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是全世界最好的工作,从各个纬度来说都是。赚钱很容易,非常容易,前提是你头脑清晰有基本的思路、有一定本金、有风控意识。 但我总看到几千块进来想暴富的,我不能说夸张的收益不能实现,只想说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儿,能力可以慢慢提升,硬干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在干交易这件工作之前,先干点别的准备好你的本金和清晰的头脑,没有准备好之前别干交易,硬干,亏了不要来骂市场,市场很公平也很直接,蠢的人就是要付出代价。
A股有全世界最容易获得的阿尔法,黑A股的一定是sb,或者别有用心。说A股没有好公司的,眼睛不要可以捐给有需要的人。不合法的平台少碰,没有任何理由承担不必要的市场外风险。
技术分析是黑洞,包括这论那论的,在你没有稳定盈利的能力之前,看这些东西没有任何意义,只会浪费你大把的时间,引诱你在错误的路上越陷越深。一个词,盲人摸象。
但在你稳定盈利之后,技术分析和对交易心理的洞察能带你到新的高度,K线是博弈后的结果的简化,你对过程没有认知,就去看结果一堆分析,完全是扯淡,但当你对过程有足够的认知,就不是扯淡了,抄底摸顶,预测点位都是可能的,甚至有些时候市场里的单子是谁的我都能猜到。所以,不要学表象,会死,没有能力就别玩奇技淫巧,但也不要嗤之以鼻。
可能不太好理解,其实很多领域都一样,经验、工具和对目标的熟悉程度,导致我的看和你的看本质上就是不一样的,粗浅的学一学表面的东西,只能是装模作样罢了,特别是你还觉得自己懂了,这就还不如知道自己不懂的了。
黑止损的一定是sb,高手也会讲不止损,但都是有更好的风控手段,甚至在一开始就已经通过某些方式截断了亏损的可能性。某些黑止损的言论我只能说小学数学都没学好。断章取义的理解部分高手的言论,没有分辨能力,甚至再加工一下大肆吹嘘,很可怕。
长线短线,各种交易方法,没有优劣,只在于你自己用这种方法能不能赚钱,在于你的能力和目的。非要说哪种好哪种不好的,智商都有点感人。
稳定盈利只是开始,不是终点。不论是从交易本身而言,还是交易之外。
利益并非第一,最重要的,是如何更好的活着。
风险无处不在。做任何事情,先考虑风险。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看似霸气,但并不可取。
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风险可承受,才是真正的智慧。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简单才是高境界。
以前觉得,能写出深奥复杂的文章,说出高深莫测的理论才是高手,做了交易后发现,真正有效持久的策略竟然非常简单。因为简单而不简单,因为简单而不脆弱。
于是明白,能够去掉繁琐,返璞归真,一语中的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
人的贪婪和恐惧拥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尤其是在利益的驱使下,理性原来如此艰难。
当资金波动的幅度超过想象时,这种感觉如此真实。
抓不到的行情,根本不是机会,而是陷阱。交易需要舍弃大多看似美好的行情,仅抓属于自己的那一小部分。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并不容易,需要很大的胸怀和格局。
生活也是如此。
在交易中,资金管理和规则远比技术重要。
因此理解了风俗,法律,道德的本质作用。极致的自由会导致混乱,限制自由,才能提高效率。自律才能得到更大的自由。
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
绝大多数交易成功者并非天赋异禀,成功都来自于无数次挫折后的刻骨铭心。
运气只是暂时,一个交易员想要成功,刻苦,专心,勤奋,坚韧不屈缺一不可。
世界上没有什么低风险,高收益的事情。每一份收益,背后都对应着相应的风险。
做交易的人,永远不会被什么无风险暴利的机会所吸引,从而步入各种金融陷阱。
真正懂交易的人,更不会相信什么无敌的方法,完美的圣杯。因为论玩风险,交易员是最牛B的群体之一。
在交易中,所有的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去思考,去理解。
与其轻信那些市场噪音,不如静下来审视自己的内心。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依靠的,永远是自己。
懂得太多的道理根本没用,不深刻理解并且执行毫无意义。
一切的智慧,都来自于亲身的体验,不付出行动的认知都是伪认知。
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认知做着“自以为是”的事情。
在交易中,经常会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因为我们会经常发现,前几天自己还坚信不疑的某个理念竟然错得离谱,之前我们还高谈阔论的道理竟然是一个伪命题。交易是一个不停的自我否定,又时常因为洞见了某个真相而兴奋到灵魂颤栗的过程。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懂,不擅长的领域尽量争取闭嘴。
隔行如隔山,新手交易员在一定的周期内必然会亏损,交易中没有速成的天才,必须经历考验。别的领域也同样如此。
明星常有,寿星少有。
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站在运气上,傻子都能翻倍。站在趋势上,总有人会光芒闪耀。
