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识别主力意图的基本方法
在股市中识别主力意图是一项复杂但有迹可循的任务。
(一)从成交量判断
成交量是一个关键指标。例如在主力建仓阶段,如果一只股票原本成交量很低迷,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但突然成交量持续稳定放大,甚至出现巨量,这很可能是主力开始进场搜集筹码的信号。因为光靠散户的力量很难使成交量有如此大的变化。像一些长期低位横盘的股票,突然成交量急剧增加,可能就是主力在快速建仓。在主力出货阶段,也会有成交量的明显特征。如果股价在高位时出现放量滞涨的情况,即成交量很大但股价却不再上涨或者涨幅极小,基本可以判断是主力出货。比如某只股票在连续涨停后,高位放出天量但涨停板打开且不再封板,就可能是主力出货的表现。
(二)关注股价走势形态
1. 建仓期
股价走势可能会呈现低位窄幅震荡的形态。主力为了在低位获取更多筹码,会控制股价在一个相对较小的价格区间内波动,让持股者觉得股价没有上涨的动力而卖出股票。例如一些股票在底部会呈现出横盘整理的形态,长期在一个价格区间内上下波动,这可能就是主力在悄悄建仓。
2. 拉升期
主力准备拉升股价时,往往会突破一些重要的压力位。如股票突破前期长时间形成的底部颈线,或者突破某个关键的整数价位等。一旦出现这种突破,很可能是主力吹响了拉升的号角,准备将股价拉高获利。例如某股票经过长时间在10 – 12元区间的震荡后,突然突破12元并持续上涨,这可能就是主力开始拉升股价。
3. 出货期
股价在高位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走势。比如股价该涨不涨,从技术面、基本面和消息面都支持股价上涨,但股价却停滞不前甚至下跌。还有可能出现高位的剧烈震荡,这是主力在边拉边出或者通过震荡来吸引散户接盘的表现。
(三)借助盘口信息分析
1. 挂单情况
– 大单压盘吸筹:卖一以上有相对较大卖单,而下面买单比较正常,股价不跌。主力在上面故意挂许多大卖单,给投资者的感觉是上档抛压沉重,股价可能要下跌,普通投资者因担心股价下跌而卖出股票。下方买单虽不大,但分时图显示股价并没有因此下跌,并且买一位置不时有小单主动承接,这说明主力卖股票是假,隐蔽吸筹是真。如果股价是处于底部区域出现这种现象,主力吸筹的可能性非常高。
– 大单顶出货:买盘买一以下全是大买单,但卖盘却只有卖一有较大卖单,其余卖档挂单较正常,并且卖一大卖单吃掉后又反复出现。这是主力一种很典型的出货方式。买盘全部挂大单,普通投资者要想买股票,必须向上主动买挂在卖一处的主力大卖单,并且大卖单被吃完后又有新卖单出现,表示主力在源源不断地出货。如果股价已经处于高位,则这种可能性更大。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高控盘股票身上。
2. 特殊数字挂单
股价在买卖单上挂出比较特殊的买卖单,譬如888、555、666、999、111、444、333等特殊数字。这有可能是操盘手给分仓机构发出的约定信号,也有可能是主力骗筹和出货的信号,需要根据股价所处的不同阶段及当时所处的状态具体分析。
(四)分析资金流向
通过观察主力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来判断主力意图。一般来说,如果在股价上涨时主力资金持续流入,那么这个上涨信号相对比较可靠。相反,如果在股价拉升的时候,主力资金为流出,那很可能是主力在骗线,制造股价上涨的假象来吸引散户跟风,以便自己出货。现在很多炒股软件都提供主力资金流向的监测功能,投资者可以借助这些工具进行分析,但也要注意其准确性并非100%。
二、主力意图的表现特征
(一)资金优势带来的特征
1. 强大的控盘能力
主力由于资金量大,在股市中具有很强的控盘能力。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股票的价格走势。例如,在吸筹阶段,主力可以通过大量买入股票,使股价在低位企稳甚至缓慢上涨,即使有散户抛售也能承接住。在出货阶段,主力大量抛售股票时,股价往往会快速下跌,因为市场上没有足够的买盘来承接如此大规模的卖盘。像一些小盘股,主力更容易实现高度控盘。如果主力持有某小盘股50%以上的流通筹码,那么他基本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股价的短期走势。
2. 对股价波动幅度的影响
