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新股的那些事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打新股。(这里我们讲的都是主板市场,也就是股票代码00开头和60开头的,不包含创业板和科创板)目前创业板有10万以上资产要求,科创板要求50万,所以我们暂不考虑。

那先讲一下什么叫IPO,所谓IPO就是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就是一家公司第一次公开向公众出卖它的股票,也就是我们所指的打新股

1 我们先来看一下新股涨跌规则:

目前的打新规规则,是首日涨幅超过20%之后停牌半个小时,然后再涨 20%,这样就是说,首日实际涨幅 44%。目前还没有说要改这个政策,所以,大部分新股上市当天都会有44%的收益率,所以A股打新目前大概率稳赚。

2、新股发行在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2014年之前,A股市场的IPO冻结了很长时间,不让任何新股发行。到 2014年,重新启动了IPO,监管层为了担心大家炒作,就加了一个规定,叫做“首日涨幅不得超过44%”,也就是刚刚提到的首日涨幅超过20%之后停牌半个小时,然后再涨20%,实际涨幅44%。再加上我们本来就有涨跌停板制度,就是一天上涨和下跌都不允许超过10%这样一来,咱们中国市场上,IPO市场就出现了非常奇异的一幕,从2014年6月到2016年4月,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有300多只新股上市,首日居然全部封在 44%的上涨上限上,无一例外。而且基本上连续拉出来涨停板,平均是11个涨停,累计涨幅是352%。换句话说,你只要打新成功,电购上了新股,就基本上是稳赚不赔,一个月赚3倍。这个趋势在2018年仍然是有延续的,2018年1月到5月有54只新股上市,平均是8个涨停板,所以在目前这个点上看IPO打新是一个基本无风险的套利策略,且一直到现在也基本还在持续。其实这个无风险套利的策略,正是我们股市IPO发行的一个缩影。从2006年以来,中国A股的市场经历过3次IPO大潮2006年到2008年,2009年到2010年,以及2015年到2016年,每一次套利策略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理解了套利策略的变化之后,我们先来分别看一下这三次过程。

●2006年-2008年

2006年那一次是监管层开始进行IPO发行制度的改革,要进行市场化定价然后紧接着IPO发行中就出现了“三高”。就是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资金的状况,所以当时打新也是一门很赚钱的生意。正因为这么赚钱,更多的资金就涌入,导致打新的收益会慢慢地下降,再加一08年市场下行,IPO的整个回报其实已经开始下降了,但是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市场开始下降。新股发行被视为是市场下跌的元凶,遭到了很多的诟病,所以2008年12月的时候,IPO被叫停了。

2009年-2010年

到了2009年,IPO又开始重启到2010年的时候,IPO出现了破发的现象,所谓破发就是首日上市的价格低于发行价,那么对于在一级市场上买股票的人就是很不划算的,而且上市以后的平均涨幅也大幅地回落,更接近了其它的成熟市场。市盈率从年初的68下降到41,降了40%,其实不少学者后来认为,在这个阶段,IPO的市场定价已经出现了曙光。那个时候的IPO市场不再是一边倒一涨的单边波动,打新也不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所以机构们,原来说要挤破头参与到IPO发行中的动机也弱化了不少。你看,现在市场需求下降。市场价格下行,市盈率下行,到2012年的时候,IPO 的市盈率已经下降到了 28。相比美国股市同期21的市盈率,这个数字已经是相对比较温和了。但是,又发生了同样的情形,因为当时市场一路下行,IPO的发行又再次地成为舆论的靶子,然后又叫停了IPO 发行。

●2015年-2016年

到了2014年6月份,IPO又再次重启,很多人都在批判。说在IPO发行过程中的炒作投机之风太盛了。干是为了防这和投机炒作,这次证监会干脆就摒弃了市场化定价,直截了当对发行的价格进行窗口指导,要求企业发行的市盈率既不能高于23.也不能高于行业的平均市盈率。曾经热闹了几年的IPO发行价格的改革,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划上了句号。接下来又碰到2015年的股灾,IPO理所当然地又成了市场下行的靶子,又被停了下来。到2014年6月重启的时候,为了防止进一步的炒作,又再次规定了我们刚才说到的44%的首日涨幅。

结果是什么?

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套利的奇观就出现了,只要是IPO就是多个涨停,那等于就是明摆的赚钱的机会。所以,所有的机构就疯狂地要参与到上市前的配售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新股的需求,也推动着价格进一步上涨。这里其实有一个很大的悖论:如果有很多政策出台,要限制过高发行价,限制新股发行的话,IPO的价格反而会涨得更高,而IPO的打新就更有套利空间,那这个套的是什么利呢?制度之利,这就像一个皮球,你用力压缩扁了,只要一松手,它就会弹回来。另外一面就是,这些IPO股票的暴涨,并不意味着它的内在价值,其实这些年的实证证据都告诉我们,很多IPO公司在上市一年之后就跌破了发行价,这就意味着上市的时候暴涨,然后到上市之后又暴跌,市场的波动是非常之大的。

很多小伙伴要问了:新股上市了涨的好厉害呀?我要不要去买点呀?

你们觉得有必要吗?

先不说它已经涨的很高了,就说新上市的股票,数据信息都不全,我们想分析都无法入手,这样一问三不知的公司,你确定你敢入手吗?

当然,大家看到新股那么喜人的涨势,是不是都跃跃欲试想

要天天打新了呢?这个几乎稳赚不赔的买卖,也太好了吧?

那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就来当个坏人,泼一下冷水,让你们清醒一下。

不要为了大芝麻,丢了大西瓜。打新股作为一个套利手段。

在中国的A股市场流行了很多年了,这种套利方式对于我们来说,有三个问题:

首先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参与者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才有资格申请购买新股。其次,中签率很低,很多人都把被抽中够买资格叫做中奖。

条件就是:深市和沪市分别计算,需要有1万元以上的市值才能参与。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必须股买1万元以上的代码为60开头的股票,或者1万元以上00开头的股票,同时连续持有20个工作日以后才有资格参与深市和沪市的打新。一旦你的股票亏了,市值不够了,你的打新资格也会被取消。

所以,如果想深市和沪市的新股都可以打,起码要买2万元以上的股票,你还得谨慎挑着买才行。

还有就是,中签率极低,只有万分之三左右的中签率,所以中签几乎和彩票中奖一样。而且即使中签,能够买到的股票数量也很有限,一般也就一手或者两手。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打新股配号是根据股票市值来的,沪市是1万元市值给你一个号,深市是 5000 元市值给你一个号。也就是和买彩票一样,你的号越多,你中奖的概率越大。A股打新更偏向于市值股票市值大户,所以,一般中签的都是几十万以上的大市值账户。

所以说,打新股即使回报率很高,但对于总体的收益率贡献

也不大。千万不要为了打新股而去随便买入一些股票,到头来很容易得不偿失。打新股只是我们购买了股票,达到条件之后顺便的事,而不是必须的事儿。

我们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解一个公司,分析好一个公司,做到投资有底,配置更多的资产,在投资的时候,不管涨跌,自己心中都要有数,能睡得着觉吃得下饭,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才能做到耐心,等待更好的收益,最后,说一下关于打新卖出的策略:

如果有的小伙伴是老司机了,符合打新的条件只需要坚持打就OK

新股的卖出策略:当新股发行N天之后的上涨没有到停板的情况,就可以卖出了。

一句话就是哪天它不涨停的话就卖了它。

通常上涨10%叫涨停,9.99%左右也可以算是涨停。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57101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