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T”即做差价,是一种降低成本、帮助解套的股票操作策略,以下是常见的方法:
一、正T操作(先买后卖)
1. 前提条件
– 手中已经持有一定数量的被套股票。同时,需要对股票的短期走势有一定的判断,比如预期股票当日会出现先抑后扬的情况。
2. 操作步骤
– 当股票早盘低开或者盘中出现快速下跌,跌至重要支撑位(如均线系统附近、前期低点等)时,买入一定数量的股票。例如,你持有1000股某股票,被套10%,股价在早盘下跌3%到达30日均线位置,此时你可以再买入1000股。
– 等待股价反弹,当股价反弹到一定高度,高于你买入的成本价一定幅度(如1% – 2%以上)时,将之前买入的股票(在这个例子中就是后来买入的1000股)卖出。这样,通过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差价操作,降低了整体的持仓成本。
3. 风险点
– 对股价短期底部的判断失误。如果买入后股价继续下跌,而没有出现预期的反弹,那么就会增加持仓损失。比如在上述例子中,买入后股价继续下跌5%,就会导致新买入的部分也产生较大亏损。
二、反T操作(先卖后买)
1. 前提条件
– 同样要求手中持有被套股票,并且预计股票当日会出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2. 操作步骤
– 在股价早盘高开或者盘中快速上涨,到达重要压力位(如前期高点、上方整数关口等)时,卖出一定数量的股票。例如,你持有2000股某股票,股价在早盘上涨4%到达前期高点附近,此时你可以卖出1000股。
– 等待股价回落,当股价回落到一定程度,低于你卖出的价格一定幅度(如1% – 2%以上)时,再把之前卖出的股票数量买回来。通过高卖低买的方式获取差价,降低持仓成本。
3. 风险点
– 对股价短期顶部的判断错误。如果卖出后股价继续上涨,就会踏空部分行情,并且由于减少了持仓数量,剩余股票的成本计算也会受到影响。例如,卖出后股价又上涨了6%,那么就失去了这部分获利机会,而且可能因为后续追高买回来而导致成本不降反升。
在进行“做T”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控制仓位
– 无论是正T还是反T,每次操作的仓位不要过大,避免因判断失误导致更大的损失。一般建议不超过原有持仓的50%进行T操作。
2. 交易成本
– 频繁的交易必然会产生交易成本,包括佣金、印花税等。所以要确保做T的差价能够覆盖交易成本,否则做T可能得不偿失。
3. 技术分析和盘感
– 做T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分析基础,能够识别股价的支撑位、压力位,同时也要结合市场的整体氛围、板块走势等因素来综合判断股票的短期走势,培养良好的盘感。
4. 心态调整
– 做T操作过程中,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而盲目操作。如果判断失误导致损失,要及时调整心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做T或者采取其他策略。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666733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