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的交易系统必须简单吗?

在交易中,咱们经常能听到一个词语,叫做“大道至简”。大家也常说,交易要回归本质,要执行简单的交易策略,才能最终实现盈利。

那么,事实就是如此吗?简单的交易策略就能实现盈利?

我自己是在交易中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曾经亏损到谷底,也曾经爬起来过,我制定过极其复杂的交易系统,为了炫耀和显摆,也使用过极其简单的交易系统,亏得也很惨。

究竟到底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样的交易系统才能真正实现盈利?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们做技术分析的,大部分人都有过同样的经历。

一开始会学习很多的交易知识,很多种技术指标,各种学术理论,学到满脑子都是各种策略与技术,组建的交易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到最后失去了方向,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后来,我们又听到市场上有“大道至简”的论调,觉得很多所谓的老师用一根裸k就能实现盈利,觉得太牛了,YYDS!于是又开始走了另一个极端,把自己的交易策略精简到底,觉得自己要是能靠这么简单的策略实现盈利,在交易界也能封神了。

但不管是交易中,还是人生中,最忌讳的就是“自我认知过剩”,咱都是普通人,我们做不了神,即便我们用的是最普通、最朴素的方法实现了盈利,但只要这个结果是盈利的,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市场上有什么论调不重要,也与我们无关,时刻记住我们唯一的目的不是面子工程,是实质性的盈利就可以。

所以,什么样的交易系统才能实现盈利呢?

简单,又不能太简单,否则不利于执行。

网上看过这样一个问题:交易中一条均线打天下,上多下空,这样的交易系统能不能盈利?

我们姑且不讨论这个方法能不能称之为交易系统,或者能不能盈利,先说一个大部分人会疏忽的关键点:交易策略是实现盈利的方法,但最终的盈利结果取决于执行力。

因此我们在制定交易策略的时候,必须得考虑这个策略的可执行性,而不是单纯考虑这个策略的简单与复杂,能否有盈利能力等等。

回到开始的问题,一条均线上多下空行不行?答案是:从执行的角度来讲,不行。

以一条均线上多下空为基本的交易规则,制定出一个简单的交易系统,给大家举例说明。

k线上穿均线做多,持有多单, k线反向击穿均线,多单平仓,空单进场,持有空单,循环交替一直持仓。

这个交易系统非常简单,同时也非常粗糙,它的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盈利的,但是在交易中会有表现很差的阶段。

大家看下方的示意图。

盈利的交易系统必须简单吗?

图中是欧元兑美元1小时级别的k线图。共有13个交易日,k线在120均线上下频繁地上穿下穿,我简单数了一下至少21次,订单会连续地多空进场,频繁地止损,账户的本金会出现大幅回撤。

咱们交易者都是人,这种级别的频繁止损,会像一把锤子一样不断地去敲击我们的心脏,就这个简单的一段走势,就锤了我们20多次,这搁谁身上受得了?

如果我们在这里失去了执行力,我也把之后的走势放出来给大家看一下。

盈利的交易系统必须简单吗?

图中左侧蓝色矩形中,行情连续震荡13天后,又震荡了两天,随后走出一波大空头趋势,在这波趋势中,可以盈利2600多点,可以弥补之前的亏损,还有盈余。

看起来一阵暴风雨的洗刷之后,我们好像等来了晴天。作为事后诸葛亮,我们都会觉得自己可以撑到那一天。但如果你在当下的行情了,连续被止损了20多次,并且你不知道未来的走势,没有多少人可以扛得住这样的连续止损。

永远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承受能力。

因此,我们的交易策略不能太简单,过于简单的话,我们会遇到很多执行力的问题。

那该怎么办呢?基于这个交易策略,我们可以做一些交易信号的筛选,降低震荡行情里边的止损数量和亏损金额。

我采取的方法是,用更大的周期过滤交易信号,大家看示意图。

盈利的交易系统必须简单吗?

图中是欧元兑美元日线级别的k线图。在日线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欧元兑美元处于120均线下方,行情一直延续空头,日线级别处于空头趋势。

图中蓝色矩形中的走势,就是上图中欧元兑美元1小时级别的走势。

用日线的趋势过滤交易信号,在日线级别的空头趋势中,小时图就只选择做空,放弃k线上穿的多单,这样止损的订单可以减少一半,止损的金额也会降低很多,我们的心脏不会被捶太多下,至少能保住我们的执行力,不至于错过后边的大单边空头。

其实过滤的方法有很多,用多指标过滤,多形态过滤,多周期过滤等等,经过过滤之后,把原本极度简单粗糙的交易系统变得复杂一些,策略虽然复杂了,但却更利于执行了,这就是一个良好的优化。

所以咱们的交易策略不是越简单越好,这个评估的基准错了,我们应该在考虑可执行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简单明确的交易标准,这样有利于我们识别行情,更能保证我们的执行力。

2、你的交易系统可以很简单,但你的组建过程一定要很复杂。

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又会一脸懵,不是说好交易策略要简单,清晰明确吗,怎么还得经历复杂的过程?