主力资金的进出会造成股价较大幅度的波动。在吸筹时,为了以较低成本获取筹码,主力可能会打压股价,造成股价短期内大幅下跌,让散户产生恐慌而抛售股票。在拉升阶段,主力又会推动股价快速上涨,使得股价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涨幅。比如一些被炒作的题材股,在主力介入后,股价可能在几个交易日内就上涨50%甚至更多。而在出货阶段,股价也会因为主力的抛售而出现大幅下跌,可能短期内就会腰斩。
(二)操作策略相关的特征
1. 计划性和阶段性
主力的操作具有很强的计划性,他们会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建仓、洗盘、拉升和出货等操作。建仓阶段,主力会逐步收集筹码,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漫长,尤其是对于那些大盘股。在洗盘阶段,主力会通过各种手段清洗浮筹,如打压股价、制造恐慌等,目的是为了在拉升股价时减少抛压。拉升阶段则是主力获利的关键时期,他们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如市场氛围较好、有相关利好消息配合时,迅速拉高股价。出货阶段,主力会想尽办法将手中的筹码变现,常见的方式有边拉边出、高位快速出货等。例如,某主力计划对一只股票进行操作,先在低位慢慢吸筹3个月,然后进行2周的洗盘,接着在一个月内将股价拉升50%,最后在高位逐步出货。
2. 善于利用消息和题材
主力善于利用消息和题材来辅助自己的操作。他们可能会提前挖掘到某些公司的潜在利好消息,如新产品研发成功、获得重大订单等,然后在消息公布前悄悄建仓。在拉升阶段,主力会借助消息的公布来吸引更多的散户跟风买入。例如,某公司即将发布一款创新型的电子产品,主力提前布局该公司股票,在产品发布前股价已经有了一定幅度的上涨,产品发布当天,主力借助市场的热情大幅拉升股价。而在出货阶段,主力也可能会利用一些虚假的利好消息或者夸大事实来吸引散户接盘。
(三)与散户博弈中的特征
1. 误导散户
主力会刻意误导散户,让散户做出错误的买卖决策。例如在启动行情前,主力可能先来个大跌,导致散户看不清楚真实的方向,该买的时候卖,该卖的时候买。在股价上涨途中,主力可能会制造一些虚假的抛压信号,让散户以为股价即将下跌而抛售股票,主力则趁机承接这些筹码。在出货阶段,主力可能会营造股价还会继续上涨的假象,如通过对倒拉高股价,吸引散户追高买入。
2. 隐藏自身意图
主力会尽量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不让散户轻易察觉。在吸筹时,主力可能会采用分散账户、小单买入等方式,避免引起市场的关注。在出货时,主力也不会一次性大量抛售,而是采用边拉边出、分批出货等方式,防止股价突然暴跌而导致自己无法顺利出货。例如,主力可能控制上百个账户,通过这些账户小批量地买卖股票,让散户难以发现背后的主力操作。
三、主力的操作手法剖析
(一)建仓手法
1. 打压建仓
主力利用手中的筹码打压股价,使股价大幅下跌,从而引发市场恐慌,让散户纷纷抛售股票。主力则在低位大量吸纳这些被抛售的筹码。例如,某股票原本价格在15元左右,主力通过抛售部分股票,将股价打压至10元以下,很多散户看到股价大幅下跌,害怕继续亏损,就会卖出股票,主力就在10元附近大量买入。这种手法在熊市或者股票基本面出现一些短期负面消息时比较常见。
2. 横盘建仓
主力让股价在一个相对狭窄的价格区间内长时间横盘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持股的散户可能会因为觉得股价没有上涨的希望而卖出股票,主力则趁机收集筹码。比如一只股票在8 – 10元之间横盘了几个月,期间成交量逐渐萎缩,主力就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吸筹。这种建仓方式比较隐蔽,不容易被散户察觉,通常用于大盘股或者有潜在题材但尚未被市场充分挖掘的股票。
3. 拉高建仓
主力在股价相对较低时,通过快速拉升股价来建仓。这种情况下,市场上的散户可能会认为股价有上涨的趋势而惜售或者跟风买入,主力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收集筹码。例如,某股票原本在5元左右,主力突然大幅拉升股价至7元,一些原本想在5元卖出的散户可能会改变主意,而一些看好股价上涨的散户会买入,主力就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筹码。这种建仓手法比较激进,通常适用于主力看好股票的长期发展,并且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来承接后续可能的抛压。
