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研究市值计算与大周期量能分析之一

预测是制定股市战略的基础,

没有定量分析的预测也不是预測.

将方法论的要领应用于对股市的分析,

首先需要考虑的应当是投资理念。

世界著名的“股神”巴菲特,其四大核心理念即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利用市场、注重安全边际、固守能力圈。

其次,炒股也需要有目标、策略、步骤、技巧,包括盘面观察、行情判断、价值分析、投资组合、仓位管理、买卖交易、分时操作、收益分红、选时、选股、止损、跟庄,以及如何选择和使用炒股软件,等等。

炒股比较难以掌握的,是如何通过正确地使用各种股市技术分析指标,来判断行情的发展,然后再进行交易。

技术分析的要领是以模糊数学的思维,做出模糊逻辑的判断。

关注盘面的反技术走势同样非常重要。

因为,科学分析方法通常是采用周期递推分析法,而动态趋势又由多级的静态构成。

技术分析与政策和消息之间的相关性是,重大的突发事件将改变技术图形的运行趋势.

另外,技术分析不能取代包括政策、消息、行业动态、资金流向等的盘面分析与估值分析。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对于股指的运行而言,所有非技术性因素的历史数据都已经刻录在了现有的技术图形之中,而技术图形未来的变化,将仍然会是今后可能随机发生的所有非技术性因素和现有技术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些分析人士认为,可以转变思路,从基本面、政策面、消息面和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来分析和判断行情的变化,从而替代技术分析。

对此,本书在“市值计算与大周期量能分析”一节中提出了另外一种量化的方法,可供参考。

表面看大盘和个股的运行有许多规律可循,但是最基本的规律其实只有两个:

一、是股市的规模会-直随GDP的不断增长而扩大;

二、是股市—般会表现为波动性的增长,而引起波动最基本的原因,就在于投资者的持股心理的影响。

当然,这一基本规律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的整体估值、大盘的技术形态、标志性权重股的走势、大市值股或行业板块的涨跌、国内的相关政策,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等等。

目前已在股市上普遍使用的技术分析方法有很多。

一般来说,这些方法各有长短优劣,只要理解得透、运用得好,都能取得不错的收益,

而且大部分是由数学家或是具备较好数学知识的人推导出来的,如果组合运用效果会更佳。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掌握好这些方法呢?

结论是,必须重视对于方法论的学习和研究。

而论及有关政策、消息、行业动态、资金流向等的盘面分析与估值分析,具体来看,其中问题之一是大盘与个股和行业的相关性问题。

有统计数据表明,在极端的行情中,一般大盘见顶时90%〜95%的个股也是处于顶部的,大盘见底时约80%〜90%的个股都是见底的;而在日常的行情中,大盘跌时60%〜70%的个股都会跌,并且85%以上个股都会与大盘的走势同向。

此外根据市场统计数据或称经验数据,一般套牢盘在达到解套后,会有约40%的投资者选择抛售,而法入股的解禁抛售比例约为14%,行情好时会更低。

对于行业板块和细分,包括哪些板块属于主流板块、哪些属于非主流板块和所谓冷门板块等。

不过,板块的热度是一个流动的概念,所谓风水轮流转,也是一个规律。

而对于行业细分,市场主要所指是有大量资金聚集的最热门的板块。

如何选股?

国内股市有一些简化的选股方法,包括选择强势股、看分红派息、选择小盘股、注重行业龙头、看企业的估值和成长性、关注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选择特殊品牌股等。

其实,综合上述各种选股策略,也可以将其归结为按行业、估值、白马、黑马选股。

在诸多的经济著作中,谈论股市的不算少,而从论及的内容上看,至少有两点没有被人们所重视。

一、是股指运行的各种时间周期;

二、是大周期的量能分析。

虽然对于股市运行周期的划分,市场上并无统一的标准,并旦世界上各国股市运行的规律也不相同,但是就其实质而言,与股指运行周期密切相关的,就是由黄金分割原理支配的投资者的持股心理。

如果对市场上比较难以掌握的技术分析做个简单的概括,其实不过以下两点。

第一,量能分析,包括日成交量或短周期的累积日成交量,所谓密集成交区内的量(在几周或几个月内),大周期内的量(跨年度的量),场内的存量资金,场外游动资金的量,其他涉及大盘、行业和个股的量,如换手率、IPO解禁值、基金发行、北上资金和南下资金等。

第二,通常情况下股指技术形态与时间周期的配合分析,包括:KDJ的5分钟时段是买入或卖出的最佳时机,其持续时间约为30〜45分钟;30分钟的KDJ可近似预测约2~6小时的行情;30分钟的MACD可预测约1.5日~1周的行情;日线的MACD可预测约1~2个月的行情;周线指标的KDJ和MACD处于最高或最低点时,是抛出或买入的重要周期。

需注意的是,KDJ快于MACD, MACD准确度高于KDJ ,并且可操作时间约为3日。如果错过这个时间节点,那么接下来股市的运行周期将会有约1个多月,或长达10个月的时间。

本书依据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研究方式,从阐述股票市场的系统结构开始,分析了市场的核要素、产业链与价值链、行业估值与板块、相关市场,以及与市场发展密切相关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因素等,

集中介绍了几种简单可行和容易操作的技术分析方法,其中着重强调了量化分析、时间周期与技术分析的组合应用,并列举了由笔者首推的市值计算与大周期量能分析方法的应用实例。

本书类似于一个简略的智库年度报告,主要读者对象是个体股民和关注技术经济领域的人员。

书中内容既有个人的看法,也引述了一些他人的论点,仅供参考。

同时,也希望能与本话题的关注者做进一步的探讨。

股市研究市值计算与大周期量能分析之一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57301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