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曾经说过“当人生走到某一阶段,我决成为有钱人,不为别的,只为自由”这也是股市芸芸众生最终的追求。然而,历史已经证明并一再证明,股市只是一个少数人赚钱的游戏。七亏一平两赚,是股市亘古不变的规律。大多数人成了失败者,只有极少数的人通过股市获得了财富人生。
关于市场认知,由于认识事物的局限性,不可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和本源,只能通过长期思考,实战领悟,不断提高自己对市场的深刻理解与认识,进而做出更加贴近市场本身的判断。关于交易的认知,由于交易者自身的世界观、思维、知识水平、交易水平等的不同,对交易的认知参差不齐,甚至有的荒谬至极!
不同的交易层次往往出现不同的交易认知。某些交易认知在你现在看来也许就像笑话,但当你不断提高自己的交易层次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的自己是多么的可笑!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势必保持一颗谦虚学习的心态。尊重市场,顺应市场,就务必做到审时度势。顾名思义,就是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做到顺应潮流!
在股市中想要盈利,最好的抉择就是稳字当头,哪怕盈利不会像妖股那样疯狂快速,哪怕翻倍需要多年时间,但是稳才能让你的财富慢慢积累起来,当量变变质变那天来临时你会感谢自己当初的小心谨慎。
持有股票的本领要下苦功去学,不管你是否有水平研究指数,是否有水平选择股票,真正能使你赚到钱的真功夫就是如何持股,如何持股的道理可不像研究指数、推荐股票那样,几句话就说得明白的,短期内容易提高的,它需要长期的投资经验积累,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使用控制风险的有效方法。
移动平均线
移动均线“MA”:移动平均线简称“均线”,是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原理,将一段时间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论的形象化表述。
移动平均线的分类
根据时间长短的不同,移动平均线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移动平均线。一般而言,短期移动平均线指周期在10日以下的移动平均线;中期则指周期在10至20日间的移动平均线;长期则指周期在20日以上的移动平均线。
均线的基本作用
压力作用:
在 下跌行情中,若跌破均线,均线就会转换为压力线,股价在其压制下走低。一方面,不同周期的压力线代表的压力作用不同;另一方面,股价在某条均线受到压力的 次数越多,股价再次碰到该均线向上突破的概率得越小。由于压力线是失守的支撑线,显然常用的压力线也是5日、10日、20日、30日、60日和120日均 线。如图所示,该股的走势,显然股价每次上攻都受到了上面均线即10日均线的压制,压制作用明显。

支撑作用:
若股价在其上方运动,当回调至均线附近时往往获得支撑。获得支撑的次数越多,再次获得支撑的可能性就越大;均线的周期越长,支撑作用就越明显,支撑力度就越大。常用的均线有5日、10日、20日、30日、60日和120日均线。

均线的两个基本功能
均线组出现“金叉”和“死叉”指示的信号

选取了日线图上的蓝色的MA10和红色的MA20两根均线作为金叉和死叉发出买卖信号的基础,从图中可以发现:当蓝色先自下向上穿越红色线的时候出现金叉,价格出现上扬;当蓝色先自上向下穿越红色线的时候出现死叉,价格出现下跌;其所发出的金叉和死叉信号都能提供中线或者短线的交易机会与持仓信号。
在不同的时段内均线交叉的参数设置都需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就不宜将5和13的参数直接放置到分钟图中使用,其相对过高的交叉频率将导致过多的无谓交易,而且容易因此而丢失顺势单。
移动均线的有效穿越
价格对移动均线的突破被称为“穿越”。
突破与跌破
当股价自下而上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是介入信号;当股价自上而下跌破移动平均线时,是离场信号。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移动平均线的周期决定了交易信号的周期。例如,股价向上突破5日线,那么只能作为短线介入信号,而不能认为中期方向开始转折。

不过,价格走势图中移动均线假穿越或发出错误信号的情况也经常出现。我们可以运用一些过滤技术来尽可能地避免误导性穿越信号。例如,我们可以根据穿越移动均线3%的标准做出投资决策。对于40周移动均线而言,移动均线穿越可能引发15%~20%的平均价格波动。在这种情况下,3%的穿越比例是合理的过滤标准。由于移动均线及趋势线均代表阻力位,两者同时被突破是价格即将上涨的双重证据。第三个证据是成交量的放大。

移动均线作为最常用的指标之一,移动均线在技术分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方法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使用的人本身。由于市场本身的特性,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赚钱,所以能正确应用的也永远只有少部分人。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9822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