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仿佛有双眼睛死死地盯着你,专门跟你反着来,无数股民都已经验证过了,灵得很。只要你卖,它就开始涨,只要你买,它就开始跌,有时候连一分钟都不带延迟的。
很多人说,主力就盯着我手里那几百股,我不卖它就是不涨,我一卖必涨,每次都是拍大腿,恨得牙痒痒。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但又不光是错觉。
不光是错觉的原因,是你确实真真切切的经历着这个现象,因为人性就喜欢追涨杀跌,既然股市中80%以上的人都稳定亏钱,那说明追涨杀跌就大概率是卖了涨,买了跌。
说是一种错觉,是因为这种情况会被深刻的记住,因为反差太明显,神经刺痛的太深刻,由不得你记不住,这也符合行为心理学中谈到的“峰终理论”,即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要么是峰值(懊恼悔恨的最大值),要么是结尾。
比如昨天的指数,尤其是创业板,表现得淋漓尽致。先是低开,然后快速下杀,反弹到开盘价再次下跌。
很多人这个时候就熬不住了,尤其是前一天追高买入的,看到这个走势(低开后弱反弹再下跌),往往都不再抱有幻想了,脑子里想的不再是回本,而是今天大跌的话可能亏损更多,趁着还没有大跌赶紧卖掉。
卖出后发生了什么?指数突破了盘中新高,走了一波拉升,到红盘位置开始震荡,然后午后一开盘直线拉升到涨幅1.6%的位置。
这个时候,在早盘卖掉的人非常后悔,看到指数已经转强了,觉得脱离了风险,咋办,追吧。
随即开始追涨买入,结果如前文说的那样,你一买入后,指数开始震荡盘跌,一波比一波低,最后直到尾盘绿盘报收。把当日追高的人,又高高地挂在了旗杆上。
这种现象,反反复复,每天都在上演,不管行情怎么演绎,只要上涨就一定有人追高,只要下跌,就一定有人割肉。问题来了,怎么办?如何能踩准节奏?
其实也好办,就是跟你的行为反过来做,按照逻辑来看,是可行的,亏的对立面是赚,赚的对立面是亏,既然追涨杀跌稳定会亏,那高抛低吸是不是意味着一定会赚?
虽然逻辑上可行,但实际上很难执行,原因就是这个行为反人性,做的时候会浑身不自在,看到跌的时候,大家都是风险规避性的,都是避之唯恐不及,更别说买了。
上涨也是一样,大家都变成了风险无视型,忽视任何可能的风险,只要买进去就好,看着自己的账户在赚钱,每过一分钟都可能多赚个1%,这时候你让他卖,门儿都没有。
所以啊,踩准节奏不是没有方法,是太难,执行不下去,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80%以上的人稳定亏钱的现实。如果你想变成那20%赚钱的人,只能慢慢接受这种反人性操作的不适应感,一点一点改变,别无他法。
不想亏钱,就寻找最佳的买卖点
有的股友屡抱怨:“为什么我买了就套,卖了就涨,股市好像就是有意和我过不去?”这当然不是个别现象。想当初,鄙人刚涉足股市时,就曾有过这类怨言。我想,大凡股民都想必发过这样的牢骚。
其实,不少股民之所以“买了就套,卖了就涨”,炒股炒得事与愿违,不赚反赔,并不是股市有意与其过不去,此实属其炒股心态浮躁,选错了买、卖点,中了庄家设的圈套所致。
至于不少股民之所以埋怨其所持的某只股票“卖了就涨”,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其所持的个股被套后解套心切,看到该股横盘震荡了较长时间,终于企稳后股价有所反弹了,为免受昔日套牢之苦,即使保本也要见好就收;二是见其所持的个股,经过震荡横盘后终于变“绿”为“红”,涨势喜人,唯恐其再掉头下跌,于是,就立马将其抛出,落袋为安,原先还为自己赚了点蝇头小利而沾沾自喜,看到第二天其股价仍在节节攀升,就不由抱怨其股票为什么“卖了就涨”了。以上两种情况所折射出的“卖了就涨”的现象在股市中并不鲜见。
众多股民之所以抱怨其所持的个股“卖了就涨”,究其原因,就是庄家为达到其洗盘的目的,通常在实施“打压”的同时,还常采用拉抬其股价的手法,引诱散户将其较为便宜的筹码拱手让出来,以使其或为之得以解套而庆幸,或为其赚了点小钱而高兴。殊不知,到头来,反被其所抛出的股票选错了卖点而懊悔不已。因为,其“卖了就涨”,卖了后其股价就扶摇直上,导致其少赚了不少银两!而不少股民之所以在庄家的微利诱惑下吃了如此“哑巴亏”,说到底,就是因为其炒股急功近利,患得患失,心态不稳定。
其实,炒股就是炒心态,被套的不是股票而是心态。炒股,只要淡定从容心态好,克服了股市所最能展现的“人性的恐惧和贪婪”的弱点,就很有可能选好你所持个股的最佳买点和卖点,做到在股票持续下跌企稳后择其一个相对较低的价位买入,再择其相对较高的一个价位卖出,虽然不可能买在“地板价”,卖在“天花板价”,但终究会选择一个相对较低与相对较高的买点与卖点,也可以说是选了其最佳买、卖点吧。
成交量的变化会造成股价随时变化,并与股价涨或跌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一个好的技术分析者必须对成交以及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股价上涨时需要成 交量的配合,但是下跌时则不需要。就好比推石头上山,上山时需要不断用力推动,而下山时则不必费力,单凭重力,石头就能向下滚动。
价格是由成交量堆积而成的,不同的成交量堆积不同的形态,其分析意义也不同,常见的成交量形态有放量、缩量、量平和堆量。
放量:个股在某个阶段的成交量与其历史成交量相比,出现明显增大的形态,如图4-1所示。

