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属于自己的操盘体系第一步。设框架看趋势观量价

那么多年以来,大部分散户在二级市场中都经历过辉煌与荣耀,也遭遇过失败与迷茫。但是能成功组建适合自己的有效操作体系的终究少之又少,今天我们就从这篇内容开始从头梳理这里面的看似复杂其实充斥着人性和基本规律的技术。

所谓的技术到底是什么?软件中的这些指标为什么每一个学会了却都看着没什么用,没有一个准的?为什么人家的个股追高能套利,自己的追高当天或者第二天就砸到哭?这些看着无解的问题让我们一起通过时间和学习沉淀一步步来把答案揭开。

一套完整的操作体系建立的初期,我们先要清晰地认知一个大框架。指数,板块指数,个股之间的关系是由大到小。分时图依次也是由大到小去看。建立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学会掌握指数的动向才能去寻找板块,从而再从板块里去挑出个股。那么掌握指数,需要的基本技术框架就是波浪理论,量价关系,K线形态,MACD指标运用以及斐波那契数列。为什么没有均线理论?其他指标难道没用吗?非也,均线都是K线走出来的,从大盘指数的技术角度来说过于滞后。而其他技术指标都是辅助道具。辅助道具的作用在于,当你研判出一段趋势之后,叠加使用提高准确率用的,并且不同的指标在不同的趋势下才会有效。

个股的掌握,短线基本框架是用小分时K线形态,大小周期量价关系,移动指标平均线(EXPMA),MACD指标运用,KDJ指标辅助而成。中线是用大分时K线形态,大周期量价关系,MACD运用,斐波那契数列组成。长线是直接看估值换算位阶,财报,政策扶持想象空间,超大周期量价关系,分红能力为主。

框架建立完毕后,我们入手开始学习的第二个技术就是量价。因为量价关系是所有大小周期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也是唯一一个直接反应了市场情绪的指标,是情绪演变出来的因果。所谓量价,我们需要拆开看,量=VOL量能(成交量)。价=股价(K线独立形态)。VOL中我们需要先看长短,再看VOL中那两根线。那么长短除了明显的天量和地量我们可以目测以外,最主要的运用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趋势中做出对比。在绝对量和相对价的逻辑之下,日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建立属于自己的操盘体系第一步。设框架看趋势观量价

随便找一个日线图作为案例,哪怕是外盘A50也是一样的看法

图中3种颜色的虚框假设我们代表短中长线,那么很明显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下跌对于黄框区域代表近期这一次属于带量下跌(说明这个低点不是低点),对于绿框区域来说就属于缩量下跌(预示着后面只要不再增量就是安全的),对于白框区域来说就是再合理不过的温和缩量下跌(代表着白框左侧的位阶,只要后面上涨时候量跟不上就是阻力位)。那么看到这种情况,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在思维中就要关注两个关键:

第一,均线目前是空方排列,空方排列中经历了放量下跌之后需要缩量才能上涨。既然大方向现在依然属于缩量,所以这种下跌就不需要紧张。第二,建立在超短线也就是隔日的基础上,正因为最近这个K线的下跌在相对前面2天是放量的,所以下一个交易日当然需要量缩才能出现止跌甚至上涨的动作,如果再放量那当然会继续跌甚至破坏超短线趋势。此时再结合均线去看,假设缩量那么上涨幅度当然不会太大,因为均线下弯缩量是站不稳的依然会向下,这样脑子里就基本已经知道下一个交易日的剧本了,这个盘子会先上后下呈现震荡偏空先强后弱的走势。那么A50外盘如果9:00-9:30是先上,我们的大盘就会高开。高开之后A50盘一下开始跌,我们大盘也会陪着下跌。

同样的原理我们回到周五大盘5分钟图再去看,这里面有教科书一般的案例。

建立属于自己的操盘体系第一步。设框架看趋势观量价

所有的分时对于量价的判断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时间转换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的,开盘相对前一个交易日是量缩。那么就单从这个图去理解的话空方排列之下,缩量应该上涨。所以出现了开盘后的一段震荡向上,但是大趋势是向下的,并且在当时跌破趋势线已经意味着空方确认。直到下午缩量下跌以后再补量下跌出现了一个日内阻力位(白框),然后再缩量整理后反抽(绿框)量能结合底背离只能满足短暂下跌过程中的反抽需求,但是过不去那个阻力。所以反抽必然以失败而告终,收盘放量下跌收最低附近为下一个交易日埋下可多可空的开盘作为伏笔。

建立属于自己的操盘体系第一步。设框架看趋势观量价

取某个股周线图作为案例,仅供参考

上图为典型的多方排列,位阶目前相对处于中段。从量能上来说,黄色框出部分周线视为突破无效,因为缩量突破视为假突破。但是建立在多方排列的基础下,缩量突破后如果下一周可以持续放量那就可视为有效,而且一定要高开放量,这样股价暂且可以看到绿色框出的位阶。而我们只需要等待当股价到达并且突破绿色框出部分的时候量能是否满足即可。如果量价依然不满足那就是量价背离当然是减仓或者止盈离场。从长线角度来说,当初白色框出部分是地量,并且股价和指标当时都是最高,所以长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白色的位阶必然会越过,越过才是终点。所以在第一次量价背离后我们如果减仓保留底仓后面等待回踩趋势线还可再做,只要形态不走空都可以延续操作。如果只用短线思维,量价背离直接止盈换一个个股即可。

