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门槛最低的投资。
因为大部分证券公司开户都是免费的,再加上越来越多的网上开户,省去了去营业部的烦恼,时不时的你可能身边还有券商的朋友要完成任务,让你顺便开个户,于是,在现在的社会中,基本上股票账户是大多数人的一个标配了,只是做与不做而已。
而如果你开了户之后,真的开始研究股票的话,就会经历各种阶段,也会对这个资本市场感到痴迷,因为每个股票都有涨跌停的限制,一天最多会涨10%,也就是涨停板,所以太多的投资者,都顶着那些占着涨幅榜前列的股票。
与此同时,有没有一个办法,可以让自己的股票也天天的享受涨停的优待呢?
对此,无数投资者为止前赴后继的实践,近期,又有两个网红的炒股高手事件,或许能让一些投资者对于追涨杀跌的操作,冷静起来。

炒股高手的告别与涨跌的“核按钮”
首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一个参加过多次炒股比赛,还拿过不错名词的投资者,被小散心中认定的高手,最近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
“泪水忍不住地流,始终无法相信曾经信心满满的我,别人眼中的高手,会走到破产这一天……”
该高手的帖子内容,描述了自己如何在不到半年里辞职,专职炒股,结果资产清零的辛酸。
正常来说,我们都知道股票有涨跌,一只股票被套很正常,而最大的问题在于,会不在不断被套的过程中,不断的割肉,很遗憾,这个高手不但割肉的心态逐渐失衡,而且还利用的借贷的杠杆,最后文中所述的失败交易,在于又“踩”到了深赛格的“天地板”。

深赛格的K线与分时图
就深赛格本身而言,已经连续上涨的背后,还在搏它会继续涨停,本就充满了赌的性质,这种“天地板”并不值得多少同情,包括在此之前,赛象科技也出现过类似的“天地板”。
高手最后的自述,充满了无奈,一个悲伤的故事。
另一个网红的高手,不仅是悲伤,故事里还带有些戏谑。
同样的在网上比较知名,该投资者的手法也十分的“简单粗暴”:追涨停,如果第二天不乐观,就挂跌停卖出,这个战法,被戏称为“核按钮”。
“核按钮”的威力为何大呢?
因为其相对乐观的心态,以及不断的晒着交易记录,包括亏损的时候也同样晒出,让一众投资者在他的身上找到了安慰,于是他拥有着大量的粉丝。
而粉丝的心态,其实大多真的是“希望”看到跌的情况出现,秉承着我们一贯的原理:看热闹的不怕事大。

于是恰巧又在前期热点退去的时候,多个概念股在最后的阶段,都碰到了这个高手买入,一买就跌停,于是“核按钮”成为了大家的笑谈。
最有意思的是,他的交易在某些程度上,甚至成为了反向指标,即他买入的股票,大家都回避;他不看好的行情,可能就要大涨。
甚至传言有游资大佬买入的股票,结果他第二天一买入,就赶上了股票开始下跌,于是游资们也“闻风丧胆”。
这就是追涨杀跌的“核按钮”的故事,比前一个高手归零的故事,看起来“欢乐”的多。
追涨杀跌太初级
看完了上面的两个网红炒股高手,你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实际上,很多投资者所做的,大多都和他们两个一样,追涨杀跌,日复一日。
因为每天股票的涨跌都是10%,而一个人大多的习惯都是从涨幅榜前列开始翻看股票,寻找所谓的龙头,再加上万一哪一个股票能够连续的上涨,成为所谓的“妖股”,就会被媒体大书特书,又将投资者的眼球吸引到这里。
这就出现了,你越看它涨,它越涨,直到有一天你出手了,它也就开始跌了。
当然,你也会碰上,你出手后,它继续上涨的可能。
因为从概率上讲,你去追涨停板,还是有可能连续涨板的,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投资是需要看总体的收益的,在既有赚钱,又有赔钱的情况下,这种天天追涨停下来,到底是赚的多,还是赔的多呢?
可能到现在,每个人还有自己的想法,不过,你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网红高手的到目前的结局,显然是悲剧。
从整个投资角度来说,每天翻开涨停,然后从涨停中选择股票,这种博弈的工作量,非常的轻。
按照投资市场里的二八原则,只有20%的人可能赚钱,80%的大多数人都在亏钱,说明真正想赚钱,你需要迈过可以阻拦一般投资者的门槛。

这种只要追涨停的方式,是不是一个很初级的门槛呢?
结语
今天在交流群,看到个朋友发了个截图,很有意思:

这个故事的有意思地方,在于阐明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
即便是游资,仅仅依靠资金优势来追涨杀跌,同样可能收益渺茫。
机构尚如此,还在重复着昨天的简单交易模式的你,有何想法呢?
炒股远不止“追涨停”,真实的投资远复杂的多!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8302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