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感训练方法(七个阶段)
林肯名言:”如果我想用八分钟砍一棵树,那我会用八小时去磨斧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可应用于各行业技术,如果我们尊敬期货,并且愿意将之当做一门技术的话,就应该踏踏实实地用好功,但现实是很少人愿为之付出努力,而是更想得到一些快捷的致富方法,这里我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这样的方法很多,如果你多看看书一定能找得到,但之后会导致你的财富快速毁灭。为何?和其他行业修炼技术的原理一样,你的基础不牢。因此我们在把技术拿到市场来应用之前,必须经过大量的训练,得到百分之百肯定的答案之后才能上实战。也有人愿意付出这样的努力,但却不得其法,这与努力方向有关。
第一阶段:我们必须通过大量看盘找到盘感
什么是盘感?在市场即将变化之时你已经有强烈的感觉,或是市场经历一阶段的发展你有强烈预期会继续发展下一阶段即为盘感,对于初学者来说,盘感即是无法解释的东西,但准确率很高,而且会让交易者感觉很爽。在这个阶段,交易者要杜绝实战,个人感觉甚至要杜绝看实盘,完全利用历史行情来煅练。
第二阶段:寻找交易信号
在市场发生改变之前一定会有蛛丝马迹出现,有人说为什么价格会突然产生快速变化而来不及反应呢,这种事情在高手看来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价格变化之前,盘面一定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表现,这些就是操作信号,只不过信号的形成时间和形态各不相同,就算一个相当成功的操盘手,每天不断进行训练,一样有反应不过来的信号,就不要说根本不训练每天只知道操作的交易者了。交易者如果每天不看盘,能静下心来进行训练,平均每天能专心用功四五个小时以上,不出一个月,属于自己的信号就可以形成。在这一阶段,交易者也要杜绝实战。
第三阶段:区分真假信号
这个本领见仁见智,有人能把真假信号区分得神乎其神,这不是偶然,是需要付出常人难以理解的努力的,这是钻研指标的阶段,很多指标都可以做到区分信号,就看交易者对哪个最有感觉,要把指标参数通过巨量的训练调到一个最佳数值,说到这里,我想说句不中听的话,很多人有自己的参数,但为什么还区分不了假信号呢?答案很简单,只懂抓信号还不能实战。

第四阶段:建立交易模型
如果能找到信号,只能证明你用了一点心,但要想准备实战,就必须建立一个交易模型。这个模型包括开仓点,止损点和止盈点。如何建立?答案只有一个,熟悉你操作的品种。
怎样熟悉?还是训练。而且训练量要加大,能利用的时间全部用上了,之后对于如何开仓,如何止损,如何止盈就有了一个大致的观点,模型也就能初步建立起来。但这能实战吗?不行,这把斧子只磨到了一半。
开仓、止损和止盈表面上看很简单,但实际上要练到不亏钱的地步还需要大量功夫,因为不同类型的行情这三点会有区别,必须针对每个行情各个击破,拿跳空来说,开仓点很独特,而且风险往往较高,因此开仓的方法也比较复杂,止损点也是随行情变化而变化,止盈点也很与众不同,原因在于跳空后形成缺口,那有人问了,如果是向上跳空,缺口补回后会不会继续下跌?不一定,这要看跳空之前的形态,是不是很复杂?但只要把这些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模型就出来了,以后再遇到跳空按模型操作就行,如果哪天出现别的方式,止损后再研究就行,模型永远处于动态。这一阶段还是要杜绝实战。
第五阶段:初试实战
交易者建立一两个交易模型之后,在确认准确率达到100%以后,可以进行小规模的实战,但要记住,只操作这两个模型,因为你只有这两个武器,别的还没开发出来,这意味着机会不多,但没办法,交易者永远要记住,我们的交易是世界专业性最高,也是要付出最多努力的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实战,应该能对模型的实用性有了较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交易者的心理能直接影响到模型的准确度。在这几个月时间里训练要继续,而且不能减量,因为新的模型还会被开发出来。
第六阶段:深度理解
当模型数量开始增加,并且应用纯熟之后,交易者的操盘水平就会加速上升,经常会感到每个月都有脱胎换骨的感觉。在此阶段,交易者的交易机会会大量增加,但要记住,只是交易机会在增加,不等于真实交易增加,为什么?因为往往等不到真信号,或是等到真信号而指标或均线不配合。这些是不符合交易模型的标准的。在此阶段,交易者的交易心理会得到进一步磨练,至此这把斧子已经比较锋利了,可以正式开始砍树了。
第七阶段:训练还得继续下去
这时的训练已经是盘后结合实战的阶段了,模型可以说已经开发得七七八八,这是开始积累财富的阶段,只有帐户的资金真实增长才能说明交易者的水平真实上升,如果达到这一阶段,即标志着训练和实战都已成为交易者最重要的工作,和每天必须吃饭一样重要。达到这一步,交易者会时常为自己的技术和不断增长的账户自傲。