越是心急,越容易失败,耐心是交易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生活中也是如此。
信息与交易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与人最远的距离,是认知的差距。
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认知枷锁中。繁华仅为表象,孤独才是常态。
交易是浓缩的人生。
交易带给我们的,并非只有金钱利益,它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在不确定的领域更好的活着。
投机交易者简单的可以分为两类:洞察到了走势是不确定的交易者和没有洞察到走势的不确定性的交易者。一般而言,我们默认前者为通过了投机交易入门考验的人。
而这群交易者入门后,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实还可以粗略的分为两种:
一种喜欢追求“先进”。虽然他们知道没有无敌的方法,知道未来的不确定性。但是他们觉得,方法虽不无敌,但是有高下之分。他们认为传统的方法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失效,而随着技术的不停革新,最好的交易方法,是需要不停的寻找的。
另一种交易者的选择是“坚守”。他们建立了一套逻辑完整的期货交易系统后,选择去一致性的执行。
哪种更好?在我看来,是后者。道理也很简单:没有无敌的方法,最新的技术也不一定更优异,简单的规则重复做,会产生最强大的力量。
1、 人性之一:标新立异
曾经我在某平台上回答了某人的一个关于支撑位和压力位的问题,那篇我自认为写的很用心,也很真诚。评论的人也很多,有赞同的,也有不同意的,大家争论的也比较激烈。但是这个时候,我发现了一个人评论说:
一群韭菜。
我点开了他的主页,然后发现他基本上所有的留言都是这种角度刁钻,言辞激烈的措辞,最后我在某一个位置发现了他刚开始其实是一个出售所谓“交易模型”的人…
他为什么会采用这样的行为方式?有一个成语可以很好的解释:标新立异。
如果用最基本的、最传统的方式,以他的专业程度,以他那毫无竞争力,早就该被淘汰的“卖模型”行为是根本无法吸引更多的人注意到他的。所以,他为了博取更多的眼球,他开始用激烈的言辞博存在感,哗众取宠。
很多人觉得他很傻,然而,标新立异其实是人类的本能。因为在进化过程中,我们需要不停的打破陈规陋习,进行创新创造才有了今天的繁荣。只不过,这个人性的特点,也给我们带来相反的副作用,就是凡事都要追求与众不同。
这种习惯,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某些人的潜意识中,影响着他看待事物的角度。
然而,投机交易并不是一个需要博眼球的行业,投机交易是一个与自己人性博弈的领域。身为一个交易者,可以有这种创新的精神,但是不应该被其支配,影响你的判断。
2、 古今未变的人性
曾经有一个交易者叫H。
某天,一位交易高手跟他说:你去买本书,叫做海龟交易法则,它里面详细的讲解了一套交易系统,而且它讲的非常详细。
H去买了,看完之后就直接扔掉了。有人问,研究的怎么样?
H说,那是一个过时的交易系统,它太古老了,我看了几眼就给扔掉了。现在都什么时代了?研究它没有意义。
看到了吗?本能就帮他拒绝了一次可能突破的机会。
投机之王利弗莫尔说:“投机如山岳一样古老,华尔街没有新鲜事。”
为什么没有新鲜事?因为做投机交易的并不是技术本身,不是电脑芯片等那类需要不停迭代的科技,投机交易做的是人性的博弈,是认知和智慧的比拼。而身为一个人类的本性,并不会轻易的改变。也就是说:投机交易的基本原理早就确定,我们要做的不是创新,而是理解并执行。
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翻开各类交易的书籍来证明,比如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海龟交易法则等,除了其中的K线背后的时代故事具有浓厚的年代感之外,那些对于理念的形容你会觉得很过时吗?突破,止损,仓位,止盈,趋势,交易系统……你会觉得有违和感吗?不会,因为这些沉淀下来的都是投机的根本核心,这些核心从未改变。
但是人们往往会被自己立异的本能所影响。就像是你经常可以在投机领域看到一类说辞:所谓的趋势交易,都是老掉牙的东西,是早就失效的交易方式。这些人,可能是真的研究过趋势交易,也对投机有一定的理解,然而,他们不相信某些东西是的关键并非创新,而是坚持执行。
在著名的书籍海龟交易法则中有一段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话,其作者柯蒂斯费思在系统衰落的那一章中说:
某些交易者会因为怀疑某种方法而停止使用它,这对趋势跟踪 者们也有一种有趣的副作用。每过几年,趋势跟踪者们就会经历一 个亏损期,而每到这个时候,必然有专家跳出来宣称趋势跟踪策略 已经走到末日。
自海龟计划实施以来, 我已经至少三四次听到趋势跟踪法已经失效的论调。对此,我通常 一笑了之,因为我知道,这意味着遍地黄金的市场已经离我们不 远了。
你看,就这个现象,在今天是否依然在重复上演? 跟海龟的那个时代有区别吗?没有。
3、自我控制才是最难
人们为什么喜欢标新立异?因为想要坚持一致性的执行一套交易系统并不容易,它需要深刻的认知支撑。如果一个交易者并不明白一致性执行一套交易规则的强大好处,他是无法控制自己去停止创新和改变的。
因为他会认为不改变,不创新,就意味着不进步。他会觉得,固守一套确定的规则,看起来根本无法突显出我们人类交易员的价值。
为什么要不停的改变?因为他认知并没有足够的坚定。他只能通过追求最新,去获得足够多的安全感。可实际上呢?
