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讨论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问题,这也是缠论技术分析中最让人头晕的点了,那就是“中枢移动”,为什么说他重要?因为这中枢移动,让走势变得非常复杂,甚至可以说是会严重干扰判断思路,彻底让你在走势中晕头转向。那为什么又说他复杂?因为这中枢移动,如果仔细讲,会涉及中枢的扩展、扩张、新生,会涉及中枢的级别升级,会涉及中枢的合理选择,也就是走势的多义性判定等等问题,而这些东西,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我们在极短时间里做出合理有效判定,这是非常考验技术水准的,就算是高手也会因忽略某些小细节而导致判定失误,出现亏损。
由于中枢移动这一内容比较复杂,所以这次分上下两篇来进行阐述。
首先讲一下中枢移动的概念,虽然缠师在35和36课里有涉及,但他没有用“中枢移动”这个说法,而是说在走势多义性的角度用结合律来进行走势分析。我这里采用“中枢移动”这个说法,是想通过这一形象的表述,来揭示走势多义性的巧妙之处,让我们更理解缠师理论的精妙。
那中枢移动的本质是什么?在我看来,应当是走势发展,没有中枢移动,走势就不可能发展下去,我们常常说的趋势走势,其实就是同级别中枢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中枢新生),并且相邻两中枢之间没有任何重叠,这自然包括围绕中枢上上下下的波动重叠。而扩展和扩张也属于中枢移动,只不过这种中枢移动是有重叠的,要么是两中枢重叠,要么就是波动重叠,具体的图形我这里就不画了,在前面《如何画好缠论中枢》系列文章里有详细论述。
上面讲的是简单的中枢移动,这个比较好理解也好判断,根据定义就可以画出来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因为走势的多义性而导致的中枢移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最多的就是这种,本文详细论述下这类情况,先看图一。

图一
上图是2018年 5月14日到 21日的欧美 60F 走势图,假设当前走势位于黄色箭头处,那么按照中枢的画法,从高点下来的走势中枢当是绿色的框。但是当走势走到了蓝色箭头处,虽然蓝色箭头之前的次级别走势回到了绿色中枢里,但通过观察我们就能发现,其实这里还可以再画一个紫色中枢,那问题就来了:我该以哪一个中枢为走势判断依据?这个其实之前也提过,就是要抓住一个原则:使得走势清爽和便于揭示一些买卖点为准。所以紫色中枢更能体现这个盘整走势的本质,上述图有两个中枢,为何不是趋势走势类型?因为这两个中枢级别不同且出现了中枢重叠,所以要以紫色中枢为准,黄色中枢可忽略,走势当下可判定为60分级别的盘整走势类型。而这时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中枢产生了移动,向右移动了。 所以这是跟走势多义性离不开的,而且走势移动还要遵循一个原则“结合律”。
接着上面的话题再讲讲结合律,结合律用公式表示非常简单:a+b +c =(a + b) +c = a + (b + c)。这里要着重强调下,结合律一定要遵循有序性原则,也就是中枢的结合移动,要按次级别走势的顺序进行,不可以跨越式划定中枢,如图二所示。

图二
图二中,当走势刚开始走出来时,黄色中枢便可以根据定义画出来,但是当走势走到了黑色这一甚至更后面几笔时,会发现黄色中枢已经无法揭示走势的重心了,尤其是后面还出现了三卖点,更是揭示了上面黄色中枢的结束。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对中枢进行移动,也就是后面的绿色或红色中枢。要注意,图二中画的绿色和红色中枢,根据连续次级别走势重叠来看,都是正确的,绿色中枢是根据褐-蓝-紫三笔连续次级别走势构成,红色色中枢是根据紫-蓝-黑三笔连续次级别走势构成。但在实际分析中,还需要考虑到结合律的顺序问题,也就是上面讲的不可以跨越式划分中枢,所以正确的中枢是绿色,而非红色,除非后续走势继续出来后,达到了中枢移动的条件。
其次再来说说中枢移动的必要性,上图二所示,如果按照黄色中枢来进行盘整背驰分析,可能得出的结论就是还会新低,甚至出现中枢新生后有趋势走势,这个可能性确实存在,但不能作为我们分析的主要方向。但经过中枢移动之后,走势就会有新的含义被揭示出来,也就是后续走出盘整走势类型,如果走势继续发展,绿色中枢升级为高级别中枢的可能也是很大的,而前低点很有可能就会成为高级别的盘整背驰点,这个里反而要做多了。
所以中枢的移动与否,需要在极短的时间里进行判定,一般而言有这几个标准可以参考:1.中枢移动后,能更加准确的揭示走势本质重心。2.中枢移动后,走势变得更加清爽、简单。3.中枢移动后,通过多级别联立,能揭示出更高级别的一些中枢形成的过程。4.中枢移动后,更符合下方黄白线的走势状态,例如图一中,黄白线回拉0轴,更体现出后一个中枢才是走势的真正本级别中枢,这样子就必须要移动,否则后续走势的判定会出现严重偏差。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73024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