尾盘拉升
尾盘拉升指的是股票在即将收盘时股价出现大单拉升,突然上涨的局面。尾盘是股市一天即将结束的标志,尾盘不仅是当日多空双方交战的总结,还是决定次日开盘的关键因素。主力拉升吸筹或放量震仓往往是在尾盘,市场波动最大时间段就是在临收市半小时左右。此时股价的异动,是主力取巧操作的典型手法,目的是为第二天的操作作准备。下面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股票尾盘的相关知识。
出现“尾盘拉升”,关键是要研判个股是处于低位还是高位?是否还有继续涨升的潜力?放量是大资金介入还是退出?
1、个股在高位出现“尾盘拉升”。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表明该股已经处在头部区域,即使日后还有可能再创新高,实质上也是强弩之末,屑明显的上涨乏力,投资者需要及时卖出;
2、“尾盘拉升”走势出现在个股的下跌中继平台的整理区域,后市极有可能出现平台破位下行的走势;
3、个股在低位出现“尾盘拉升”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介入信号。 如果在出现“尾盘拉升”之前,股价从底部逐渐抬高,成交量稳步放大,显示出主力资金建仓比较充分,那么,在出现“尾盘拉升”时,投资者可以积极跟进。
面对尾盘突然拉升的个股,具体操作策略:
从清水源的分时图可以看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14:30出现放量拉升,14:52再冲一波,尾盘以接近最高位报收,一副有资金进场抢筹的样子。但你再看它6月28日的分时图,集合竞价出来就跌了1%。如果真的强势,往往开盘就直接跳空逼你追了:


春晖股份的尾盘更明显,也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14:49突然有资金把它从涨1%不到拉至接近涨停报收,结果6月28日集合竞价出来就跌2%,盘中最大跌幅接近4%:


总结一下两只票的共同特征:
1、都选择在尾盘(1430起,1445后更符合)突袭;
2、之前量价的走势平缓;
3、尾盘突然放量;
4、都在最高位附近报收,不会有明显上影线。
符合上述特征的票,第二天大概率会低开,而且开盘价不会是最低价。
股票尾盘拉升,所处位置、成交量等不同,主力意图也完全不同,因此投资者面对尾盘拉升的个股,需要清晰辨别,识破主力究竟是出货还是洗盘抑或建仓,只有清楚主力意图,才能真正跟庄操作,跟庄吃肉。
尾盘跳水
尾盘跳水,是指股价在临近收盘时快速下跌。一般情况下,尾盘跳水分为大盘尾盘跳水和个股尾盘跳水,两者产生的原因大致是一样的。比如,大盘尾盘跳水一般是由于发布了某些对股市有不利影响的政策,从而导致股市尾盘跳水,也有可能是进行调整。个股的尾盘跳水有可能是大资金抽出,或者被套牢或者是获利后抽出资金。对于尾盘跳水,投资者不必要过分着急,要仔细分析形势,从而选择是留还是抛。

个股的尾盘跳水示意图
上图中,在尾盘半小时内,主力大力打压股价,从而形成了一个带长长的上影线十字星,此类股票的特征是全日股价运行良好,只是在尾盘时突然下跌,而下跌时也有量。同时,股价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均价上方运行,走势很强。因此,可以初步断定这是一种假的下跌,而实际上,该股在第二天低开高走,甚至差一点涨停。这更加验证了是主力在洗盘。
总的来说,股票出现尾盘跳水,多是存在主力打压股价的因素。主力这样做的原因,一是为了洗盘,使股价具备一定的上涨空间,从而有较多的获利盘,同时,利用突然的下跌,引出浮筹坦;二是吸货,主力为了能够在第二天低价吸入更多的筹码,故意在尾盘打压股价,好让自己在第二天吸到更多的筹码,很多时候,主力会借着不利于股市或个股的消息来故意打压。对于主力这些故意打压股价,导致尾盘跳水的行为,投资者要冷静对待,客观分析。
尾盘30分钟的操作技巧
收盘价是股票交易一天的最后价格定位,是多空双方经过一天的交战后最后的结果。它的本质意义在于对第二天股价走势的指向。尤其是收盘前半小时的交易行为,对我们作出“买入”还是“卖出”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提示性。
第一种情况:收盘前30分钟拉升
股价全天运行平稳,临近尾市时才开始拉升,股价以扫盘的方式向上攻击,短时间内呈现凌厉上攻态势。
1.连续的大单扫盘
2.股价一般没有回荡,呈现出一气呵成似的斜线上攻走势
案例一:

那么出现这样的分时形态的股票,接下来的走势是接下来的走势是3天上涨了25%!如下图:


