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股票市场中跟随资金进出做超跌反弹套利

以下文章略微比较长,源于网络,希望对大家有用。

在目前股票市场中跟随资金进出做超跌反弹套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判断市场环境与超跌状态

市场整体趋势:了解当前市场处于牛市、熊市还是震荡市。一般在熊市或震荡市中,超跌反弹的机会可能更多。

例如,在市场连续下跌一段时间后,整体估值水平下降,为超跌反弹创造了条件。

个股超跌判断:

技术指标分析:

常用的有相对强弱指标(RSI),当 RSI 低于 30 时,通常被认为是超卖状态,股价可能存在超跌;

还有乖离率(BIAS)指标,若股价偏离均线较远且为负向偏离,也可能是超跌信号。

比如,某股票的 6 日 RSI 连续多日处于 30 以下,同时股价明显低于其 30 日均线,就可能符合超跌特征。

股价跌幅与时间:个股在短期内大幅下跌,比如连续下跌 15% – 30% 甚至更多,且下跌时间持续一段时间(如几周或几个月),可初步判断为超跌。

例如,一只股票在一个月内股价从 10 元跌至 7 元,跌幅达 30%,则可能进入超跌区域。

成交量变化:超跌过程中,如果成交量逐渐萎缩至较低水平,而后在反弹初期成交量明显放大,这可能意味着有资金开始介入抄底,增加了超跌反弹的可能性。

比如,某股票在下跌末期每日成交量仅为前期高峰时的 20% – 30%,而在反弹开始时成交量突然放大至前期高峰的 50% 以上。

二、寻找资金流入的迹象

观察盘面异动:

在盘中密切关注个股的快速拉升、大单买入等异动情况。

例如,突然出现一笔或多笔较大规模的买单,将股价快速拉起几个百分点,可能是资金流入的信号。

分析资金流向数据:

通过专业的金融数据平台或证券交易软件,查看个股的资金流向情况,包括主力资金净流入、大单净流入等指标。如果这些指标显示资金在持续流入,说明有资金在积极布局该股票。

比如,某股票在一段时间内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连续多日为正数,且流入金额逐渐增加,就值得关注。

关注板块联动:

当某个板块中的多只股票同时出现资金流入、股价上涨的情况,可能意味着整个板块受到资金青睐。

此时,在该板块中寻找超跌的个股,跟随板块资金的趋势进行操作,成功的概率可能会提高。

例如,当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走强,资金大量流入该板块时,在其中选择前期超跌的个股。

三、选择合适的股票

股票基本面:

尽管是做超跌反弹套利,但股票的基本面也不能忽视。选择那些基本面相对较好,如公司盈利状况稳定、行业前景不错的股票,这样即使反弹力度不如预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

例如,一家公司连续多年保持稳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所处行业处于上升期,即使股价超跌,其内在价值也能为股价提供一定支撑。

股价弹性:

通常股价波动较大、弹性较好的股票,在超跌反弹时往往有更大的上涨空间。可以通过历史股价走势观察股票的波动特性,选择那些在以往行情中涨跌幅度较大的股票。

比如,某些中小市值的科技股,由于其业务特点和市场关注度,股价弹性较大,在超跌反弹行情中可能会有较好表现。

市场关注度:

市场关注度较高的股票,在资金流入时更容易吸引更多资金跟风,从而推动股价上涨。可以通过股票的换手率、股吧讨论热度等指标来判断市场关注度。

例如,一只股票近期换手率明显升高,股吧中关于该股票的讨论也非常热烈,说明市场关注度较高,在超跌反弹时可能会有较强的表现。

四、确定买卖时机

买入时机:

