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熊市是指长期整体向下的主要运动,其中伴随着重要的反弹走势。熊市是由各种不利的经济基本面因素造成的,直到股票价格彻底消化那些最糟糕的情况,这种运动才宣告结束。熊市由三个主要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是追涨在高位买入股票,获利希望破灭而导致的套牢;第二阶段是经济萧条和企业收入锐减而导致的股票抛售;第三阶段是漠视股票实际价值,甚至将很多优质筹码廉价割肉卖出,目的是把手中资产变现而得到现金。
熊市往往由三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是过度乐观地估计前期牛市而乐极生悲,高位追涨导致获利希望破灭。第二阶段反映出公司收益能力下降和股息红利的锐减。第三阶段反映出人们为生计所迫,忍痛割爱卖出股票。熊市的三个阶段分别由次级反弹运动间隔开来,而那些次级反弹运动,往往被人们错认为是牛市反转行情的开始。而这些次级反弹行情的迷惑性,对于那些通晓道氏理论的投资者而言不成问题。
汉密尔顿多次在他的文章中强调华尔街那句箴言:请勿在沉闷的市场中做空。在熊市里这可不是一个好建议。汉密尔顿认为在熊市里做空的最佳时机,是在强劲反弹之中交易量渐趋衰竭之时,在此之后下跌重新变得活跃而熊市趋势继续恢复。
在熊市之中绩优股也会同垃圾股一样受到株连,那是因为人们手中的一些股票如果卖出去还能换回部分现金,而另一些股票已经一文不值。股市大萧条时期,从未投机的人们被迫从他们的保险柜中取出那些绩优股,迅速将它们变现。尽管蒙受了一部分损失,但是这些股票毕竟能够换回现金,而现金是维持生存的必备之物。
他们昔日曾经建立的这些未雨绸缪基金,目前派上了用场,现在看起来真的下雨了。也许出售房屋和其他财产是更加英明的决策,但遗憾的是找不到愿意拿出现金的买家。也许他们之前抵押贷出了保险金,使得保险公司贬值出售一些有价证券以获得现金。也许他们之前透支了他们银行账户里的存款,使得银行廉价变现他们的有价证券以维持账户储备金。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也许某一时刻市场上绩优股满天飞,但找不到足够多的买方来接盘。这也就是说,供给和需求的规律正在起作用。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跌毫无疑问。那些接受过许多著名咨询公司投资建议的读者们或许会纳闷,为什么那些经济学家们对于熊市这一阶段的特征不屑一顾呢?
什么因素导致长期熊市寿终正寝呢?对于一轮牛市或者熊市形成的全部过程,《股市晴雨表》一书有过精彩论述:
早晨一觉醒来,突然发现我们的收入猛增,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支出。我们口袋里的钱贬值了,周围空气中弥漫着冒险与投机的气氛。经济慢慢从萧条沉闷逐渐转入了活跃繁荣。伴随着利率增长、工资增高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逐渐膨胀,过度投机开始表现出来。过了几年好日子之后,经济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承受的压力开始加紧,随后出现了断裂……萧条的先兆首先出现在股票和期货价格上,接着失业率开始攀升,此时只见银行储蓄存款的数字在攀升,而用于投机的资金却不断匮乏。
汉密尔顿曾经指出,千万别指望运用道氏理论去寻找熊市的底部到底是那一天:任何人不要寄希望运用股市晴雨表找到熊市向牛市反转的拐点。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39735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