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当看到自己持有的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价减持公告的时候,心里一定是五味杂陈,有一种说不出的痛,然而,即使都是股东减持,不同的股东,不同的目的,也是区别巨大。股东减持主要分为这么几种,1.上市前的私募入股,上市后减持兑现;2.高级管理人员在上市前取得的原始股,上市后有兑现的需求;3.大股东减持;4.其它原因的减持。
对于第一种情况,也就是上市前入股的PE投资者,或者是再以前的VC,那么上市以后,进入可以减持的区间,获利退出,这是正常的现象,这没有什么太多值得我们担心的,必定VC与PE本身已经陪伴公司一起走了许多年,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八年的,为公司的成长也做也了卓越的贡献,上市后退出,这是他们的主要获利模式,这是正常的商业考虑,更多的可能与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关系,尽管过多的减持会影响二级市场的情绪,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不会改变长期公司的发展趋势;
第二种高级管理人员的减持,这要看高管持股的时间与数量,一般来说,高管对于公司的了解肯定比我们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更加全面,更加彻底,如果他们选择了清仓式减持,那么二级市场的担心程度肯定要上升一个档次,一般发生高级管理人员减持,我们都要与高管进行沟通,了下减持的原因,有一些公司,确实是上市以前,高管的工资待遇也相对比较差,上市后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总市值有了较大的上升,一些高管有兑现需求也是正常的,也可以理解;
第三种情况,大股东减持,或者是控股股东减持,这必须要引起注意,一般来说公司的大股东,完全可以通过分红来满足一般的资金需求,公司业绩良好,分红已经足够生活与一般的投资所需,并且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那么持有股票,并且控制公司才是最为重要的,大幅度减持显然是于情理不通,也不符合大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这种减持多半是大股东认为公司的价值被严重高估,现在卖出是好时机,也许将来会买回来,也许再也不会买回来了,这种减持是危险的,是股价过高的信号,要认真的分析与判断;
第四种情况,其它原因的减持。这就比较复杂了,包括被动减持,强行平仓,或者是股东之间意见相左的减持等等。总之这种减持是非大股东主观意愿的减持,是被动式的,无奈式的减持,这种减持也会影响二级市场的投资信心,特别是如果被强平并且失去控股地位,那对于公司未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是公司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这是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重新考虑是否要继续投资于这家公司;
总之,对于二级市场来说,减持不是个好消息,然而减持又一定会出现,所以要认真去分析为什么减持,不是所有的减持都不能够接受,但有一些减持是危险临近的信号,是我们要考虑卖出的一个条件。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54488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