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爱他,就带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也带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股市亦如此,只不过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在股市以盈亏的形式出现,那么什么是分水岭,那就是成本。
谈及成本,就不得不说仓位管理。据统计,中国有80%多的账户处于10万以内的资金规模,1万以内的账户居然占比达30%之高。受制于资金规模,这部分投资者买股票基本就是All in,一把“梭哈”,首先他们是被动关心股市,人云亦云间听得股市上涨,又匆匆完成交易。没有什么成本控制,仓位管理的概念,甚至,他们连股市究竟是什么也搞不明白,类似于糊涂官判糊涂案,在羊群效应中一批批地成为股市的骨灰。
不论你买什么股票,成本自然是越低越好,因为成本越低意味着盈利空间越大。有心的读者可能听说过前几年一位股市大拿“缠中说禅”写的日志,里面提及成本做到负数的,很多人可能觉得好奇,成本怎么可以做到负数,这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股份保持稳定,通过不断的高抛低吸做波段,将成本摊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成为负数。这个在很多老庄股身上尤其明显。这种庄股长期被恶庄侵占,不断地利用资金和信息优势在里面做高抛低吸,从股票走势来说,虽然没有什么可观的涨幅,甚至下跌,但里面的主力资金仍然获利巨大。

在目前A股沪深两市中还有相当数量这样的老票,一般这类的票不是明星股票,也有一定的业绩支撑,股本不大,股价不高,走势大部分时间独立于大盘。这类票是价值投资者的坟墓,什么估值什么价值发现用在这类票上面完全失灵。这些理想派在那些成本为负的恶庄那里一定会被吞噬被活活磨死。庄主李彪是个做庄的行家,在他的日志中,是特别喜欢吃掉那些几千万、上亿、甚至十几亿资金筹码的。
其二是通过大笔的抛现,股份瞬间被减少,成本出现负数。这类根本不值得一提,很常见的就是网上那些虚荣的炒家,炒某只股票赚钱了,刻意留下一手100股不抛,赚钱的股票就全都留下,亏钱的全出清,通过此番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博取傻憨的信任。但凡遇见这类晒账户的,果断取关远离。
在股市里面,你一定要记住:不论资金多寡,一定要养成分批买入的习惯,给自己的交易留下进退可据的空间。这是正视我们自身的不足,同时也是正视股市的不确定性。《其实炒股炒到最后,你会发现,不论上涨还是下跌,你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不仅是有效的仓位管理,更是一种充分的逆势反人性投资。
表现在股价下跌的时候,通过不断买入摊低成本,同时股份增加,这两点是日后股价上涨获利的关键;
当股价上涨的时候,通过不断地抛出,股份减少,成本降低,锁住利润,股灾来了你也不怕。

仓位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自己的持仓进行合理的控制,我们常说的轻仓、重仓、满仓和清仓等均是仓位的一种表述,表达出来的就是不同的仓位管理态度。一般来说,有效的仓位管理可能既不能增加我们的收益,又不能缩小我们的损失,但是它却可以控制我们的投资风险,使你在危机的时刻可以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持仓成本。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风险无时无刻不存在,过于悲观固然不可取,但过于乐观更加不可取,如何抵御这些看不见的风险,做好仓位管理则是有效应对这些风险的法门之一。
仓位管理最简单的傻瓜方法,就是三分法则,把资金分成三份使用。
1、第一个1/3资金的使用
在大势低迷时,也就是说熊市末期,以短线操作为主快进快出、高抛低吸。操作一些明显有庄超跌个股(袭击受伤庄股),这类股票往往在大势见底后演绎成牛股。买入股票后,大势明朗可中线持有,否则短线获利了结。
2、第二个1/3资金的使用
当第一份资金在获利状态下,且已无风险可言时第二份方可使用。此时趋势应明显向上,且刚刚脱离底部区域。此时应选择明显底部放量,明显主力通吃套牢盘个股和高控盘庄股操作,中线持有。这次所持有股票应以获利为主,与庄共舞。密切监控主力底部筹码,如庄家有明显减仓迹象可获利了结。切记不可恋战,也就是庄家走我也走,我与庄家手拉手。

3、第三个1/3资金的使用
只有当前两份资金在获利状态下,且大势明显向好时这份资金才可投入战斗。
仓位三分法则,操作从理论上讲其风险最大值为1/3,而利润最大值为无穷。我们操作股票的依据使用统计学原理,是用历史数据的成功概率来判断未来,那么即便历史上是100%成功的,当你操作时也难免会失败,虽然是1%的失误,但对你来讲却可能是100%的失败。而三份法则的科学性就在于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让利润充分增长。
常见的仓位控制法
一般常用的仓位管理方法有三种,即金字塔形仓位管理法、漏斗形仓位管理法、矩形仓位管理法。
一、金字塔形仓位管理法
金字塔形仓位管理法,即初始进场的资金量比较大,后市如果行情按相反方向运行,则不再加仓,如果方向一致,逐步加仓,加仓比例越来越小。仓位控制呈下方大,上方小的形态,所以叫金字塔形的仓位管理方法。

其优点在于按照报酬率进行仓位控制,胜率越高动用的仓位就越高。
不足之处就是在震荡市中,较难获得收益。

二、漏斗型仓位管理法
漏斗形仓位管理,即初始进场资金量比较小,仓位较轻,若行情按相反方向运行,后市逐步加仓,进而摊薄成本,加仓比例越来越大。这种方法,仓位控制呈下方小、上方大的一种形态。所以,可以称为漏斗形的仓位管理方法。

此方法的优势在于初始风险比较小,在不爆仓的情况下,漏斗越高,盈利越可观。
不足之处则在于这种方法需建立在后市走势和判断一致的前提下,如果方向判断错误,或者方向的走势不能越过总成本位,将陷于无法获利出局的局面。一般情况下,此时仓位会比较重,可用资金比较少,资金周转会出现困境。在这种仓位管理方式下,越是反向波动,持仓量就越大,承担的风险会越高,当反向波动幅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导致全仓持有,而此时,只要方向再向相反方向波动很小的幅度,就会导致爆仓。
三、矩形仓位管理法
该方法是初次建仓时,进场的资金量,占总资金的固定比例,若行情按相反反向发展,以后逐步加仓,降低成本,加仓都遵循这个固定比例,可以称为矩形仓位管理方法。

矩形仓位管理法的优点在于,每次只增加一定比例的仓位,持仓成本逐步抬高,对风险进行平均分摊,从而实现 平均化管理。持仓可以得到一个很好地控制,后市方向和判断一致的情况下,会获得丰厚的收益。
而缺点在于初始阶段,平均成本抬高较快,故而交易者很容易陷入被动局面,价格不能越过盈亏平衡点,处于被套局面。越是反向变动,持仓量就越大,当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全仓持有,而价格只要向反方向变动少许,就会导致爆仓。

炒股,做的不是加法,是减法
一个有自己运行规律的市场。
减法是指最终的盈利是所有盈利的单子减去所有亏损的单子,要求盈利的额度要高于亏损的额度,一方面要求盈利的单子赚的尽可能多,另一方面要求亏损的单子亏的尽可能少,或者亏得尽可能的少,凡事有舍才有得,做什么事情都是要有成本的,这才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原则,小的亏损也就是大的盈利的成本。
其实,这也就是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炒股是一场修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你选择走正路还是歪路,走直路还是弯路,说到底还是由你自己决定。但不管怎么样,只要你愿意坚持走下去,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回过头去看一看以前走过的路,你就能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当然更好的办法是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不断矫正自己的走路姿态,你将会更快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387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