实际上,投机交易的根本就是处理未来K线走势的不确定性,而处理不确定性需要的就是确定性的规则。你以不确定性的交易模式去应对不确定的走势,能够获得一个“稳定,持续”的结果吗?
所谓的规则,就是要确定。确定的规则才最有效率。
比如止损,你说亏损一个ATR直接无条件止损更高效,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再去决定更高效?前者止损只需要一秒,果断直接,而后者呢?你完全拿捏不准他到底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在我看来,任何一笔交易的决策时间超过10秒,都属于没有明确的交易规则。
人性喜欢标新立异,然而交易员的核心工作其实是以认知为核心,以自律为武器,逼着自己坚持运行自己的交易规则,长期,持续的输出自己的交易逻辑。
一旦放纵自己,你将在追逐最好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4、时间的力量
曾经有一个建立起完整的交易系统的交易员,他入场试错,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他也建立起了完整的资金管理模式。但是,他的运气一般,刚入场后就开始经历较长周期的回撤期,好不容易渡过了回撤期做到了一波他等待的行情,然而资金曲线也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直接崛起。
反而是走出了如下形态:

他疯了,他觉得那看起来无尽诱惑的历史回测都是些障眼法,都是虚假的。未来已变,不变则死…从此,他走上了一条追逐最新的路。
他明明已经发现了规则的威力,最后为何又开始变化?因为他忽略了另外的一个关键点:规则的强大威力,需要时间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来。
时间长度非常重要,时间不够,某些事物的威力就无法发挥出来,期货的交易系统也是如此。就像上面的那位朋友,如果他坚持下去,他未来的资金曲线可能是这样:

很多人拥有了一套逻辑正确的交易系统,但是往往无法坚持运行到它的威力展示出的那天。他不知道,眼前看似普通平淡的结果,有了足够的长度,最普通的东西也能够变成传奇。
5、重复才是最牛的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一句话:人们往往高估了一年所能够取得的成绩,而大大低估了三十年,五十年所能取得的成绩。
很多人都想要短期内创造暴利,渴望短时间内拥有提款机式的交易方式,但是他们却不懂,时间积累的成果像滚雪球一样,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就像某人曾经给一套普通的再普通不过的交易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按照资金比例下单的操作语句,测试了豆粕近20年的走势后,被盈利结果震惊的嘴巴都合不拢……
是万到亿的跨度。
看到那个结果,很多人都是那种觉得这是在胡扯,他们的嘴角上带有嘲讽般的笑容。可实际上,他们没有看到,这套系统的模式真实运作起来也根本毫无问题。你实盘跑一下和测试的结果基本类似。他们为什么本能的就抗拒?因为他们对简简单单的规则的重复运行,对规则的力量,时间的力量,积累的力量缺乏想象力而已。
当然,仅看结果让人震撼的不敢相信,但是这其中坚持的过程,也远非普通人所能驾驭的。连亏的沮丧,巨大回撤的带来的压力,长期不创新高的怀疑,都是需要对规则,对不确定性,对投机最根本的深刻理解才能够坚持下去。
想要做到简单的交易规则大量的重复运行,其实并不容易。不变,比变化更难坚守,因为想要做到简单的重复,你需要直接洞穿事物那些复杂的表象,直接洞察到根本。你还需要以最朴实无华的方式,大量的,重复的输出最根本的核心。
所以才说,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顶级交易高手。
1、
第一步,由简入繁。由什么都不懂的状态到开始大量的吸收关于期货交易的知识,越多越好。
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日内,“波段”,技术指标,技术形态等等…
这个过程,是一个全面开放的状态,是一个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当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我们进入了一次考验:
洞察。
这里面,会有很多冲突,会有很多东西根本就是错误的,存在着大量的谬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大量的去经历,大量的去体味每一个理论的真假,去不停的验证,不停的独立思考。
比如,有人说基本面好,能判断出大方向,那么你就去好好研究一下,看看到底能不能判断出方向,有人说,MACD有各种各样神奇的说法,你就去一条一条的验证,到底存不存什么神奇的秘密,今天看看资金面,明天满仓梭哈一把试试命…
你经历的坑越多,你爬出来的坑越多,你对交易的理解就越深刻。
在这个过程中,依靠的就是一个人的洞察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身为一个期货交易者,必须要拥有窥透本质的能力。
2、
