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崩溃时刻?
拿着一只票熬了大半个月,股价像被按了暂停键,不涨不跌磨得人没脾气。打开行情软件,短、中、长期均线缠在一起,K线图平淡得像一杯白开水。身边人都在说“这票没主力”“赶紧割了换强势股”,你耐不住性子清了仓——结果刚卖完没几天,股价突然旱地拔葱,连着几个涨停板,主升浪来得又猛又急,只留下你在原地拍大腿。
或者反过来,看到某只票突然放量拉升,看着别人晒的盈利截图,你忍不住追了进去。可刚进场就遇上回调,股价直接砸下来,你套在半山腰,眼睁睁看着之前的盈利变成亏损,最后只能割肉离场。
这不是运气差,而是A股90%散户的共同宿命:要么在均线粘合期熬不住割肉,错失主升;要么在启动后盲目追高,被套山顶。
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我们把“均线粘合”这张“黄金入场券”,当成了“无趋势垃圾信号”。
很多人不懂,当5日、10日、30日均线拧成一线时,市场的平静根本不是杂乱无章,而是“资金成本一致”的信号。散户觉得“没波动=没机会”,却忘了背后的逻辑:庄家吸筹完毕后,所有持仓者的成本都集中在同一区间,没有了抛压分歧,接下来要么不涨,要涨就是一波酣畅淋漓的主升浪。这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表面风平浪静,底下早已暗流涌动。
说到靠这一信号封神的人,就不得不提“超级牛散”章建平。20年股市沉浮,他从不追涨杀跌,也不盲目抄底,就凭着“均线粘合抓启动”这一战法,精准踩中一次又一次主升浪。他的核心逻辑其实一点不复杂,无非是三个字:辨、识、抓。
先看“辨有效粘合”——不是所有均线缠在一起都叫机会。章建平选的,必须是“长期横盘后的粘合”:股价在一个区间震荡至少1-2个月,成交量逐步萎缩,均线从发散慢慢收敛,最后几乎粘在同一位置。这种粘合,是庄家洗盘吸筹的收尾,就像运动员起跑前的下蹲,蓄力越久,跳得越高。反之,短期波动后的均线粘合,大多是假信号,进去只会被来回收割。
再看“识量能异动”——均线粘合期,成交量一定是“缩量横盘”,但启动前必然有“放量异动”。这时候的放量,不是突然的巨量拉升,而是“小阳放量、小阴缩量”:股价没涨多少,但成交量比平时放大30%-50%,这是庄家在试盘,测试抛压轻重。很多散户看不到这种“暗量”,等真正放量突破时才反应过来,已经错过了最佳入场点。
最后是“抓突破信号”——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章建平从不在粘合期盲目抄底,而是等“有效突破”:股价放量突破粘合区间的上沿,并且连续3天站在突破线上,同时均线开始发散向上。这时候进场,就像坐上了已经启动的列车,虽然不是起点,但胜在稳妥,能吃到最肥的主升段。而那些不等突破就进场的,往往会被庄家最后的洗盘给震出去。
说穿了,均线粘合就是庄家给散户的“密码”,看懂了就能摆脱“割在启动前、套在追高时”的死循环。章建平的成功,不在于他有多精准的预判,而在于他懂得“耐心等信号”——不被横盘的枯燥磨掉耐心,不被突发的拉升冲昏头脑。
你不妨回头看看自己的持仓,有没有正在均线粘合的票?是不是已经熬不住想割肉?或者有没有因为追高被套在半山腰的经历?其实股市里赚钱的机会,从来都不是靠频繁交易“碰运气”,而是靠看懂主力的动作,在正确的时机做正确的选择。
下次再遇到均线拧成一线的平静期,别急着离场,不妨用“辨粘合、识量能、抓突破”的逻辑看看,说不定你也能像章建平一样,在别人割肉的时候,悄悄抓住下一波主升浪的机会。
股市里最大的遗憾,不是没买到牛股,而是牛股就在你手里,你却因为看不懂信号,亲手把它放走了。愿你下次再遇到均线粘合时,能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浮躁,稳稳抓住属于自己的盈利机会。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80549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