在股价止跌企稳时:当股票经过大幅下跌后,出现横盘整理或小幅反弹,且成交量开始有所放大,这可能是股价止跌企稳的信号,可以考虑逐步建仓。

例如,某股票在连续下跌后,股价在一个价格区间内波动,成交量较前期下跌时明显放大,此时可以开始买入部分仓位。

在技术指标发出买入信号时:如当 MACD 指标出现金叉(即 DIFF 线向上穿过 DEA 线),KDJ 指标进入超卖区后向上转折等,这些技术指标的买入信号可以作为参考,结合其他因素判断是否买入。

比如,在股价超跌的情况下,KDJ 指标的 K 值和 D 值都低于 20,且 J 值开始向上拐头,同时 MACD 指标也出现金叉,那么此时买入的胜算可能较大。

卖出时机:

设定盈利目标:根据股票的超跌程度和市场情况,提前设定一个合理的盈利目标,当股价达到该目标时及时卖出。

例如,对于一只超跌 30% 的股票,根据市场整体反弹力度和该股票的历史表现,设定 15% – 20% 的盈利目标,当股价上涨达到这个幅度时就考虑卖出。

观察技术指标的卖出信号:

如 MACD 指标出现死叉、RSI 指标进入超买区后向下转折等,这些信号可能预示着股价即将回调,可作为卖出的参考依据。

比如,当股价上涨过程中,RSI 指标超过 70,且开始向下回落,同时 MACD 指标出现死叉,此时可以考虑卖出股票。

关注股价的阻力位:

当股价反弹至前期的重要阻力位(如前期高点、均线压力位等)时,如果无法有效突破,可能会出现回调,此时可以选择卖出。

例如,某股票在反弹过程中遇到 60 日均线的压制,多次尝试突破都未能成功,那么在股价接近 60 日均线时就可以考虑卖出。

五、控制风险

合理控制仓位:在进行超跌反弹套利操作时,不宜过度重仓某一只股票,以免因个股的不确定性导致较大损失。

可以将资金分散投资于多只符合条件的股票,根据市场情况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分配仓位。

例如,将资金分成 3 – 5 份,分别投资于不同的超跌股票。

设置止损位:

为了防止股价继续下跌带来更大损失,在买入股票的同时,要设定一个止损位。当股价下跌到止损位时,坚决卖出止损。

止损位的设置可以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股票的波动情况来确定,一般建议设置在买入价的 5% – 10% 左右。

比如,以 8 元买入一只股票,止损位可以设置在 7.6 元或 7.2 元。

保持冷静和理性:在交易过程中,要避免受到市场情绪的过度影响,严格按照既定的策略和计划进行操作。

不要因为贪婪而过度追涨,也不要因为恐惧而在股价回调时过早卖出。

例如,在股票反弹过程中,不能因为看到股价连续上涨就盲目追高加仓;

在股价出现短暂回调时,也不能因为恐慌而立即卖出,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后再做出决策。

以下是一些可用于捕捉超跌反弹买点的技术指标:

一、相对强弱指标(RSI)

原理:RSI 通过比较一段时期内的平均收盘涨数和平均收盘跌数来分析市场买卖盘的意向和实力,从而判断价格的未来走势。

应用方法:一般情况下,当 RSI 值低于 30 时,市场处于超卖状态,价格可能会出现反弹。投资者可以将此视为一个潜在的买点信号。

不过,在极端市场行情下,RSI 可能会在超卖区停留较长时间,所以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例如,在熊市中,RSI 可能长时间处于 30 以下,但这并不意味着立即就会出现反弹。

二、随机指标(KDJ)

原理:KDJ 指标通过计算一定周期内价格的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之间的关系,反映价格走势的强弱和超买超卖情况。

应用方法:当 KDJ 指标中的 J 值小于 0 时,通常表示市场处于超卖状态,价格有反弹的可能;或者当 K 值小于 20 且 D 值小于 20 时,也可能预示着价格即将反弹。

但需要注意的是,KDJ 指标在盘整行情中可能会频繁发出虚假信号。比如在一个长时间的区间震荡市场中,KDJ 指标可能多次给出超卖信号,但价格并未真正反弹。

三、布林线(BOLL)

