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错误:满仓梭哈+杠杆炒股,把风险放大到极致
这是散户最容易犯也最致命的错误。很多人觉得“富贵险中求”,要么把所有积蓄都投进股市,要么借网贷、用融资融券加杠杆,想着一把赚大钱。但A股市场震荡是常态,哪怕是优质股也可能因为突发利空跌20%以上,满仓状态下根本没机会补仓摊薄成本,只能被动承受全部损失。
更可怕的是加杠杆,杠杆就像“双刃剑”,赚钱时能放大收益,亏钱时也会放大亏损。比如你用10万元本金加1倍杠杆,总资金20万元,要是股票跌5%,你就亏了1万元,相当于本金直接没了10%;要是跌10%,本金就亏完了,还得付利息,最后可能倒欠券商钱。
记住,股市里“活下来”比“赚快钱”更重要。建议永远别满仓,至少留30%资金当备用金,应对市场回调;绝对不用网贷、信用卡套现这些高成本杠杆,哪怕是融资融券,杠杆比例也别超过50%,而且只用于短期波段操作,绝不能长期持有。
第二个错误:追涨杀跌+跟风炒概念,被情绪牵着走
很多散户炒股没有自己的判断,看到某只股票连续涨停就忍不住追进去,看到自己的股票跌了就恐慌割肉,最后陷入“追高被套→割肉离场→再追高再被套”的循环。还有人总跟着消息面炒概念,听到“政策利好”“主力进场”的传闻就盲目跟风,却不知道这些消息往往已经被主力提前消化,等散户知道时,正好是主力出货的时候。
比如之前的某些题材概念,很多散户在高位追进去,结果概念炒作退潮后,股价连续跌停,最后亏了30%以上才止损。其实炒股最忌讳“听消息炒股”,那些没业绩支撑的概念,涨得快跌得更快,本质就是“击鼓传花”,散户大概率是最后接盘的人。
正确的做法是:买股票前先想清楚“为什么买”,是看好公司业绩,还是看好行业前景,而不是因为股价涨得好;买入前设置好止损位,比如跌10%就坚决卖出,别抱着“会反弹”的侥幸心理;遇到题材炒作时,宁愿错过也别做错,优质股的回调才是真正的机会,概念股的上涨大多是陷阱。
第三个错误:忽视风险+不做止损,把小亏变成大亏
很多投资者买股票时只想着赚钱,根本不考虑风险,也不设置止损位。要么觉得“只要拿着不放,总有一天会解套”,要么侥幸心理作祟,觉得“跌一点没关系,很快会涨回来”。但实际上,有些股票跌了之后就再也回不来了,比如业绩造假的公司、行业衰退的企业,股价可能从几十元跌到几元,甚至退市,到时候本金就彻底没了。
比如有些ST股,本身已经连续亏损,面临退市风险,但还有散户抱着“重组”“摘帽”的幻想买入,结果最后退市,股票只能在老三板交易,股价只剩几毛钱,本金亏得干干净净。还有些公司因为突发利空,比如食品安全问题、违规担保,股价连续跌停,没止损的散户只能被动承受全部损失。
所以买股票前一定要做风险评估,先想清楚“这只股票可能会亏多少”,再决定“要不要买”。不管是短线还是长线,都要设置止损位,短线止损位可以设为5%-10%,长线止损位设为15%-20%,一旦跌破止损位,坚决卖出,别让小亏变成大亏。同时要避开高风险标的,比如ST股、*ST股、没有业绩支撑的垃圾股,这些股票退市风险高,碰都别碰。
第四个错误:频繁交易+过度关注短期波动,亏了手续费还亏本金
很多散户一天不交易就难受,总想着“低买高卖”赚差价,结果变成“频繁交易”。但A股交易有手续费,而且股票短期波动是随机的,频繁买卖不仅很难赚到差价,还会因为手续费把本金慢慢耗光。比如你有10万元本金,每次交易手续费0.15%,一年交易50次,光手续费就花了1.5万元,相当于本金直接少了15%。
还有人过度关注股价短期波动,每天开盘就盯着K线图,股价涨一点就开心,跌一点就焦虑,甚至因为短期波动改变长期投资计划。但实际上,优质公司的股价长期是向上的,短期波动只是“噪音”,过度关注短期波动只会让你做出错误决策,比如因为一天的下跌就割肉,结果错过后续的上涨。
建议大家减少交易频率,短线投资者一周交易1-2次就够了,长线投资者甚至可以几个月交易一次;买入股票后,别天天盯着股价,不如多关注公司的业绩公告、行业动态,这些才是决定股价长期走势的关键;如果是长线投资,还可以采用“定投”的方式,比如每个月固定投入一笔钱,摊薄成本,降低短期波动的影响。
其实炒股想不亏本金,本质就是“控制风险+理性投资”。避开这4个错误,做到“不满仓、不加杠杆、不追涨杀跌、不频繁交易”,再选择优质股长期持有,虽然可能赚不到“快钱”,但能稳稳守住本金,而守住本金,就等于守住了未来赚钱的机会。
股市里没有“稳赚不赔”的秘诀,但有“不亏本金”的方法。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4个避坑要点,理性投资,不被情绪左右,在A股市场里稳稳当当赚钱,而不是为了赚快钱最后亏光本金。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81940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