(二)洗盘手法
1. 打压洗盘
主力通过打压股价,使股价短期内大幅下跌,让那些意志不坚定的散户产生恐慌而抛售股票。例如,主力在股价上涨了20%后,突然抛售部分股票,将股价打压下挫10%,很多散户看到股价下跌,担心利润回吐或者亏损,就会卖出股票。这种洗盘方式速度快、效果明显,但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市场的过度恐慌,导致主力自己的筹码也被大量抛售。
2. 横盘洗盘
主力让股价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区间内横盘整理,消磨散户的耐心。在横盘期间,成交量会逐渐萎缩,因为持股的散户不愿意在这个价格卖出,而场外的散户也觉得股价没有上涨的动力而不买入。经过一段时间的横盘,那些没有耐心的散户就会选择卖出股票,主力达到了清洗浮筹的目的。比如某股票在12 – 13元之间横盘了一个月,很多散户在横盘后期就会抛售股票。
3. 震荡洗盘
主力通过让股价在一定的价格区间内上下波动来清洗浮筹。股价会时而上涨,时而下跌,让散户难以把握股价的走势。例如,股价在10 – 12元之间震荡,当股价上涨到12元时,散户以为股价会继续上涨而买入,结果股价又下跌到10元,这些散户可能就会因为担心亏损而卖出股票。这种洗盘方式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主力的需要调整震荡的幅度和周期。
(三)拉升手法
1. 快速拉升
主力在短时间内大量买入股票,推动股价快速上涨。这种拉升方式通常出现在股票的主升浪阶段,股价上涨速度快,涨幅大。例如,某股票在一周内股价从10元上涨到15元,这种快速拉升会吸引大量的散户跟风买入,主力则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获利。快速拉升需要主力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市场氛围配合,同时也需要主力对股票的控盘程度较高。
2. 阶梯式拉升
主力将股价拉升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之间会有短暂的调整或者横盘。例如,股价先从10元拉升到12元,然后横盘整理一段时间,再从12元拉升到14元,如此反复。这种拉升方式比较稳健,主力可以在每个阶段的调整中清洗浮筹,巩固自己的控盘地位,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散户在调整期间买入股票。
3. 波浪式拉升
股价的上涨呈现波浪状,一浪高过一浪。在每个波浪的上涨过程中,股价会有一定的涨幅,然后在浪间会有小幅的回调。这种拉升方式比较符合市场的自然波动规律,容易让散户接受。例如,某股票的股价在上涨过程中,第一个波浪从8元涨到10元,回调到9元后,又开始第二个波浪的上涨,涨到11元,再回调,如此循环。
(四)出货手法
1. 拉高出货
主力在股价高位时,通过继续拉高股价来吸引散户跟风买入,然后趁机出货。例如,某股票已经从10元涨到了20元,主力在20元上方继续拉升股价,吸引那些认为股价还会继续上涨的散户买入,主力则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抛售自己的筹码。这种出货方式需要主力有较强的控盘能力和市场人气的配合,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股价迅速下跌,主力无法顺利出货。
2. 震荡出货
主力让股价在高位进行震荡,在震荡过程中逐步出货。股价会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区间内上下波动,主力在股价上涨时少量卖出,在股价下跌时通过对倒等手段稳住股价,吸引散户在震荡期间买入。比如某股票在18 – 22元之间震荡,主力就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出货。这种出货方式比较隐蔽,出货时间相对较长,但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主力可能会面临出货不畅的风险。