原理:布林线由三条轨道线组成,分别是上轨、中轨和下轨。中轨一般是移动平均线,上轨和下轨是根据价格的标准差计算得出,它反映了价格的波动范围。

应用方法:当价格跌破布林线下轨时,可能意味着价格进入超卖区域,随时可能出现反弹。投资者可以将此作为一个潜在的买点。

不过,如果市场处于单边下跌趋势中,价格可能会持续跌破下轨,此时不能单纯依赖布林线来判断买点。例如,在某些熊市行情中,股票价格可能连续数月沿着布林线下轨向下运行。

四、乖离率(BIAS)

原理:乖离率是移动平均原理派生的一项技术指标,它衡量的是价格与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偏离程度。

应用方法:当乖离率的数值过大(一般来说,6 日乖离率超过 – 5%、12 日乖离率超过 – 7%、24 日乖离率超过 – 11% 时),就表示价格相对于移动平均线处于超卖状态,未来价格有向移动平均线回归的趋势,可能会出现反弹。

但是,不同的市场、不同的股票,其乖离率的合理范围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对于一些高成长性的小盘股,其乖离率可能经常会超出传统的超卖范围,但并不一定会立即反弹。

五、抛物线转向指标(SAR)

原理:SAR 指标通过计算价格与某一时间段内的最高点或最低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止损和反转点。

应用方法:当价格从 SAR 指标的下方突破 SAR 时,可能预示着价格开始反转向上,是一个潜在的买点信号。

不过,SAR 指标在盘整行情中可能会频繁地发出买卖信号,导致交易成本增加。例如,在一个狭窄的价格区间内,SAR 指标可能多次切换买卖信号。

以下是一些用于判断超跌反弹买点和卖点的技术指标:

买点相关指标

相对强弱指标(RSI)

原理:RSI 通过比较一段时间内平均上涨点数和平均下跌点数来衡量市场的买卖力量对比。

买点判断:当 RSI 指标的值低于 30 时,通常被认为市场处于超卖状态,价格可能会出现反弹,此时可作为一个潜在的买点参考。不过在极端熊市中,RSI 可能会在超卖区域持续较长时间。

随机指标(KDJ)

原理:KDJ 指标基于统计学原理,通过计算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之间的关系来反映价格走势的强弱和超买超卖情况。

买点判断:当 J 值小于 0,或者 K 值小于 20 且 D 值小于 20 时,通常表明市场处于超卖状态,可能预示着价格即将反弹。但在盘整行情中,KDJ 可能会频繁发出虚假信号。

布林线(BOLL)

原理:由三条轨道线组成,中轨一般是移动平均线,上下轨基于价格波动的标准差计算得出,反映价格的波动范围。

买点判断:当价格跌破布林线下轨并开始收口,同时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可能意味着价格超跌,随时可能反弹。

然而,如果市场处于单边下跌趋势,价格可能持续沿着下轨运行。

卖点相关指标

RSI 指标

卖点判断:当 RSI 值高于 70 时,市场通常被认为处于超买状态,价格可能会回调,可作为卖点的参考之一。

不过在强势上涨行情中,RSI 可能在超买区域停留较长时间而价格不回调。

KDJ 指标

卖点判断:当 J 值大于 100,或者 K 值大于 80 且 D 值大于 80 时,通常表示市场处于超买状态,价格有可能会出现回调,可考虑卖出。

但同样在单边上涨行情中,KDJ 指标可能会过早发出卖出信号。

移动平均线(MA)

原理:对一定时期内的价格进行平均计算,形成不同周期的移动平均线,反映价格的趋势。

卖点判断:当价格上涨远离短期移动平均线(如 5 日均线或 10 日均线),且短期移动平均线与长期移动平均线(如 30 日均线或 60 日均线)之间的乖离率过大时,价格可能会向长期均线回归,此时可以考虑卖出。

不过,在大牛市中,价格可能长时间偏离均线而不回调。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32165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