作卖;
以上穿为例:
A1:=“MACD.DIFF”;
A2:=“MACD.DEA”;
CROSS(A1,A2);
6、BOLL通道选股
基本原则:
当布林通道由宽变窄时,说明股价逐渐向中值回归,股市进入一个整理区间投资者应以观望为主;
当通道由窄变宽时,意味着行情开始发生变化;
如果股价逼近或穿过上限值,表明超买力量增强,股市可能会短期下跌,此时应卖出;反之,当股价逼近或穿过下限值时,表明超卖力量增强,股市可能会反弹向上。
以通道变窄为例:首先要量化“变窄”的具体数值。在不确定取值范围时,可以先编写一个指标公式,绘制出形态,通过观察其结果和特征,选取合理的量化值。
比如,先编写一条指标公式:
A1:=“BOLL.UPPER”; {取BOLL通道的上限值}
A2:=“BOLL.LOWER”; {取BOLL通道的下限值}
A3:=“BOLL.MID”; {取BOLL通道的中间值}
AA:(A1-A2)/A3*100; {计算上下限差值与中间值的比,以此来数量化BOLL通道的宽度}

从绘制出的图形看,当通道变窄时,以上自编的指标AA值大概在10以下,因此我们将BOLL通道变窄这一特性量化为AA小于10。选股公式结果如下:
A1:=“BOLL.UPPER”;
A2:=“BOLL.LOWER”;
A3:=“BOLL.MID”;
AA:=(A1-A2)/A3*100;
AA<10;
7、放量创出新高
这个选股方式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放量,即目前成交量比前一天放大,放大多少如果不确定可定义为一个参数N;另一个是创新高,创多少天新高如果不确定,同样可惜定义为一个参数M,如下图:(其中没有简单使用当日成交量,而是用5日均量,这样更科学有效。)

8、单日放量
同样的,放量的概念需要量化为目前成交量比前一天放大多少倍,不确定的情况下可定义为一个参数N倍。另个,为保证放量的有效性,需要保证成交量的绝对值足够大,这里我们使用换手率来表示。在不确定换手率达到多少可认定为量足够大的情况下,设定一个参数M,方便进行调整。代码如下:

9、阶段涨幅选股
【选出N日以来,个股涨幅大于M%的股票】
AA:=REF(CLOSE,N); {取出N日前的收盘价}
CLOSE/AA>1+M/100; {当日收盘价除以N日前收盘价,大于(100+M)/100}
【选出5.19行情中,所有涨幅超过100%的股票】
5.19行情的具体时间段为1999年5月19日到1999年6月29日。
AA:=IF(DATE=990519,CLOSE,0); {提取从5.19以来的所有收盘价,非5.19当天的收盘价全部置为0}
BB:=SUM(AA,0); {汇总以上提取出来的收盘价即为5.19当天的收盘价}
CC:=IF(DATE=990629,CLOSE,0); {提取从6.29以来的所有收盘价,非6.29当天的收盘价全部置为0}
DD:=SUM(CC,0); {汇总以上提取出来的收盘价即为6.29当天的收盘价}
DD/BB>2; {6.29的收盘价为5.19收盘价的两倍}
10、持续放量走高
条件分解后有两个判断标准,一个是放量,一个是价格上涨。需要确认的是持续时间是多长,这个同样可以引入参数,本例中取值为持续三天时间。代码如下:
AA:=MA(VOL,5)>REF(MA(VOL,5),1); {判断当日5日均量大于前一日的5日均量}
BB:=COUNT(AA,3)=3; {统计放量天数是否达到三天}
CC:=CLOSE>REF(CLOSE,1); {判断当日收盘价大于前一日收盘价}
DD:=COUNT(CC,3)=3; {统计价格上涨天数是否达到三天}
BB AND DD; {合并以上两个判断条件}
11、突破长期平台整理
首先,确定何为长期平台整理。这里设定150天为长期,平台范围设定为股份在150日均线上下15%范围内波动。
A1:=MA(CLOSE,150); {算出近150天的均价}
A2:=HHV(HIGH,150); {算出近150天的最高价}
A3:=LLV(LOW,150); {算出近150天的最低价}
A4:=(A2-A1)/A1; {算出最高价相对均价的上涨幅度}
A5:=(A1-A3)/A1; {算出最低价相对均价的下跌幅度}
A:=REF(A4,1)<0.15 AND REF(A5,1)<0.15; {判断上涨幅度和下跌幅度是否小于15%}
为保证突破平台的有效性,需要加上对成交量的判断:
V1:=MA(VOL,5); {算出5日均量}
V2:=VOL/REF(V1,1)>2; {突破当日成交量是均量的两倍}
TP:=(HIGH=A2); {今日股价创新高}
A AND V2 AND TP {综合全部判断条件}
12、逆市走强
所谓逆市,即指逆大盘走势,与大盘背离。
假设为最近三天时间,大盘下跌超过5%,个股不跌反涨。
首先,描述大盘下跌的状态:
AA:=REF(INDEXC,3);
BB:=INDEXC/AA<1-0.05;