3. 打压出货
主力在股价高位时,通过大量抛售股票来打压股价,使股价快速下跌。这种出货方式比较极端,通常是在主力急于出货或者市场情况突然恶化时采用。例如,某股票在25元时,主力发现市场上有不利消息即将公布,于是大量抛售股票,股价迅速从25元下跌到15元,主力在这个过程中尽快将筹码变现。这种出货方式会对股价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散户损失惨重。
四、洞察主力动向的技巧
(一)综合分析多方面信息
1. 结合基本面和技术面
不能仅仅依靠技术分析或者基本面分析来判断主力动向,而是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从基本面来看,要关注公司的业绩、行业前景、竞争优势等因素。如果一家公司的业绩持续增长,行业处于上升期,那么主力可能会看好这家公司并进行布局。例如,某新兴行业的龙头企业,业绩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主力可能会在股价相对合理时开始建仓。从技术面来看,要分析股价走势、成交量、技术指标等。如果股价在低位出现金叉(如MACD金叉),同时成交量放大,这可能是主力开始建仓或者拉升的信号。
2. 关注宏观环境和政策
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对股市有很大的影响,主力也会根据这些因素来调整自己的操作策略。例如,当国家出台宽松的货币政策,如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时,主力可能会增加资金投入股市,推动股价上涨。在行业政策方面,如果政府出台鼓励某个行业发展的政策,如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补贴政策,主力就会关注该行业的相关股票,寻找投资机会。
(二)跟踪资金流向
1. 利用资金流向指标
现在很多炒股软件都提供资金流向指标,如主力资金净流入、净流出等数据。通过观察这些数据可以大致了解主力资金的动向。例如,如果某股票连续多日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且股价也在稳步上涨,那么很可能主力在持续建仓或者拉升股价。但是要注意这些指标的局限性,因为有些软件的资金流向计算方法可能存在误差,并且主力也可能会通过一些手段来伪装资金流向。
2. 分析成交量与股价的关系
成交量与股价的关系可以反映主力的动向。如果股价上涨时成交量放大,这可能是主力在积极买入推动股价上涨;如果股价上涨但成交量萎缩,可能是主力在拉高出货或者是市场上缺乏足够的跟风盘。例如,某股票在涨停时成交量很小,这可能意味着主力高度控盘,不需要大量的成交量就能推动股价涨停,但也有可能是主力故意制造的假象,吸引散户在后续交易日跟风买入以便出货。
(三)观察盘口细节
1. 买卖盘挂单情况
仔细观察买卖盘的挂单情况可以发现主力的一些动向。如前面提到的大单压盘吸筹、大单顶出货等挂单特征。如果在卖盘上有大量的大单压着,但股价并没有下跌,这可能是主力在吸筹;如果在买盘上有大量的大单顶着,但股价上涨乏力,这可能是主力在出货。此外,还要关注挂单的撤单情况,如果一些大单突然挂出又突然撤掉,这可能是主力在试探市场的反应或者在进行一些迷惑性的操作。
2. 分时图走势
分时图的走势可以反映主力在当天的操作意图。如果分时图呈现稳步上涨的态势,且成交量配合良好,这可能是主力在积极拉升股价。如果分时图走势波动剧烈,股价上下跳动频繁,且成交量不规则,这可能是主力在进行洗盘或者出货操作。例如,分时图中股价突然拉高然后又迅速回落,成交量在拉高时放大,回落时缩小,这可能是主力在拉高诱多出货。
(四)关注股东人数变化
1. 股东人数增减的意义
股东人数的增减可以反映主力的控盘程度。如果股东人数持续减少,说明筹码在不断集中,可能是主力在吸筹,将分散在散户手中的筹码收集到自己手中。例如,某股票的股东人数从10万人减少到5万人,这意味着有大量的筹码被少数人掌握,很可能是主力在收集筹码。相反,如果股东人数持续增加,可能是主力在出货,将筹码分散给众多的散户。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54437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