当你在自己亲手构建的复杂信息流里,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然后你开始能够分辨出那些错误的东西,这个时候你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取舍。“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这个阶段,交易者开始大量的抛弃掉那些错误的理论,他开始留下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
这个过程中,随着他对交易认识和理解的加深,他抛掉的东西会越来越多,甚至会把某一整个理论压缩成一句话。
比如,未来的走势是不确定的。这句话,可以让他砍掉一半的以上的谬误。比如,盈亏同源,这句话让他可以明白到底该如何资金管理。
他开始化繁为简。
这个过程中,交易者开始明白什么叫简单的力量,他开始发现,很多人都沉浸在一个无法证伪,复杂无比的怪圈里而无法自拔。他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去做一些几乎永远不可能成功的事情。
他开始发现了交易的真相,他开始把交易的各个环节中,最核心的关键提炼出来,压缩成一个个规则。入场规则,出场规则,资金管理规则等…
3、
而在提炼出精华之后,他开始进入再下一个阶段:
组合。
这个阶段,就是拥有交易系统的阶段。
他把他最后提炼的交易规则组合到了一起,就是一套期货的交易系统。
有了交易系统,你就可以大量的,长期,持续,稳定的输出自己的交易逻辑。
我自己当年不知深浅地进入投资行业,头几年跟着别人盲目投资,亏得一塌糊涂;中间几年忽赚忽亏;近几年小有盈利。但仍然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这个行当亏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须承受亏损,才可能赚到钱。而这期间所必然要经历的心路历程,很难与外人道,说了也是隔靴搔痒,外人很难有切身体会,所谓隔行如隔山。
我这个人从小爱看书,因此养成一个不好的做事习惯就是,什么事情首先就想先从书本上、理论上完全弄明白。然而,有些事光从书本上、理论上是弄不明白的,毕竟不是每门学科都能像数学一样可以按逻辑推导。其实即使是严密如数学,一样存在着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这样危及数学大厦的数学危机。
而投资这门行当,不同于自然科学,很难有固定不变的定律、定理作为逻辑推导的基础;也不同于艺术,想象力、创造力过于丰富者往往情绪波动太大,这有时候是很致命的。我倒觉得更像是战争,一切都是动态的,这一方的反应基于另一方的反应,而另一方的反应又基于这一方的反应,于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纠缠叠加,使得形势无比复杂,瞬息变幻,神鬼难测,取胜的关键很多时候在于根据有限的、不完整的情报,凭经验甚至凭先天第六感条件反射般地临场发挥。战争如果长期打下去,很难有常胜将军。不要动不动拿巴菲特说事,全世界就这一个,况且他也同样经历过失败,比例较少而已。
因此,我觉得,成功的投资者,更像是一名将军;伟大的投资者,则更像是一名元帅。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帅才则更为稀少。“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何等惨烈、何等血淋淋的事实。
到现在为止,我也不敢说自己是个优秀的投资交易者,总之,我只能说自己也还在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中。
既然最近这么多人来问,我就想把我自己这几年来在天堂地狱间徘徊的大喜大悲经历和心得体悟写出来,无论成败,关键在于真实呈现,一方面到了该为自己做一个阶段性总结的时候,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多多少少对有缘人有些益处。我不怕公布所谓的秘诀,因为这个行当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秘诀,其中所用到的技术非常简单。如果非得要说有秘诀的话,无非就是如何选取合适的技术,又如何运用到实战中去,在实战中该如何止损、如何止盈、如何进行资金管理、如何减少情绪的影响等等实际问题。
更进一步地说,知只是一方面,甚至不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如何行是另一方面,甚至是更关键的一方面;而边知边行,边行边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从而实现行知一体、知行合一,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所谓“秘诀”。不过,这已经不仅仅是投资交易行业的“秘诀”,是适用于任何行业的“秘诀”了。而这个所谓的“秘诀”,不是别人告诉你了你就会了,最终更多地还是要靠自己多实践、多体悟、多总结,循环往复,螺旋上升,量变最终引发质变。
漫长的投资生涯中做好一件事情足矣,我们可以用一生的时间细细品味个中的艰辛与酸苦,从而获得幸福甜蜜的回报。投资之路上有这么多好友陪伴,甚幸!分享自己的一点感悟希望能帮到有缘人。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0633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