其实越简单、越精华的东西,一定是经历过复杂的工序萃取出来的,看似简单,实则很难,这才是有价值的东西,也是你必须经历的过程,我称之为化繁为简的能力。

我说一下我之前在非洲做生意的经历吧。

其实做外贸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你要跟国外的客户谈合同,确认产品的规格,包装,价格,交货期,付款方式等等细节,再将产品的细节传回国内。

在国内采购也得事无巨细,对比不同的供应商报价,包装规格,交货期,付款方式,还得把控产品质量。

不仅这些,你连船运都得懂,你得计算产品的规格,怎么排列组合才能让一个集装箱运得更多,怎么优化产品的尺寸更好等等。

你想打通一个生意,要琢磨的细节太多太多,我当时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慢慢打通所有流程,期间也踩过很多坑,亏过很多钱。

但后来呢?等所有流程完善之后,所有的细节都在我的脑子里,这一切对我来说都变得非常简单,我只要按需执行就可以了。

最后我的状态就是变得清闲,无所事事,按照流程执行赚钱即可,这跟我组建完交易系统执行一两年后的状态差不多。

其实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想要走到成功这一步一定都是不容易的,也许会有一些捷径帮你走得快一些,但是该经历的还是需要经历。

就像有些学员在学习我的交易系统,虽然已经是成型的交易系统,但我还是会让他们去认真做复盘,做模拟盘,必须感受组建的过程,和执行的过程,踩过该踩的坑,才能磨炼自己的心性,做到真正的盈利。

比如很简单的一些道理,你要交易哪几个品种?交易哪一类行情?持仓的时间多久最适合?交易结果中的连错频率多少最适合?仓位比例多少最稳定?等等这些问题。

你必须亲自去经历,亲自去磨合,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在磨合中磨掉自己无数个不甘心,等你对这些都有了答案之后,剩下的就只是执行。就像我在非洲跟客户磨合了一年半之后,所有的细节都磨出来,生意就剩下签合同收钱了。

因此不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很难进入一个简单的境界,我们该怎么走过这个复杂的过程呢?

第一步:确定一个交易方法,开始做复盘。

复盘是一个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工具,你可以把自己的交易策略放到复盘软件中去,看一下在哪个品种上表现更好?交易几个品种最适合?交易什么周期?什么样的交易频率同自己的作息性格最合拍?使用什么样的仓位风险可控,盈利合理?等等,才能测试出一个平衡、稳定、适合自己的、可执行性强的交易系统。

第二步:进行模拟交易。

模拟盘是最贴近实战的工具,做的也是未来的行情。你可以在模拟盘中,按照自己的常规资金量来测试你的交易系统,看一下是否在未来的行情中也具备盈利能力,这样可以加强自己对交易策略的信心。

第三步:小资金实盘。

当你做完上面一系列的测试后,就可以小资金投入实盘了,刚开始实盘大家都可以做到小资金,但是稳定后都很容易上头,这里分享我自己的一个心理技巧吧。

如果你稳定盈利了一段时间,想要加大仓位,一定要采取“走三步退两步”原则。

比如你认为自己可以接受现有仓位+3000,那么你就+1000,因为人常常会高估自己的承受能力,实际承受能力仅为自己预估的30%左右。

其次,不要采取频繁的加仓,一定是在一次加仓稳定一段时间后,你的心理上可以完全承受这次加仓带来的回撤与收益,你才能继续考虑下次的加仓。

这就像做生意,先从小投资小回报开始,建立了足够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之后,我们再把生意慢慢做大。

而且,你在理顺了这所有的流程后,还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市场,比如我之前谈过摩托车配件,固体饮料,化工品,以及加油机的合同,虽然商品不同,但流程基本一致,只要把细节做一些修改,根据需求找货源就可以了,基本上不会踩坑。

交易也是一样,当你精通了整个交易的流程,换一个市场,比如从股市换到期货,从期货换到外汇,其市场的本质是相通的,你就会很快找到盈利的方法,并且精准避开一些坑。

3、再说一些交易中的认知。

其实不只是交易技术需要经历化繁为简的过程,交易认知也是。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关于交易的认知,而人也很难挣到超越自己的认知的钱。

比如,有些交易者认为,做交易就是要做高暴利,要重仓翻倍,要高风险高回报,那么他就一定会选择激进的重仓交易。

有些交易者认为,交易要细水长流,追求长期稳定的盈利,那么他的交易策略一定会保守,会轻仓交易。

有些人认为交易中有圣杯,那么他就一定会一直寻找预测未来行情的方法。

有些人认为人性是强大的,是不可控的,重仓之后一定很难有自制力,就一定会严控仓位。

所以当你认知到位了,就根本不需要靠外力来约束控制,思想自然而然会指导你的行为走向正确。

那么,怎么才能建立正确的认知呢?

理论学习。有很多书讲解了人的认知转变的过程,以及转变的方法,比如毛泽东选集中的《实践论》。

文中讲解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理性认识如何转变成感性认识,以及转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大家也可以去找其他相关交易心理方面的书来看,都会对我们建立正确的交易认知有帮助。

实践操作。在我们实践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失败,遇到很多亏损的情况,这也是踩坑和建立认知的过程。

我们所需要的只不过是比别人多记录一点,多思考一点,多总结一点,多复盘一点,就能很轻易地发现自己常犯的错误,从而建立起对交易正确的认知。

我认为化繁为简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这适用于任何一个行业,你们看到的所谓的简单,并不是真正的简单,而是大部分人在经历过惊涛骇浪之后,总结下来的珍贵经验,所以交易策略一定要适合自己,而不是单纯地去追求所谓的“简单”。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244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36分钟前
下一篇 35分钟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