其次,描述个股上涨的状态:
CC:=REF(CLOSE,3);
DD:=CLOSE/CC>1;
最后,合并两种状态的判断条件:
BB AND DD;
13、当日放量下跌
“放量”的情况量化为成交量比昨日放大三倍,“下跌”量化为下跌幅度达到5%。
AA:=REF(VOL,1);
BB:=REF(CLOSE,1);
VOL/AA>3 AND CLOSE/BB<0.95;
14、创历史新低
即是,当天的最低价为上市以来所有交易日的最低价:
AA:=LLV(LOW,0);
LOW=AA;
相反,创历史新高如下:
AA:=HHV(HIGH,0);
HIGH=AA;
15、跌破30日生命线
即指,收盘价线从上向下穿过30日均价线。
首先,绘制出收盘价线:
AA:CLOSE;
其次,绘制30日均价线:
BB:=MA(CLOSE,30);
最后,描述收盘价线穿过30日线的情景:
CROSS(BB,AA);
16、涨幅选股
设定条件为:开盘后30分钟涨幅达到5%以上。
动态行情数据用函数DYNAINFO(N)提取,N为14时提取盘中即时涨幅。开盘后30分钟是上午10点,用函数TIME=100000表示。代码如下:
AA:=DYNAINFO(14);
TIME=100000 AND AA>5/100;
17、量比选股
量比是衡量相对成交量的指标。它是指股市开市后平均每分钟的成交量与过去5个交易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之比。可以方便的用于判断是否放量。
简单的量比,如“当前量比>4”,方法同上,使用函数DYNAINFO(N),将N值换为17即可。
而一些复杂的情景,就需要引入更多的判断条件。比如“昨日涨停,今日开盘后10分钟承接昨天行情继续放量走高,已有一定的升幅和较大的成交量”。
首先,描述昨日涨停的情景:
AA:=REF(CLOSE,2); {提取前天收盘价}
BB:=REF(CLOSE,1); {提取昨天收盘价}
BB/AA>1.0995; {由于存在四舍五入的情况,取值1.0995}
其次,对开盘后10分钟的时间情景进行描述:
CC:=TIME=094000;
量比达到10:
DD:=DYNAINFO(17)>10;
涨幅已达5%:
EE:=DYNAINFO(14)>0.05;
最后,整个预警公式为:
AA:=REF(CLOSE,2);
BB:=REF(CLOSE,1);
CC:=BB/AA>1.0995;
DD:=TIME=094000;
EE:=DYNAINFO(17)>10;
FF:=DYNAINFO(14)>0.05;
CC AND DD AND EE AND FF;
18、尾盘大单拉升
“尾盘”指收盘前十几分钟,本例设定为收盘集合竞价14:55前的十分钟。“大单”指成交量放大,设定为每分钟的均量放大。“拉升”指股价大幅上涨,设定为幅度大于2%。
由于是按分钟进行计算,因此将此公式应用于1分钟K线即可。这样,VOL、CLOSE等函数提取出的数值分别表示一分钟的成交量和一分钟的收盘价。
AA:=TIME>=145500; {收市前5分钟开始进行测算}
BB:=SUM(VOL,235)/235; {将全天235分钟的成交量合计后除以235分钟进行平均}
CC:=SUM(VOL,10)/10; {计算10分钟内的成交均量}
DD:=REF(CLOSE,10); {计算10分钟前的股价}
EE:=CC/BB>3; {10分钟内的均量为全天均量的三倍}
FF:=CLOSE/DD>1.02; {股价比10分钟前上涨2%}
AA AND EE AND FF; {合并以上各条判断条件}
尾盘大单打压的公式编写方式以上类似。
19、盘中巨量向上成交
由于涉及到对单笔成交的计算,因此适合使用分笔成交周期进行预警选股。
“巨量”的概念可以量化为成交量达2000手或成交额达到2000万手,可用函数VOL提取成交量,用函数AMOUNT提取成交额。
“向上”的概念量化为本笔成交价比上笔上涨3%以上。
AA:=REF(CLOSE,10);
CLOSE/AA>1.03 VOL>2000 OR AMOUNT>20000000;
20、空中对敲选股
所谓空中对敲,指在委买和委卖中没有看到有大单挂出,但突然出现一笔大单的成交。设定此成交量要达到委买和委卖中大者的三倍以上,方为大单成交。
同样,因为涉及对单笔成交的计算,此公式适合使用分笔成交周期进行预警选股。
使用函数BIDVOL(N)提取委买量,ASKVOL(N)提取委卖量,BIDPRICE(N)提取委买价, ASKPRICE(N)提取委卖价。
A1:=REF(BIDVOL(1),1); {提取前一笔成交时委买一的量}
A2:=REF(BIDVOL(2),1); {提取前一笔成交时委买二的量}
A3:=REF(BIDVOL(3),1); {提取前一笔成交时委买三的量}
A:=A1+A2+A3; {合计前一笔成交时的委买量}
