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氏理论的创始人是查尔斯·亨利·道,但他创造此理论是为了描述整体经济的晴雨表,并不是特意为研究股市。只是他后来发明了股市平均指数而广受赞誉,1902年道氏去世,他的继任编辑威廉·彼得·汉密尔顿(William P.Hamilton)接手了道氏原则的研究,并在长达27年之久的研究中对其进行了组织,形成了今天为大家所熟知的道氏理论。
道氏理论是所有技术派市场研究的老祖宗。即便如此,仍有人不时批评它,称其“后知后觉”,也有人对它冷嘲热讽,特别是在刚进入熊市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没意识到道氏其实是纯“技术派”。理论的基础是股市的运行数据,而不是公司基本面的分析,所以很多操盘手利用大家对道氏理论的盲目崇拜,造出很多假上涨趋势来收割韭菜。
道氏理论作用:(1)平均指数反映了一切(包含各种小道消息、预估信息、可预见信息等,除了不可抗力)。(2)反应三种趋势:长线趋势、中线趋势、短线趋势,但这些趋势都有一定的滞后性,往往需要趋势走出来了,才能清晰的反应出来。所以为了预测股市,道氏理论总结了很多规律,今天学第一个“头肩形”,
A.一波强劲的上涨过程,股价大幅升高,成交量显著扩大,之后进入短线回调,成交量缩小,远小于股价上升及达到顶部时的水平。这个阶段称为“左肩”。
B.另一波伴随着高成交量的股价上涨,并达到高于左肩顶部的水
平,之后的回调(伴随着成交量萎缩)将股价带到之前一波短线回调的底部附近,可能稍高于或稍低于这个底部,但无论如何都低于左肩的顶部。这个阶段称为“头部”。
C.第3波股价上涨,但成交量显著低于之前左肩和头部的成交量,
且股价在达到头部的顶点之前就开始回落。这个阶段称为“右肩”。
D.最后,第3波跌势出现,股价跌破颈线(即连接左肩与头部之间的低点、头部与右肩之间的低点的一条线),并继续下探约3%。这个阶段称为“确认”或“突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个有效的头肩顶形态来说,4个阶段 A、B、C、D都是必备的。任意一个阶段的缺失都会影响该形态的预测价值。在定义各阶段时,我们考虑到了可能出现的变化(每个头肩顶都有自己的特征),只包括了确认形态所必备的特征。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1485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