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交量的定义
在股票操作中有四大要素:量、价、时、空。最看重的是“价”,因为所有的技术指标都是按照价格的变动而制定的,均线、MACD、KDJ等都不例外。也就是说,价格变动在先、指标变动在后,用技术指标来操盘有滞后性,而以K线为依据进行操作,则是最根本的依据,也是最高级的方法。只有价格的变动才能说明市场主力的真实心态。
而量能(即成交量)是第二重要指标。量能是什么?用简单的话来说,量能是价格变动的原动力和指挥官。当量能的增减方向与价格的涨跌方向一致时,量能支持价格按原先的方向变动(即人们常说的量价配合);当量能的增减方向与价格的涨跌方向相反时(即人们常说的量价背离),量能阻碍价格按原方向运动。用专业术语来讲:量能是指单位时间内股票交易市场或个股买卖的交易总量。
成交量值是一种供需表现,代表股票市场投资人购买股票欲望的强弱,由人潮汹涌转而冷清无人,再由呆滞平淡转至活络澎湃,确实反映出股价波动有高潮,也有低潮,有高峰,也有低谷。这种循环过程反映人气的聚或散。股市的人气聚散都需要一段时间,不是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它如波涛一样,大浪过去后,尚有余波和浪花,兴风作浪前亦有明显的征兆。
将人潮加以数字化便是成交量值,一段行情初起,成交量值开始增加,是渐进的,并非急剧的,直至无法再增加,行情便告一段落,进入整理阶段,成交量值逐渐减少。
另一段上升行情再起,股价继续上升,成交量值再度逐渐增加,股价创新高峰而维持不跌,必须有大成交量值做基础,也就是表示换手积极,维持股价。股价下跌时,人气四散,成交量值开始迅速或缓慢萎缩,无法再减少时,下跌行情告一段落,股价反弹后进入整理阶段,成交量值增加。另一段下跌行情再起,股价继续下跌,成交量值再度萎缩,股价创新低谷而无力翻升,就是由于买气不断削弱,形成供大于需现象。
二、成交量的表现形式
量能就是价格表现的强弱,而成交量自身的表现形式一般有普通成交量(成交量数在5日均量和10日均量线附近)、缩量(成交量在5日均量和10日均量线之下)、放量(成交量在5日均量和10日均量线之上)三种表现形式。
1、普通成交量
普通成交量下的个股一般处在盘整状态,参与股票交易的主力之间、主力与散户之间的力量对比处在一种均衡的状态,行情一般会保持现有状况,很难有大的突破。
2、缩量
缩量是市场参与者很消极或很隐蔽地表述自己对股票价值的看法。缩量出现在大盘反复调整之后,则是股价止跌的表现;若出现连续的缩量红量,则预示着行情即将走好。缩量若出现在大盘反复上涨的高位,则是危险的信号,说明主力的资金已停止大幅进场,只要股价不能再度上涨,随时要防止股价做头或下跌。
3、放量
放量表现的是市场参与者非常强烈地表述自己对股票价值的看法。若放量出现在大盘或个股的相对底部,则说明有先知先觉的大资金提前进场,是良好的买入信号,投资者一定要随时准备进场操作。大盘或个股在持续上涨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放量。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场,成交量持续地放大,股票才会持续上涨。在股价大幅上涨后,若出现放量滞涨的情况,则是危险的信号,因为主力建仓一定会在低位,而不会在高位,绝大多数高位的放量滞涨都是主力在暗中出货,一旦大盘或个股在高位出现放量滞涨,一定要及时退出观望,一面被深度套牢。
4、虚假成交量
主力为了达到自己吸货或出货的目的,经常会制造需要成交量。比如,明明是吸货,为了掩人耳目,收盘时故意将收盘价砸得比开盘价低,又由于K线是阴线,成交量也变成阴量了;还有一种虚假成交量就是对敲放量,简单地说,本来买盘不多,下方挂买单稀少时,主力想拉抬股价,就会使用两个账户(一个填巨量买单,另一个填巨量卖单)进行交易,价格按卖价成交。这样给人造成一种假象:有很多人想买入该股票,大家哄抢该股票,主力借机出货。反过来,当主力想吸货时,本来市场参与者中想卖的人不多,主力为了吸到更多筹码,在两个账户中,一个填巨量买单,另一个填巨量卖单,而买价比卖价低很多,结果以买价成交,给人的错觉是好像有很多人在卖出,股价将下跌,引发很多散户恐慌卖出,主力借机会买人,而事实上就是主力左手倒右手,并没有大笔卖出!
上面讲的两种特殊情况都会引发巨量,通常是一根长阳或一根长阴,普通投资者判断是出货还是吸货比较困难,但主力制造这种骗线的成本也是很高昂的,有时本来不想卖而是想对敲,但卖单突然被对手吃掉了,有时不想买,想对敲,可买单被对手砸掉了!