B1:=REF(ASKVOL(1),1); {提取前一笔成交时委卖一的量}
B2:=REF(ASKVOL(2),1); {提取前一笔成交时委卖二的量}
B3:=REF(ASKVOL(3),1); {提取前一笔成交时委卖三的量}
B:=B1+B2+B3; {合计前一笔成交时的委卖量}
CC:=MAX(A,B); {取委买总量和委卖总量间的大者}
DD:=VOL/CC>3; {判断当笔成交量是否大于委买和委卖间大者的三倍}
E1:=REF(BIDPRICE(3),1); {提取前一笔成交时委买三的价格}
E2:=REF(ASKPRICE(3),1); {提取前一笔成交时委卖三的价格}
EE:=CLOSE>=E2 AND CLOSE<=E1; {确定当笔成交价在委买三到委卖三之间}
DD AND EE; {合并以上判断条件}
21、筹码分布选股
函数COST和WINNER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尽可能的接近和模拟市场的筹码分布情况。
函数COST(10)的计算结果,表示10%获利盘的价格。即有10%的持仓量在该价格以下,其余90%在该价格以上,为套牢盘。此函数只适用于日线分析周期。
函数WINNER(CLOSE),表示以当前收市价卖出的获利盘比例,例如返回0.1表示10%获利盘;WINNER(10.5)表示计算10.5元价格的获利盘比例。此函数只适用于日线分析周期。
22、单峰密集形态
所谓单峰密集,指在一个狭窄的价格区间里累积了较多的筹码。当单峰密集出面在价格低位时,股价上涨的可能性较大,反之下跌的可能性较大。
【寻找70%筹码集中的狭窄区域】
首先,找出85%筹码获利的价格位:
A1:=COST(85);
找出15%筹码获利的价格位:
A2:=COST(15);
70%获利区间为:
A3:=A1-A2;
85%和15%获利价格区间的中间价为:
A4:=(A1+A2)/2;
将70%筹码存在的狭窄价格区间定义为中间价的10%,即中间价的上下5%,使用如下判断语句:
A3/A4*100<10;
【低位的单峰密集】
在以上单峰密集逻辑判断上,加入低价位的概念。低位可以设定为价格位于过去250天振幅的下半部位。以下为低价位的判断语句:
B1:=HHV(HIGH,250); {近250天的最高价}
B2:=LLV(LOW,250); {近250天的最低价}
B3:=B1-B2; {近250天的振幅}
(A4-B2)<B3/2; {70%筹码分布的中间价减去近250天的最低价,小于振幅的一半}
【跌破市场成本的反弹】
当一段下降的趋势形成之后,随着成交不断的发生在低位,更低位,从而整个股盘的重心不断的下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重心下移都是一样的。如果从市场的交投情况来看,成交量明显缩小的,换手率偏低的个股,他的重心就下降的很慢,甚至于出现减速,平走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几方面来描述这些现象。研究这些形态的原因在于,我们目前已经可以证明,在所有的“V”字反转当中,60%-70%或者更高的比率都会出现上述的情况。(当使用不同的数据测试的时候,有不同的结果)。
首先,在K线图中绘制一条大致能代表市场成本的指标线,然后观察股价每次反弹时与此线的关系。比如股价一般是在偏离此线多少时发生的反弹,再以此为标准编写买卖条件。
市场成本的指标线以50%筹码获利的价格为标准,作为市场的绝对平均成本线:
B:COST(50);
图形绘制如下:

观察发现,近几次反弹时股价与模拟的市场成本线都是偏离22%,因此可以这样编写超跌反弹公式:
买入条件:
A1:=COST(50);
CROSS(CLOSE,A1*0.78);
如果是交易公式可以写成IF CROSS(CLOSE,A1*0.78 THEN BUY;
四、基本面选股
基本面选股是指使用各类财务数据进行选股,例如流通盘,市盈率等。主要使用的函数有:
FINANCE (N),CAPITAL等函数以及设定相关的参数N,根据N值不同可以提取各类财务数据。
【示例】寻找大盘股,即流通盘大于10亿的个股:
CAPITAL>10000000;{CAPITAL的单位是手}
或者,
FINANCE (7)>100000;{该函数的单位是万股,7表示提取流通盘数据}
【示例】市盈率选股,寻找每股市盈率小于30的股票:
SYL:=CLOSE/ FINANCE (33); {33表示提取每股收益}
SYL<30;
【示例】高净资产收益率选股,寻找资产收益率达8%的股票:
FINANCE (29)/ FINANCE (19)>0.08; {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77374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