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是一部主要针对金融二级市场的技术分析理论,以下是如何运用缠论寻找精确买卖点的方法:

- 走势形态:缠论将走势分为上涨、下跌、盘整三种形态。上涨和下跌是波浪走势,而盘整是在一个区间内的上下震荡。
- 中枢:中枢是缠论中的核心概念,是包含进入段、连接段和离开段的一小段走势。有进入段和离开段的震荡才是中枢,没有进入段和离开段的震荡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走势分类。
- 线段:线段是缠论自己定义的一种走势类型,它包含中枢。包含一个中枢的是盘整走势类型,包含两中枢的是趋势走势类型。线段内部走势就是缠论定义的模型走势,即a+A+b+B+c,其中a、b、c是波浪走势,A、B是中枢。
- 级别:缠论的级别包括图表周期的级别和线段的级别。线段级别的大小由中枢大小决定,而图表周期的级别则通过均线系统来划分。
二、寻找买卖点的方法
- 第一类买点:
- 出现在下跌确立后的中枢下方,形成第一类买点后,只会出现盘整与上涨的走势类型。
- 必然买点必须满足以下情况之一:一个向上的延续或一个由下往上的转折。对于上升的延续中产生的买点,必然有一个中枢在前面存在;对于转折,前一段走势类型只能是下跌与盘整,买点之前必然有一个走势中枢存在。
- 第二类买点:
- 第一类买点出现后的第二段次级别走势低点构成第二类买点。
- 第二类买点不必然出现在中枢的上或下,可以在任何位置出现。在中枢下出现的,力度值得怀疑;在中枢中出现的,可能性对半;在中枢上出现的,中枢新生的机会大。
- 第三类买点:
- 在中枢之上会存在买点,即第三类买点。
- 第一类与第三类买点不会产生重合。但当第一类买点出现后,一个次级别的走势直接上破前面下跌的最后一个中枢,然后在其上产生一个次级别的回抽不触及该中枢,则会出现第二类买点与第三类买点重合的情况。

三、注意事项
- 背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趋势转折定律也表明,任何级别的上涨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任何级别的下跌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 级别:在实战中,缠论定义了一个同级别分解操作策略,也就是把线段内包含的中枢进行的降低级别的分解,把当前图表走势中的线段分解成低一个级别的线段来操作。
- 均线:为了方便理解,可以把操作级别称之为本级别。在本级别图表上,使用短期均线来操盘。不同级别的图表上,对应的线段级别也不同。通过设置均线系统来过滤掉超出该级别线段的走势,使得该级别线段始终处于把握之中。一旦走势脱离了该级别线段的均线系统支撑范围内,则认为该走势发生了反转,或者进入了盘整阶段。

总之,运用缠论寻找精确买卖点需要深入理解缠论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并结合实际操作进行不断实践和总结。同时,要注意市场的变化和风险,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和风险控制措施。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33493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