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警惕路径依赖:美国降息难改A股中期节奏
当前部分投资者将A股行情寄托于“美国大幅降息”,这一预期实则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误区。回顾去年9月,美国开启降息周期后,国内央行同步释放流动性,叠加当时A股各板块普遍处于历史低位,政策利好落地后市场迅速迎来强力反弹。
但今时不同往日,两大核心变量已发生根本改变:
1. 估值修复空间见顶:自今年4月启动行情以来,A股已持续上涨8个多月,累计涨幅超800点,前期被低估的估值空间已基本修复,当前市场更偏向中期调整的时间窗口。
2. 获利回吐压力加剧:即便美国后续真的实施大幅降息,短期或能为A股带来高开动能,但在前期累积的大量获利盘抛压下,“高开低走”反而可能成为大概率事件,进一步确认中期调整趋势。
二、指数新高存“水分”:结构性分化暴露市场隐忧
今日深成指与创业板指虽双双创下阶段新高,但细究盘面不难发现,这轮新高带有明显的“结构性畸形”。两大指数的上涨几乎完全由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权重股主导,若剔除这两只龙头股的拉动效应,指数实际处于下跌状态。
这种“权重撑指数、个股跌多涨少”的格局,不仅说明市场内部分化已达极致,更反映出当前指数新高的“含金量”不足,难以代表整体市场的真实热度,反而暗含短期回调风险。
三、操作策略:以“守”为主,锚定抗跌性资产
综合量价信号、市场结构与外部环境判断,A股中期调整趋势并未改变。在方向未明朗前,操作上需摒弃激进思维,转向“以守为攻”:
– 主动规避高风险标的:对前期涨幅过高、缺乏业绩支撑的纯概念炒作股,应果断择机减仓甚至清仓,避免在调整阶段承受超额损失。
– 重点布局防御性资产:将目光转向高股息、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如银行、电力、煤炭等)。这类标的在市场调整期具备更强的抗跌性,既符合当前市场风格切换逻辑,也能为后续行情打下稳健的持仓基础。
当前市场的核心矛盾,已从“能否继续冲高”转向“调整何时确认”。对投资者而言,保持耐心与定力、提前布局抗跌性资产,才是应对变盘窗口的最优解。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6259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