案例二:

出现这样的分时形态的股票,接下来的走势是3天上涨了28%!如下图:

第二种情况:收盘前半小时开始下跌
股价全天运行平稳,临近尾市时才开始下跌,股价以砸盘的方式向下回落,短时间呈现凌厉下跌态势。
1.大单、小单一起对着接盘砸,直到下方没有接盘才稍有停顿
2.下跌角度一般呈45度角为多
案例一:

出现这种形态,K线高开低走后,破位向下,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高位。股价随之下跌55%!如下图:

案例二:

有几种形态尾盘打压,看下图

继续看图

下午出现拉升,尾盘半小时回落类型

有关高位十字星后市
总结一下两个特征:
在尾市出现收市前半小时拉升情况中,股价一般都处于一轮上涨后的整理形态或一轮下跌后的止跌形态中;而收盘前半小时突然下跌的走势,一般都出现在一轮较大的上涨之后,其K线组合呈现出走势减缓或急升后的整理形态。
第三种情况:收盘前急拉(拉尾)
有时候,个别股票在收盘前的一瞬间出现突然大幅拉升的现象;这种拉升的特点是超大单成交,分时圈出现出一条直线上冲走势,中间没有任何成交停顿现象。实际上的目的是为第二天出货做图形。

尾盘最后几秒拉升,形成一个假阳线,看图

第四种情况:收盘前急跌(打尾)
与拉尾相反,个别股票在收盘前的一瞬间出现突然大幅下跌的现象;这种下跌的特点也是超大单成交,分时出图上现出一条直线下冲走势,中间没有任何成交停顿现象。目的:为第二天拉升进行最后震仓。

以上就是能够预知股票未来走势的方法。只需要留意观察股价收盘30分钟的走势即可。非常简单实用!
你以为的顿悟,其实只是别人的基本功!
我身边有非常多优秀的朋友,都是在他们各自领域的翘楚。我常常死皮赖脸地去向他们求教,聊的过程中,他有时说出一句可能他自己都认为平淡无奇的话,但是我突然之间有种醍醐灌顶的通透感,惊呼:原来如此!
他的“平淡无奇”,和我的“醍醐灌顶”,是种鲜明的对比。这在他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其实是他的基本功。而我就算醍醐灌顶了,估计也做不到。
有次和朋友一起吃午饭,吃完后一人拿了一个饭后水果,是橙子。他突然来了兴致,随手拿起我们的几个橙子,抛向空中。三个橙子就像杂技一样,在他的两只手中抛起落下。我很羡慕,就问,来来来,教教我,这是怎么做到的?
他说,这其实很简单啊。你记住,永远有一个橙子在空中,两个在手上。一但空中那个到了顶点开始往下落,你就把左手的抛向天空,然后右手呢,就把橙子交给左手,准备接住正在落下的那个橙子就可以了。
他说得如此“平淡无奇”,而我突然之间“醍醐灌顶”,啊,原来就这么简单啊,关键,就是判断空中那个橙子开始下落的那个时间点!
但是这件事过去至少已经有10年的时间了。我到今天,依然不会抛橙子。
抛橙子的技巧,是少林寺扫地僧手上的秘籍,可是真能抛起来,就是站桩、马步、打铜人阵。20年苦修,一天不能省。
我还有一些朋友,有时会突然惊喜若狂地告诉我,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发明了一套理论。
我说是啥,他兴致勃勃地讲给我听。很多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新概念。我问他这个概念是你发明的吗?能不能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于是,他又开始用更多新的概念,再去解释刚才那个概念。
他发明了一整套,和今天的学术体系完全不交叉的理论。
听完后,我问他,你有没有读过一本书,叫做《组织行为学》?去找来看看吧。他真去找来看了,看完后,垂头丧气。他发明的这套理论,其实在《组织行为学》中早有表述了,用严密得多的语言体系,精妙得多的逻辑框架,并有很多别人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甚至不少发生在他出生之前。
他顿悟出来的东西,其实是别人的基本功。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杨绛先生有一句话深得我心: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只琢磨,不学习,就会成为知识界的“民科”,不断重新发明轮子,形状不同,大小不一,勉强能跑,但终究承载不了集装箱卡车,成不了大事。
好好学习。企业家们,创业者们 ……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公司财务,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货币银行学,项目管理 …… 打下扎实的“管理科学”的基础,再谈“管理艺术”。英语里有一句话:Black belt is a beginner。黑带(空手道的最高级别)也仅仅是一个初学者。先练到黑带,才有资格说:武术,是门艺术。
所以,所谓的顿悟,是学遍古今之后的豁然开朗,是苦练十载之后的无招胜有招。顿悟就是骑车,摔了无数次之后,最后突然控制住平衡的那一刻。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9810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