图4-1 成交量放量形态
缩量:个股在某个阶段的成交量与其历史成交量相比,出现明显减小的形态,如图4-2所示。

图4-2 成交量缩量形态
量平:在一段时间段中,成交量虽然有时会出现忽大忽小的成交量,但总体呈现基本相同的形态,如图4-3所示。

图4-3 成交量量平形态
量平形态又可以为量小平、量中平、量大平3种类型,它们都是与出现量平前的成交量相比较而言。量小平是指连续几个交易日成交量持续很小的量平形态;量中平是指连续几个交易日成交量放大一倍或一倍以上的量平形态;量大平是指连续几个交易日成交量放大两倍或两倍以上的量平形态。
堆量:成交量缓慢逐步放大,股价慢慢增加,成交量形成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如图4-4所示。

图4-4 成交量堆量形态
向上跳空放量买入,向下跳空放量清仓
1、向上跳空放量买入
股价向上跳空显示出了多方的强势,同时成交量的快速放大显示出了市场资金在积极换手,由此显示出强势上涨的信号。当股价向上跳空巨量开始拉升时,出现的阳线上涨的幅度越大显示的短线看涨信号就越强烈。
凤凰光学(600071)——向上跳空放量
下图所示为凤凰光学在2012年5月至12月的K线走势图。

由图中可知,该股前期从8.37元高点处一路下跌,成交量萎缩至地量水平,说明市场各方一致看空。几个月后,股价有所起色,出现了小幅上涨,可惜好景不长,股价很快就再次下跌。没过多久,股价跳空上涨,成交量放出大量,如下图所示。

由图中可知,该股前期下跌后跌入一个V形底中,随后不久股价跳空涨停,显示拉升有力,再加上伴随而来的成交量放大,是庄家拉抬股价的表现。庄家制造跳空涨停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后市股价涨幅巨大,此时投资者在跳空后介入利润会颇丰。
鸿达兴业(002002)——向上跳空放量
下图所示为鸿达兴业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的K线走势图。

由图中可知,股价从高位震荡下跌,成交量此时并未放大,而是保持地量水平,说明股价下跌没有多少接盘,市场普遍不看多。股价两次成功探底后开始展开拉升的行情,到达一定高度后出现跳空上涨,成交量放大,如下图所示。

由图中可知,该股在跳空上涨后放量,后市短期内出现下跌,原来此处为庄家拉高洗盘,投资者可在洗盘结束后出现大阳线处时买入。
2、向下跳空放量清仓
股价向下跳空显示出了市场的弱势,同时跳空下跌伴随着成交量的大幅度放大,由此可见庄家已经完成操作并开始大幅打压股价,已完成自身的出逃计划,同时大量获利盘出局,此处为明显的卖出信号,此时投资者不要出售。
铁汉生态(300197)——向下跳空放量
下图所示为铁汉生态在2014年2月至3月的K线走势图。

由图中可知,该股股价从29.49元顶部开始一路下跌,股价下跌到一定幅度后开始进行横盘,成交量有所萎缩。随后股价跳空下跌并伴随放量,如下图所示。

由图中可知,股价在出现跳空下跌后,成交量有所放量,显示此处的获利盘和套牢盘开始慌乱出逃,由于此前股价已经在下跌,因此跳空的下跌更能刺激投资者的恐慌。后市股价会继续深幅下跌。未及时出局的投资者应抓住下跌放缓时清仓。
爱施德(002416)——向下跳空放量
下图所示为爱施德在2014年1月至3月的K线走势图。

由图中可知,股价在前期25.36元处见顶,随之股价表现得极度弱势,连续收出阴线并呈斜坡式的下跌,随后股价在低位进行横盘数日。横盘结束后,股价出现跳空阴跌,同时成交量放大,后市走势如下图所示。

由图中可知,该股在经过跳空下跌后股价继续下滑,成交量间断放大,股价收出多根小阴星和小阴线。若投资者遇此情况应及时在股价跌势放缓时出局。
第一,行业前景够不够大公司行业前景够大,公司才能不断做大市场份额。行业的前景是持续变大的,蛋糕能变大,才能分到属于上市公司的那一块。如果行业非常小众,就算是市场份额达到了90%以上,也很难再做大,那么这些上市公司业绩无法继续增长。
第二,公司有没有竞争力任何行业都会遵循丛林法则,优秀劣汰是常态,我们投资上市公司,实际上就是去寻求择优的结果。只有那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才能在行业中将其他公司甩开,也就是价值投资经常说到的“护城河”,比如说有技术专利、独家配方,或者有先进的组织架构和创新机制等等,能够为公司在行业中竞争形成壁垒,巩固龙头地位,提升市场占有率,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持续创造新增价值,带给投资者回报。

第三,是否有合理的价格投资一家公司,能不能有回报,不但取决于公司能否成长,有没有竞争力,还取决于我们购买的价格,也就是投资的成本。比如说一家公司当前市值为500亿,而净利润只有2千万,市值与利润比即市盈率达到2500倍,如果按照这个业绩水平保持不变,需要2500年才能回本。
假设公司在未来五年高速增长,净利润增加9倍至2亿,对应的市盈率依然高达250倍,依然是很高的估值水平。那么很可能在现在买入,5年后业绩大幅增长,很可能市值还不足500亿,无法带来回报,甚至可能出现亏损。原因就是买入的成本实在太高了,提前透支了业绩,即便是上市公司业绩持续五年增长,也无法追上估值的泡沫。
通过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这三个步骤,才能选到会值得投资的上市公司,缺一不可!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6719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