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股价和期货价格的高度波动性说明了什么?意味着什么?多年来,现代投资理论以大量精密的数学手段反复检测股票的波动特点,以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其价格具有随机性特征。
所谓随机性,是指数据的无记忆性,即过去数据不构成对未来数据的预测基础。投资理论界和投资实务界在股价随机特性上的争论,不在于随机性存在与否而在于对其程度的确认。
理论界认为股价的波动是高度随机的,实务界认为股价波动是部分随机的。股价随机特征的存在对投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两点:
第一, 任何投资人从局部而言、从短期而言都可能赚钱,
第二, 投资人从全局而言、从长期而言获胜的概率非常低。
打个比方,如果投资人用掷硬币看正反的方法决定股票买卖策略,他在理论上的正确率趋于50 %。但是这个 50 %的胜率会导致这个投资人必然是个输家而不是赢家。这里的关键在于成本。投资人买卖股票期货要付手续费和其他连带开支。股票交易和期货交易都是一个零和博弈 ,即赢家的钱来自输家。
投资分为两部分:一为投资本业;一为投资服务业。在投资本业中,投资赢家的从业人员是由投资输家来养活的,而投资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包括政府管理人员、股评家、数据商等,从根本而言也是由输家供养的。这个道理不难想通,只是很少有人认真想一想。如果输家要养活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投资从业人员,那么输家不但从数量上还是资金量上都要远远超过赢家,这是股票期货市场正常运转的前提。所以,华尔街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市场一定会用一切办法来证明大多数人是错的。”
所以,大部分投资人在大部分时候是错的这一市场现象不但有投资人主观上的因素,而且是市场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一个客观上要求大多数人成为输家的投资对象决不可能是一个简洁的对象。
上述现象在美国己被各种统计数据所证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上述现象又可分为三个子现象:
第一,大部分个人投资人在市场上是净输家;
第二,大部分专业分析师和评论家的观点在市场的重点转折点是错的;
第三,大部分机构投资人的操作业绩低于市场平均表现。
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第三点,虽然大部分机构投资人的业绩低于市场平均表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是净输家,因为对他们使用的参照系通常是一个市场平均尺度,如 SP500 指数。赢利率低于 SP500 上升幅度不一定意味净亏损。事实是,机构投资人的赢利分布比率要大大高于业余投资人。
毫无疑问,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353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