我们主要讲普遍现象,简单地说就是:一只股票如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交量的阴量都远大于阳量,那么该股票就是卖方市场,大家不要急于参与;反过来,当一只股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成交量都是阳量大于阴量,那么我们一定要果断买入,底部连续阳量也中线操盘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九种量价关系
对价格和量能的认识是投资者炒股技术里最基础的部分,绝大多数技术指标编制的依据就是价格和量能的变动。研究好价格和量能的变化,投资者就不会受到多如牛毛的、繁杂的技术指标的束缚,在投资市场里做到先人一步!
1、量增价升(量价齐升)
量增价升是指成交量随着股价的上涨而增加,是最好的量价配合。
1)若出现在上涨的初期,说明主力的资金在源源不断地进场,投资者可大胆买入做多,重仓介入。
2)若出现在上涨的途中,只要不是过度放量,而且股价站在5日线上,投资者就可谨慎做多,但要尽量避免一次性重仓介入。
3)在连续上涨后,若价升量增,这时只要成交量不是天量,仍可谨慎持股,若突放巨量,就算是价升量增也要减仓出局,随时避免主力大规模出货。
2、量平价升
量平价升指的是股价在上涨,可成交量却不能有效地放大,而是保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范围内变动
1)上涨的初期出现价升量平,说明卖压不是很大,没有增量资金股价仍能上涨,可继续持有。
2)在股价上涨的途中出现价升量平,仍可视为盘口较轻,仍可继续看多。
3)在股价反复上涨之后的价升量平,则有明显的滞涨嫌疑,投资者可随时准备卖出筹码。
3、量减价升(缩量上涨)
量减价升指的是股价在上升,可成交量却在减少的现象。
一般来讲,这是明显的量价背离,是不好的现象,只要个股的走势是普通上涨,都要注意回档。
对于连拉涨停的票,尤其是连拉一字板的股票,量减价升是上佳走势,持股待涨。
4、量增价平
量增价平指的是股价没有大的变动,可成交量却突然放大。
1)若股价是在相对底部区域,量增价平经常是主力在对敲建仓,用放大的成交量来掩盖自己买入的行为,这种情况下一旦股价向上突破,一定要及时跟进。
2)当股价在上涨途中出现量增价平,一般从盘口上看经常有很密集的上压板,也就是说,主力在利用滞涨欺骗散户卖出,从而达到吃货的目的,这种情况要继续持股。
3)当股价在反复拉升后出现量增价平,一那经常是主力在暗中出货,一定要高度警惕,一旦股价向下变化,应该果断卖出。
5、量减价平(缩量横盘)
价平量减指的是股价没有很大变化,但成交量却在缩减,这是一种收敛形态,说明交易者的观望气氛浓厚,交易不活跃。
1)若出现在股价的相对底部,则要注意股价可能再下台阶或向上突破,以观望为主。
2)若出现在股价的相对高位,则是明显的能量衰竭的现象,要担心股价做头。
6、量增价跌(放量下跌)
量增价跌指的是股价在下跌可成交量却在放大的现象。
1)出现在股票的初跌期,是空头势力强大、主力做空坚决的表现,此时一定要坚决卖出,退出观望。
2)出现在股价下跌的途中,说明虽有多头抄底,但空方仍占上风,此时仍要以观望为主。
3)在股价大幅下跌很长时间后出现量增价跌,则是明显的主力边打压边吸货的现象,此时要随时准备股价反转的可能,随时准备进场买人。
7、量平价跌
量平价跌指的是股价在下跌,但成交量保持原状态。这是下跌中继状态的体现,投资者应继续看空。
8、量减价跌(缩量下跌)
量减价跌指的是股价在下跌,可成交量在减少。
1)在股价下跌初期出现量减价跌没有太大的意义,最多弱反弹一下之后继续下跌。
2)在股价反复下跌之后出现量减价跌,则是股价要止跌的表现,要密切关注。一旦股价企稳回升,一定要果断介入。
9、量平价平
量平价平是指股价和成交量都保持很小的变化,呈现多空实力均衡的现象,这是一般不要买卖,而要静观其变。
四、八边形逆时针量价法则图

古典量价关系理论是通过八边形逆时针曲线分析法对量价关系进行分析的,通过观测市场供需力量的强弱来研判市场未来走势。
八边形逆时针曲线揭示的量价关系简单明了,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但有三点缺憾:
(1)对复杂的K线呈现的量价关系无法作出有效解释;比如高位的放量滞涨。
(2)股价分时图中经常会有剧烈波动,有时会发生单日反转,此量价关系不能用在分时行情中;
(3)没有包括量价关系中“量平价平”这种形态。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7088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