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经不起考验

按理说,60日周期的苦日子,即将过去了。但眼望着120日周期的量潮扣减关系,即将进入到2月份高量洪峰阶段,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这个情况,我昨天已经阐释了其中的道理,这道坎是绕不过去的。按照对过去20、40和60日周期所遇到的情况,都出现了明显的震荡,甚至引发阶段性的趋势性转变,这的确是不能不防。

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没有那么多复杂高深的东西。我们力求把一切漂浮在表面的东西,统统擦除掉,一刀见血。接下来,所面对的情况,需要考虑到120日周期会进入2月份高量洪峰扣减所带来的量能冲击。

我比较喜欢针对客观的技术结构做些沙盘推演,有些时候就是那么的巧合,实际演变和预期发展完全一致,就像大家记忆深刻的4月22日。但也常常会有偏差,甚至完全弄反了。

但这并不阻碍,我们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我们始终认为,对未来式行情做出更精确的预判,才是对实盘操作更具有指导意义。继续努力,做到更精确的预见。

以此次变化逻辑而言,同样我们做出大胆预判,60日周期在7月29日后,虽然可以减缓量能和价格体系上的扣减压力,但随之而来的120日周期会进入2-4月份的高量和高价区域扣减。

以当前的单位量能水平,显然是无法阻止120日均量线扣高而走低,由此也会产生促使120日均价线扣高走低的预期发展。量价关系,本身存在量先价行的特征,此次来看,也不会例外。

这意味着价格的反应会滞后,但只要持续缩量已促成120日均量线的下跌,就需要有价格撤回到120日均价线下方运动的准备,这个情况,屡试不爽。

问题也恰恰就出现在这里,按照精确的时间推算,的确还可以把会引发120日均价线转变的时间节点,推演到8月16日。但依照120日均量线的关系而言,的确是只有8个交易日的波动期。

股市经不起考验

时间偏差,意味着存在市场实际演变的偏差,到底是会提前,还是推后,其实这是最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就60日周期的移动关系,我们阐释4个交易日后,所面临着可以扭转的条件,这反而又是积极的一面。

而且同时,还存在继续保持120日周期涨势的基础,这样也的确还可以存有一些想象空间。只是大家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停留在想象之中。可以大胆假设,但也要学会实时纠偏。

因为,依照我们对各个关键周期移动关系的推演,也已经逐步将40、60、120日均价线汇聚在一起,向上增可以拧成一股力,推升助涨力道不乏。但是,往下呢?也同样是拧成一股力,助跌的力道也不弱。

就客观局势而言,向上自然有难度,前面的高点平台,或者偏弱的指标结构,都继续表明投资者的情绪低落,信心不足。上行难,持续上行更难。最怕的就是往下压低,经不起考验。

因为很容易引发40、60和120日周期的同步下跌,一旦产生,就很难阻止市场的剧烈震荡,往往会引发短暂的极端变化,这不得不防一防。

坦言,上述推演,其实是过早了些。不过,已经有必要为之做些准备,而不要等到措手不及的时候,后悔晚矣。

当然,需要很悲观吗?NO。按照对周线、月线的逻辑推演,我们维持当前属于长多涨势下的短期修整。尤其是当前的缩量沉淀路径,是恰到好处的调整方式,本来就需要这样的变动。

总之,短期市场结构,技术上来看,是经不起考验的,但长期结构而言,还是要积极乐观对待的。

所以,一方面为了应对当前的波动预期,控制下总量风险即可;另外一方面则是积极寻求符合自身操作体系的优质成长类股票的布局机会,只是在120日周期的高量洪峰越过之前,继续把控好总量风险即可。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0884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1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