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量价背离。如下图所示,当价格在上涨的过程中,成交量出现缩量,那么就会出现如图中画圈部位的价格与成交量的背离形态。

2、量价同步。如下图所示,当价格在上行的过程中,成交量持续出现放量,那么就会出现如图中画圈部分的价格与成交量的同步形态。

缩量上涨,下跌的技巧和方法
1 、突然缩量下跌
高位放量下行,再放巨量大跌,在出现强力反弹后随即缩量阴跌或缩量横盘,跟风盘会以为这是庄家在托盘,行情还会继续。但这种情况下,庄家也许已经没有力量拉升了,无法顺利地出货甚至是资金链已经断裂。
另外,这种缩量阴跌和横盘,往往是下行的第一层,下跌无止境,是很有可能的因此,对大震荡之后的缩量阴跌的标的高位也将形成。这些往往会跌到让持有者绝望、购买者失望、最终被人彻底忘记的程度。
如下图,标的收出大阴线随后的两个交易日接连收阴,并且成交量也随着缩减。这样突然性的缩量下行几乎成为该标的大幅下行的起始态势。

一般情况下,价格在下跌的过程中出现缩量是比较正常的情况,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是没有接盘,想抛抛不出去;二是惜售情绪比较严重,没有跟风盘离场。
出现缩量阴跌后价格下行,只有在出现恐慌性抛盘之后,再次放量时才会有所稳定的态势。其实放量下行是抛盘并且接盘也同样大,是一种好的现象,尤其是在下行的末期,这种现象表明有跟风盘开始抢反弹。
2、突然缩量上行
价格的上行必须有量配合才能完成,如果价增量涨,那就表示上涨的动力非常强,是价格会继续上行。反之,如果出现缩量上行,那就表示量价配合不理想,价格很难再持续上升或者上升空间不大。上行的初期需要价量配合,但是上涨一段之后就不同了,主力控盘标的的价格往往是越上涨成交量越萎缩,一直持续到再次放量上涨或高位放量滞涨时反而是庄家要出货了。
如下图标的K线图上可以看到,该标的在庄家的操控下,上行的初期几乎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价格就可以上行,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洗盘后,庄家基本已经洗清盘面,于是便进入了拉升价格的阶段。
在庄家拉升价格的这一段时期,价格上涨的同时,成交量发生了短时明显的萎缩现象,随后开始增加。这会被跟随风盘误判为价格还有一定的上行空间,庄家派发多少就有跟风盘接多少。

不管是缩量空涨或者缩量阴跌,往往都代表了一种态势,只要成交量萎缩的特征不变,行情的性质往往也会接着伸展,无量空涨之后,再次放巨量飙升或者突然震荡放巨量下行;缩量阴跌之后,濡染低位放巨量震荡。
识破主力惯用伎俩——缩量洗盘
主力通过放量下行洗盘可以赶跑很多低成本的获利跟风盘,并且还可以在巨量出现时进行加仓,但是这种操盘手法有一定的局限,那就是将会面临在低点给其他聪明的机构逢低抢筹的机会。
缩量下跌洗盘时,成交量变得越来越小,与前期的放量上涨相比,当前的量能大幅萎缩。缩量下跌洗盘从技术形态上很容易区别,只看成交量就可以辨别了。相比而言,缩量下跌洗盘的安全性比放量下跌洗盘高得多,因为主力是无法在不断萎缩的量能过程中完成出货的。

上图标的在此波上升行情中,一直保持着几乎无大波动的窄上升通道的态势,突然有两根3阴线相继出现,以从成交量上非常直观地看出来,下行并没有引起成交量的放大。所以下行只是主力停止拉升、跟你风盘离场的行为,主力仍在场内没有出局,当不坚定的获利盘都离场后,主力马上会开始新一轮的拉升。

上图标的此轮上涨行情的两个低点,可以得到一根上升线,当然上升线是否准确,是否具有支撑作用,需要用多个点去反复确定。但可以看出来,在下行过程中,成交量一直呈逐渐萎缩的态势,所以并不是主力的出货行为。

上图标的的价格跌到底部之后,开始了反转,在价格有了一定幅度的上涨以后,主力基本已经建仓完毕,在主力拉开新一轮的上涨行情之前,必须要把前期低成本的跟你风盘全部清理出去,为以后的出货做准备。
在价格横盘整理了一段时间之后,主力发现震仓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于是一连出现了4根阴线的阴跌,虽然K线的形态非常吓人,已经跌破了20日均线,并跌至60线支撑,但是如果看一下成交量的变化,便不会被此时的阴跌吓到了。
价格在下跌的时候始终维持着非常低的成交量,说明主力并没有在盘中进行任何出货,再说主力也不可能在成本区进行出货。

上图标的根据前期的低点连线,画出一条上升趋势线(支撑线),随着价格向下调整逐渐向支撑线靠近,且成交量不断萎缩。完全不用担心主力会有做空的心思,因为如此萎缩的成交量下主力是不可能进行出货。主力的缩量洗盘,低位形成。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56388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