有了这么一个多方的长线思路做基础铺垫,操作上就要执行到短线里面,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摊低成本完成绝对套利。但是如果下周一直接就是缩量,那至少预示着当天大概率高开低走我们量缩就需要立刻止盈离场或者开盘无视股价立刻减仓,等待周线缩量回踩趋势线附近再根据到时的情况考虑是否重新进场。(注意:缩量一字板封住,例外。除非直接到达绿色框出区域量能因为缩量跟不上,那一字板也依然会砸板低走,砸板减仓即可)

建立属于自己的操盘体系第一步。设框架看趋势观量价

取该个股过往的一段行情作为案例,量价运用充分展示。

上图是某个股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多方排列后的走势,从最左侧可以看出黄框多方排列后放量上行,每一次绿框缩量就是横盘回踩趋势线,白框量价背离后缩量下跌不破趋势一个放量继续涨。真正的卖点在图片最右侧的白框,因为高位阶出现放量的量价背离,所以应该止盈离场。至于蓝色框出的部分属于主力利润时间,我相信正常散户拿不到那么后面,这就是典型的二次背离后+三次背离。贪图未知空间的结果就是腰斩利润一半,时间白白浪费。当然,这个图只是多方排列下量价运用的教材案例,现实中没人会在这么个东西上拿几年。


上述所有图片仅仅只是对于量价判断方式的分享,关于量能的问题上,大家需要明白一个道理。量能是市场情绪成交结果的共鸣,有量才有价。量能的长短仅仅只是成交量的体现,市场有卖才有买,所以量才会变长或短。而捕捉买盘或者卖盘是通过趋势的判断以及量能的转变去定义而不是颜色。颜色的作用只是位阶的体现,切记。(大趋势的判断第一眼看均线,读懂当下以及大周期中的多空或者震荡趋势再去选择用什么指标结合量价去操作,通过趋势线各种均线以及颈线带着K线组合中的缺口去定制策略。大周期图中立刻看懂位阶,位阶决定着该股是否值得长期反复做T以及防御止损止盈点定制。日内的趋势用均线叠加趋势线往小分时去做,需要结合近期高点或者低点开始判断)

而单独掌握量价动向依然无法立足于市场,因为谁也不知道第二天是放量还是缩量,但是后期我们通过其他技巧直接可以计算出缩量会如何,放量会怎么样,高开或者低开对应量能又会出什么结果,如此即可做到充分应对并且执行,百试不错,因为这就是股市中的规矩(既盘口语言)。建立在大方向绝对掌控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在小方向里面做出调整,调整的是操作逻辑和自己的心态承受能力,以及风险规避能力。(改变追涨杀跌的思路,认清空排之下的底不抄,只做确定性波段)

量价关系只是我们建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已。量价关系好比一个万能胶,决定着大部分技术形态以及各种理论的转折,是提升技术研判准确率无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在我们之前的视频中已经分享过通过均线读懂趋势和位阶,市场永远在多方,震荡,空方3种趋势中徘徊轮动。而位阶分为低,中,高这3个标准。单边做多的体制下何为高低?我们股市的保护制度是低到极限退市,所以低是有下限的。而真正的高是没有上限的,所以判断高低的唯一标准就是位阶的对比,当你的个股从大分时图中的一个位阶到达另外一个位阶并且突破越过打出历史新高,只要量价背离出现你就可以默认为绝对高点止盈离场。几千个个股换一个去布局不好吗?

我真心建议初学者不要总想着用抓妖股那套体系去做常规个股,要认准自己独一无二的操作才可战胜市场。毕竟妖股也是横盘几年才从地板上起来的,不付出点代价哪有那么简单抓住。每一次看到成妖再去追那最后2个板和赌博有何区别?况且抓妖另有隐情和体系,也是市场情绪的一种体现。

最后关于量价的判断,有几句重要的口诀赠送给各位,务必牢记。对于大盘来说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多方趋势下,放量上涨缩量下跌为良性走势。空方趋势下,放量下跌后需要缩量上涨才可视为反弹。震荡趋势下,量缩价稳找买点,带量跌破或者突破趋势为变盘,缩量跌破或者突破视为假动作。而变盘后需要对应的量价趋势转变去确认才可执行操作。演变到个股身上,震荡趋势下量缩价稳找买点,量增价涨加码点,量价齐扬减仓点,量价背离止盈点。二次背离不去做,人为因素不可控。这里为什么个股不提多空?因为绝对空方不操作,空转震荡才可关注量缩价稳,一旦震荡转多加个仓是右侧交易,真的变大多量价齐扬减仓了,量价背离是多方结束准备转震荡然后变空了,新一轮回开始了。(没有主力能控制指数,但是所有主力都能主导个股)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0005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1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