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多年从事的是心理学研究,研究人类决策的特别错误,发现人们在衡量盈利和损失时是不同的。简单地说,就是损失带来的痛苦要远远大于盈利带来的喜悦,很多实验证明人们需要两倍的正面盈利去覆盖负面的损失。这种被称为非对称损失厌恶,运用在股市上,意味着投资者在损失之时,其感受两倍于其在获利之时。这对投资者影响很明显,而且还很深刻。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投资者明明心里知道现在买入一个心仪的标的,持有三五年赚钱是大概率事件,但是你若让他买入,他却是下不了手的。这其实就真是短期损失厌恶心理在作怪。作为价值投资者、长期投资者,必须要克服这种心理障碍。道理太简单,因为:
1. 如果你是个趋势投资者,或许最喜欢的是买入后立马上涨,然而对于价值投者来讲,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因为价值投资者多是喜欢的左侧买入,而且是见便宜了便买入。这种操作如何保证我们一买入就立马上涨呢?除非碰巧恰恰是买在最底部,正逢股价向上反转的拐点。然而,总是寄希望于买在最底部,前面已经说了,其实也是贪婪的一种。这是就个股而言的。
2. 就大盘而言,谁又能够预测到下一周、下一月是上涨还上下跌呢?其实具体的点位是神也预测不准的。在这种情况下,买入一时被“套”其实是很正常的,投资者所要做的便是要聪明地忍受一时的损失。
其实,对于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者来讲,股价每天的涨涨跌跌,除了在买入与卖出之时才有点意义之外,其他情况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最忌讳的是将股票账户视为储蓄账户一样,每日让其波动搅动得寝食难安。如果是那样,投资者就要考量一下自己究竟适不适合在股市生存了。
远离盘面,忘记账户。这是长期投资者的必修功课之一。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0193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