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一听到“牛市逻辑稳固”,就以为股市该天天飘红、闭眼买都赚,其实这是误会。
这里的“逻辑稳固”指的是支撑股市长期向上的核心动力没消失,就像一辆车只要发动机、油箱没问题,即便途中遇到减速带,最终还是会往前开。
从2024年9月以来的行情看,上证指数从2690点涨到创10年新高,创业板指涨幅近80%,背后正是有持续发力的支撑因素在托底。
二、支撑牛市的三大“顶梁柱”是什么
1. 政策托底:给市场吃了颗“定心丸”
2024年9月2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是个关键转折点,从那以后政策持续发力:货币政策不断降息降准,财政拿出10万亿化解债务,还密集出台支持新质生产力的措施,连房地产限购都在逐步放松。
这些政策就像给市场注入了“强心剂”,让大家对经济前景的信心明显回暖。就像任泽平说的,这是“政策大幅超预期带来的信心牛”,直接扭转了之前市场的悲观情绪。
2. 资金进场:牛市的“燃料”管够
股市上涨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支持。
一方面,国内散户开始“存款搬家”,7月上交所开户数比5月增长26%,银行里的钱正往股市流;
另一方面,33万亿元的保险资金有了新动作,政策鼓励险资长期投资,其A股投资比例离上限还有很大空间,巨量长期资金正排队入场。
加上北向资金、基金发行规模回暖,市场日均成交额稳定在万亿以上,有的时候甚至突破3万亿,资金活力完全起来了。
3. 科技主线:有了明确的“带头大哥”
每次牛市都得有领涨的板块,这次轮到了科技股。
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机器人这些“新质生产力”领域,不仅政策给足支持,企业也在卡脖子技术上不断突破,比如华为昇腾生态、科创板半导体企业的进展都很亮眼。
这就像长跑比赛有了领跑者,能带动整个队伍往前冲,也让市场有了清晰的赚钱方向,符合经济向高质量转型的大趋势。
三、牛市里最该记住的“避坑指南”
1. 别信“牛市必赚”,大师早有提醒
格雷厄姆说过:“牛市是普通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在股市低位时不敢买,涨起来才“跑步入场”,结果高位加仓抬高了成本,一旦回调就亏得厉害。
就像2024年9月前交易量才几千亿,后来涨到3万亿时反而有人追高,这就是典型的“踏错节奏”。
2. 贪心和侥幸是两大“拦路虎”
有的人事先定了止盈点,可看到股价还在涨就舍不得卖,总想赚“最后一分钱”;还有人下跌时总觉得“会反弹”,不停补仓却越套越深。
要知道,即便是这轮“十年一遇”的牛市,也出现过上证指数震荡调整,没有永远涨的市场,守住纪律比啥都重要。
3. 不懂行业就选“懒人工具”
如果没时间研究个股和行业,宽基指数是好选择,比如中证A500涵盖了35个行业的龙头,创业板指聚集了优质创新企业,买这些指数基金能避开单一股票的风险。
稳健型投资者还可以选“固收+”基金,用债券打底、少量配股票,既能沾牛市的光,又不会太刺激。
四、换个角度看:牛市不只是赚钱,更是“大事”
专家强调“逻辑稳固”,不光因为股市在涨,更因为这轮牛市承担着重要使命。
它能帮新质生产力企业融资,让硬科技有更多发展资金;能对冲房地产调整带来的财富缩水,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还能在大国科技博弈中帮我们抢占先机。
从这个角度看,支持市场稳健发展,也是在支持经济向好,这正是“看多中国”的底气所在。
“逻辑稳固”不代表可以躺平,而是告诉我们不用慌。
只要守住理性、做好配置,既能避开风险,也能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毕竟,投资拼的不是一时运气,而是长期眼光。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66979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